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惋
惋①(wǎn,音晚)凄惋,哀戚。《素问·解精微论》:“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吴崑注:“惋,凄惨意气也。”②(mèn,音焖)通“悗”。《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素问·阳明脉解》:“阳明厥则喘而惋,惋而恶人。”
-
烦惋
烦惋证名。指心胸烦闷。烦悗的别称。《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马莳注:“惋宜作悗,《灵枢经》俱用此悗字。”
-
恶人
恶人病状名。指厌烦人、喜静的一种证状。多为内热郁积或正气衰微所致。《素问·阳明脉解》:“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
冲阴
冲阴为病证名。冲,冲动;阴,指脑。谓冲动上传于脑。《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王冰注:“冲,犹升也,……阴,脑也。去目,谓阴阳不守目也。”
-
胃喘
胃喘病名。外感病邪,胃热上壅的气喘。见《证治准绳·喘》。《赤水玄珠·喘门》:“胃喘则身热而烦。经云,胃为气逆。又云,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又云,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治宜清胃热、降肺气,用加减白虎汤等方。
-
甘浚之
甘浚之南北朝时期医家。一作甘睿之。生平欠详。据《隋书·经籍志》所载,其著作甚多,包括《疗痈疽金创要方》十四卷、《疗痈疽毒肿杂病方》二卷,《本草要方》三卷,《痈疽耳眼本草要钞》、《疗痈疽部毒惋杂病方》三卷等,并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