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法
手法是指操作者用手足刺激患病部位和运动肢体,达到治疗、保健作用的规范化技巧动作。
-
按摩推拿
按摩推拿是运用各种手法或动作于人体体表,将作用力传导于皮肤、肌肉、经穴,达到疏经活络、调整气血、增强抗病能力,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现统称推拿学。根据不同的操作手法和治疗范围,形成许多按摩法,如小儿推拿、正骨推拿、运动按摩、保健推拿、内功推拿等,如青少年的眼保健操即为自我保健推拿。
-
合推法
概述:合推法为小儿推拿方法名。与分推法相对。操作时主要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指、掌着力部分做横向直线合推,依靠腕部和拇指掌指关节的内收、外展活动带动拇指着力部分做直线合推。3.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指揉法为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属单式手法。
-
折顶回旋法
概述:折顶回旋法,医疗技术名。折顶回旋法用于有明显重叠移位的截断骨折,经拔伸牵引等手法不能复位时。如果两骨断端间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之斜行骨折,则应两手分别握住骨折之远近两端,按其原来骨折移位之方法,作逆向回转,促使两断端之骨面相合。施行本手法时,须谨防损伤神经血管。
-
内功推拿
内功推拿是以擦法为主要手法,并要求患者进行内功锻炼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其特点强调整体,以扶正为主,内练外治相结合。在操作中选择作用面大,疏导力强,刺激柔和温热,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的“擦法”为主,辅以拿、点、分、合、扫散、理、劈、抖、搓、运、拔伸、击等法。
-
次数补泻法
次数补泻法为小儿推拿补泻方法。依据术者运用手法在穴位上操作次数的多少来区分补泻,它是衡量手法补泻的有效治疗量。一般次数多、时间长而轻柔的手法为补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推拿治疗的基本法则。小儿推拿常见的补泻方法包括轻重补泻法、快慢补泻法、方向补泻法、经络补泻法、次数补泻法、平补平泻法等。
-
下针十二法
下针十二法指十二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二手法”:十二手法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大成》。指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指捻、指拔、针摇十二法。其中指持是用手指持针,口温是进针前用口将针含热(现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为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
-
整脊疗法
整脊疗法亦称脊柱旋转法、脊柱旋转复位法。整脊疗法的适应症:本疗法对损伤性脊椎病变,如颈椎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棘突偏歪、椎体小关节错节或交锁、关节功能紊乱及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有些病人甚至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颈部摇法
摇法是活动关节的一种方法,有调和气血、滑利关节等作用。缓慢地摇动又称运法,大幅度地转摇又称盘法。切记此手法需要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颈部摇法操作要领:患者坐位,术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下颏,双手以相反方向作左右环转摇动,用力不可过猛。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扭伤、颈项酸痛等症。
-
快慢补泻法
快慢补泻法为小儿推拿补泻方法。快慢指术者运用手法在患儿体表穴位上操作的速度,即频率。《厘正按摩要术》:“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小儿推拿治病十分重视补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推拿治疗的基本法则。小儿推拿常见的补泻方法包括轻重补泻法、快慢补泻法、方向补泻法、经络补泻法、次数补泻法、平补平泻法等。
-
尺桡骨干骨折
概述:桡尺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青少年。(二)桡骨干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但应包括上下尺桡关节。注意有无关节脱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
-
小儿推拿秘诀
《小儿推拿秘诀》为推拿专著,又名《秘传推拿妙诀》,2卷,明·周于藩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诸病症状及其推拿治法的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钱汝明《秘传推拿妙诀补遗》1卷,杂论手法口诀、小儿诸病的药物疗法、经络、诊候等。
-
秘传推拿妙诀
又名《小儿推拿秘要》。明·周于蕃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各种病证的推拿治法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钱汝明《秘传推拿妙诀补遗》一卷,其内容为手法口诀、小儿诸病的药物疗法、经络、诊候等。
