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疟
胃疟病名。亦称食疟。《素问·刺疟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参见食疟条。
-
食疟
食疟的病因病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叙论》:“病者寒热,善饥而不能食,食已支满,腹急 痛,病以日作,名曰胃疟。1.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2.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
-
横脉
概述:横脉:1.泛指横行的络脉;2.委中穴外侧横见的血络;《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胃疟者…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高世栻注:“横脉,络脉也。经直络横之意。”横纹·横脉:横脉指横纹。《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
人参蜀椒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组成:人参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分,干姜(炮)1两,阿魏(面和作饼,炙)3分。主治:胃疟腹满。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未发前去滓温服。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
蒜姜酒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方名:蒜姜酒组成:独窠蒜1颗,生姜1分。主治:胃疟,饥不能食。用法用量:未发时,旋旋服之。制备方法:上研碎,以酒半升调,去滓。
-
藜芦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藜芦丸:处方:藜芦皂荚恒山牛膝各30克巴豆20枚制法:上五味药,先熬藜芦、皂荚色黄,合捣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一日勿饱食。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狸肉。《圣济总录》卷四十:方名:藜芦丸组成:藜芦(炙,去苗)1两,皂荚(酥炙,去皮子)1两,巴豆1两(去心皮膜,炒出油)。
-
阿魏散
功能主治胃疟。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普济方》卷二五四处方野狐皮(焙,炙)7枚,豹鼻(焙)7枚,狐头骨1具(炙),雄黄1两,腽肭脐1两,鬼箭羽1两,露蜂房1两,白术1两,虎头骨(炙)1两,驴毛4分,驼毛4分,驹毛4分,牛毛4分(烧作灰,若骨蒸,气如泥,加死人胸骨1两炙),阿魏2两(炙)。患甚3日1剂,3剂愈。
-
桂枝二白虎一加芍药黄苓牡桂方
功能主治:胃疟。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半,去滓,分3次温服,未发、将发、发后各服1次。摘录:《痎疟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