-
屈肘旋转复位法
屈肘旋转复位法是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之一。以右肩关节前脱位为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右手握住伤肢腕部,左手握住肘部,在屈肘90度位沿肱骨纵轴牵引,逐渐将上臂外展外旋,使肱骨头转到关节盂的前缘,继而在牵引下逐步内收上臂。
-
厘正按摩要术
《厘正按摩要术》推拿专著。清·张振鋆辑。刊于1889年。本书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校订补辑而成。卷一辨证,包括四诊及按胸腹等儿科诊断法,尤重小儿望诊。卷三取穴,包括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及儿科推拿的各种取穴及手法图说29个;卷四列证,叙述惊风、疳疾等24类疾病的症候及推拿法。
-
肱骨小头骨折
概述:肱骨小头骨折是少见的肘部损伤,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约占肘部骨折的0.5%~但若侧位X线片有轻度倾斜,肱骨远端就会遮盖骨折块,导致漏诊。骨折片切除术:骨折片较小不易固定,可早期摘除骨折片,以利关节活动,陈旧性移位骨折凡阻碍屈肘活动者应切除骨折片或切除桡骨头,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
-
硬皮病推拿疗法
硬皮病推拿疗法是应用按摩推拿治疗硬皮病的方法。硬皮病推拿疗法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补肾阳、和营卫、温经脉、散寒邪。取穴位以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选中府、列缺、经渠、风池、心俞、肺俞、脾俞、肾俞、缺盆、足三里等穴,并根据不同症状辨证加减。
-
肱横韧带修复及重建术
手术名称:肱横韧带修补及重建术别名:肱横韧带修复及重建术分类:骨科/肌肉、肌腱和滑囊疾病的手术/肌肉和肌腱断裂的手术治疗/肌腱滑脱的手术治疗/肱二头肌腱滑脱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8801概述:肱横韧带修补及重建术用于肱二头肌腱滑脱的治疗。滑脱后病人多有局部疼痛、肿胀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仰卧位,患侧肩部垫高。
-
肱横韧带修补及重建术
手术名称:肱横韧带修补及重建术别名:肱横韧带修复及重建术分类:骨科/肌肉、肌腱和滑囊疾病的手术/肌肉和肌腱断裂的手术治疗/肌腱滑脱的手术治疗/肱二头肌腱滑脱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8801概述:肱横韧带修补及重建术用于肱二头肌腱滑脱的治疗。滑脱后病人多有局部疼痛、肿胀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仰卧位,患侧肩部垫高。
-
三进三退
三进三退为刺法术语。出《金针赋》。指三进一退手法反复做三次,即一度。“烧山火”手法中用此。
-
费国瑾
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本草纲目》、《类经》、《针灸大成》。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邮码:215003)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带状疱疹、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底病。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费国瑾撰写“手法得气与疗效”、“试论调气”等论文数篇,其中“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获优秀论文奖。
-
推按运经仪
推按运经仪是一种将按摩与电子技术结合起来治疗结石疾病的仪器。由北京宏波自动化控制设备厂生产、北京积水潭医院监制。其治疗机理是运用电子技术强化一般手法推按运经的效应,产生类似“飞经走气”手法作用,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促进平滑肌收缩,以达到排石的目的,也有一定的碎石功能。
-
三出三入
三出三入为刺法术语。出《金针赋》。指一进三退手法反复操作三次,即一度。“透天凉”手法中用此。
-
抓扯刮痧推拿疗法
抓扯刮痧推拿疗法就是用手指或借助姜、硬币、小汤匙等物沾上植物油、白酒等抓扯或刨刮人体一定部位,并使皮肤发红充血的一种治病方法。抓扯刮痧推拿疗法的作用原理: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基础理论,并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络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的效用。
-
肱骨髁部骨折
肱骨髁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前臂多处于旋前位,肘后三角骨性标志紊乱。2.肱骨内髁骨折时,肘关节内侧明显肿胀,勉强伸肘时,前臂呈外展外旋,肘内侧可触及活动的骨折块摩擦感。3.手法复位不成功或开放性骨折则行切开复位用骨栓或钢板螺钉内固定。中、后期可用续骨活血汤、补肾壮筋汤。外用散瘀和伤汤熏洗肘部。
-
指压推拿
指压推拿的原理:指压推拿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射性地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细胞的恢复和再生能力,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指压推拿的基本手法:指压推拿的基本手法是指按法,即用手指指端或罗纹面按压穴位,或按而轻揉、微颤、滑行移动,辅以肘压、叩点、爪掐、鍉针等法。
-
超声仪器使用常规
4.检查方法(1)探头须和耦合剂紧密接触,超声束方向和被检脏器或组织垂直。②间接法:探头通过水囊与皮肤接触,探头与水囊间、水囊与皮肤间都用耦合剂充填,常用于皮肤、肌腱、周围神经的检查。(3)检查手法:B型超声仪的检查手法常用纵切扫查,即超声束沿被检脏器的长轴扫查;横切扫查,即超声束沿被检脏器的短轴扫查;
-
乐队花车
乐队花车(bandwagon)是一种逻辑谬误、一种社会心理的状态、也是一种宣传的技巧,常被称为“从众”,代表人类害怕在社会中被孤立,因而向社会其他多数靠拢的一种过程。队花车也常常与其他的手法合并使用,例如在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每五个医师中就有四个推荐某种牌子的口香糖…”
-
轻重补泻法
轻重补泻法为小儿推拿补泻方法。针对术者在患儿体表穴位上操作时用力的大小而言。轻手法操作为补法,重手法操作为泻法。小儿推拿治病十分重视补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推拿治疗的基本法则。小儿推拿常见的补泻方法包括轻重补泻法、快慢补泻法、方向补泻法、经络补泻法、次数补泻法、平补平泻法等。
-
杜自明
愈跌打损伤患者甚众。其疗骨伤有独特经验,有手法八种“卡抵(扌崩)碰忍摁闪凝”,另有弹筋拨络,分筋理筋等多种独特手法,尚用点穴按摩、滚摆升降等种种手法,最善于治疗软组织损伤证及骨关节病,除提倡“筋骨并治”外,尚以功能锻炼以促使愈合。其经验由门人整理成《杜自明正骨经验概说》、《扭挫伤治疗常规》等问世。
-
手指补泻法
手指补泻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施以催气、行气、补泻等各种手法。出《针经指南》。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等书中均有不同记载。参见十四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牙病穴位指压法
牙病穴位指压法是通过手指压迫及按摩穴位而达到止痛或局部麻醉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牙痛及拔牙。指压麻醉拔牙时,常用穴位有下关,颧髎、喜通、颊车、四白等为主穴,配穴选合谷、大迎,承浆、迎香、人中等。按、压、揉三种手法连贯操作,压法为主,可由患者自己施行。
-
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
本病有单侧,双侧;急性,陈归性和复发性。其病理特征是关节囊关节韧带及关节盘附着明显松驰,因髁突反复撞击关节结节,使髁突与结节变平,关节窝变浅,咀嚼肌功能失调。诊断检查:复发性脱位有反复发作的病史,老年人、重病患者更易发生。4、在各种方法重定无效时,方可考虑在全麻下重定,甚至手术重定。
-
一度
一度为刺法术语,指某一手法的一个过程。例如针刺手法“烧山火”,以三进一退,称为一度。《针灸大成》:“慢提紧按,分天、人、地三部行针,先浅后深,三进一退,行九阳数,鼻吸口呼,插针为热。”
-
针拨复位
概述:针拨复位亦称经皮撬拨复位。是采用钢针直接穿过皮肤,对手法不易整复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邻近骨折和脱位进行复位或配合固定的方法。(2)骨折块位置较深,而无韧带和较坚强的关节囊附着,手法对骨块无牵拉作用者,如冠状面上发生的肱骨小头纵行骨折;(7)患者全身情况较差,不宜作较复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
-
拍打疗法
拍打疗法,是用槌、木棒或钢丝制成的拍子,在患者某些特定部位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轻拍法:拍打时用力较轻,多用于年老体弱、儿童及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或用于肌肉较薄(如关节处)的地方和有重要脏器的地方。肾区禁用本法。对痹证、痿证和感觉功能迟钝者手法应适当加重。
-
收诊法
概述:收诊法为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幼科推拿秘书》。《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诸症推毕,以此法收之,久病更宜用此。”《幼科铁镜·卓溪家传口诀》:“肩井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气血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保赤推拿法》:“不拘何症,推拿各穴毕,掐此(肩井)能周通一身之血。”
-
推拿学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综合效应。历史上推拿流派纷呈,手法繁多,根据治疗目的、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医疗推拿、小儿推拿、正骨推拿、保健推拿、运动推拿、自我按摩等不同类别。
-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
概述:本病是一种姿势畸形,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手法操作时将婴儿置于俯卧位,保持健侧髋、膝关节屈曲,使腰椎前凸消失。术者左手稳定骨盆和健髋,右手握持患侧膝部,尽量将髋关节过伸,继而内收、内旋髋关节,并在此位置上保持10秒钟后放松。而本病髋外展活动增加,Ober试验阳性等,容易与先天性髋脱位相鉴别。
-
捲帘
捲帘眼科外治手法名称。系将拨落之晶状体压置于玻璃体前下近锯齿缘球壁处,直至退开拨针,晶状体亦不再上浮为止。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
股四头肌成形术
手术名称:股四头肌成形术分类:骨科/损伤性关节疾病手术/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粘连性膝关节强硬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8601概述:Thompson认为,在屈膝时髌骨必须有相当范围的滑动才可完成,股四头肌中三块较深在的肌肉的纤维化、粘连均可影响髌骨的滑动而限制膝关节的屈曲。术后的锻炼十分重要。
-
尺、桡骨干骨折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尺桡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青少年。2、全面体检注意有无休克、软组织伤、出血、检查创口大小、形状、深度及污染情况。3、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
-
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矫正术
手术名称: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矫正术别名: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矫正术分类:骨科/非创伤性关节疾病手术/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手部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2.5101概述: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矫正术用于手部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牵拉该尺侧束残端,检查它在指骨上的附着是否牢固。缝合皮肤。
-
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矫正术
手术名称: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矫正术别名: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矫正术分类:骨科/非创伤性关节疾病手术/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手部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2.5101概述:近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矫正术用于手部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牵拉该尺侧束残端,检查它在指骨上的附着是否牢固。缝合皮肤。
-
尺桡骨干双骨折
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doublefractureofshaftsofulnaandradius)是指以前臂肿胀、疼痛、畸形、压痛明显,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骨折。(1)儿童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6~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
打损
打损为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一般体表轻伤,局部青紫肿痛;如有骨折,则伤处可见畸形,活动受限;治宜以行气、散瘀、止痛、止血、舒筋、坚骨为主,随证选方加七厘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壮筋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治宜手法外治;伤血及损伤内脏者,以活血化瘀为主,可服桃仁承气汤。
-
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
操作名称: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适应证: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适用于:1.头面痛、颈臂痛、腰腿痛及四肢关节疼痛。4.病程进入慢性期,肌附着处与肌肉和筋膜本身均已出现了轻度的组织变性和挛缩,此时光靠在肌附着处进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不足以缓解所有症状,尚需同时进行肌腹部的推拿治疗,方能奏效。
-
完壁
完壁眼科手术术语。系金针开内障八法名称之一。即手术后出针的手法和要求。《目经大成》卷二:“回针将障送至护睛水内尽处,迟迟出针之半,少息再出,恐障复还原位。”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
松痛
松痛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药学杂志》。位于鼻部鼻骨之下缘,鼻唇沟上端尽处之上内方0.3厘米处。主要为腹部手术按摩麻醉穴。20分钟,采用推、揉、捏的手法;当切皮及进行手术时用点、按、压手法。
-
先天性肌斜颈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出生后一侧的胸锁乳突肌挛缩和纤维变性所致的一种畸形,患儿头痛向患侧,下颏转向健侧,同时合并面部不对称,一般认为其原因是难产时损伤了一侧胸锁乳肌,它不同于先天颈椎发育异常引起的骨性斜颈。治疗越早越好,年龄越大,斜颈和脸部畸形越难于完全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