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石馎饦
概述:赤石馎饦出《医学入门》卷三。为《养老奉亲》“赤石脂馎饦”之异名。别名:赤石馎饦处方:赤石脂5两(碎筛如面),白面7两。功能主治:老人肠胃冷气,痢下不止。用法用量:赤石馎饦(《医学入门》卷三)。摘录:《养老奉亲》
-
川连戊己汤
概述:川连戊己汤为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三方。处方:白芍药甘草川黄连功能主治:主治脾热腹胀,肚腹时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防风木通汤
概述:防风木通汤为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三方。处方:防风、木通。功能主治:主治风湿腹胀,内外皆热者。上下分消。主风湿腹胀之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方
-
甘草麻桂汤
概述:甘草麻桂汤为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三方。处方:甘草、麻黄、桂枝。功能主治:主治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一绿散
概述:一绿散为《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组成为芙蓉叶、生地黄各等分。或为末,以鸡蛋清调敷。治打扑伤损,眼胞赤肿疼痛。处方:芙蓉叶生地黄各等分功能主治:治眼胞打伤,赤肿疼痛。用法用量:上药捣烂,敷眼胞上;
-
双砂汤
概述:双砂汤为方剂名,出自《外科全生集》卷四。组成:砂仁、草果、威灵仙各等分。功效主治:主治骨鲠咽喉。用法用量:加砂糖少许,水煎服。
-
角质溶解药
概述角质溶解药:又称为角质松解剂可吸收皮肤表层水分,软化角质内角素,促使角质层剥离脱落。临床应用角质溶解药:主要用于以鳞屑为主的慢性皮肤病。
-
长形意大利面条
概述长形意大利面条,最长被使用的面条种类,如Spaghetti,分别有1.5、1.6、1.8厘米粗细的面条,常用来搭配番茄口味的面酱。水煮时间8-10分钟。长形意大利面条的别名长形意大利面
-
蒸肉粉
概述:蒸肉粉就是将米、花椒、干辣椒一齐下锅炒热,待米变得有点黄的时候起锅,然后碾成细粉即可。蒸肉粉的别名:全料蒸肉粉蒸肉粉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芝麻花生酱
概述:芝麻花生酱是炒花生50%、炒芝麻50%,磨制而成。芝麻花生酱的食用量:每餐约30克芝麻花生酱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二十一烷酸
概述:二十一烷酸为白色固体结晶。熔点74.3℃。沸点292℃(5.3kPa)。酸价171。可燃。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可与碱反应,可发生酯化、氨(胺)化反应。可采用石蜡氧化法制得。用于有机合成。分子式:CH3(CH2)19COOH
-
粪胆原定量
概述:粪胆原定量是粪便常规检查的一个项目,该检查可以协助诊断黄疸。粪胆原定量正常值:68~473μmol/d。粪胆原定量检查临床意义:阴性:完全性阻塞性黄疸。增多:溶血性贫血。
-
粪便性状
概述:粪便性状检查,可帮助诊断各种肠道疾病。粪便性状正常值:成形软便。粪便性状检查临床意义:便秘者粪便呈球状硬块。粥状或水样稀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及副霍乱患者。
-
二甲胺溶液
概述:二甲胺溶液为中闪点液体,有异臭,浓时如氨味;易燃,受热极易气化,同时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时,成为爆炸性气体,遇火种易爆炸;蒸汽有毒,水溶液呈碱性,有腐蚀性。
-
取代苯类杀菌剂
概述:取代苯类杀菌剂是一类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对某些农作物病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和乳剂。取代苯类杀菌剂中毒:取代苯类杀菌剂为低毒性农药,对呼吸道、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对人畜有低毒性。
-
叶枯净
概述:叶枯净又名杀枯净、惠农精、5-氧吩嗪,纯品是黄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为杂环类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叶枯净中毒:叶枯净对人畜低毒,对鱼、贝类水生动物毒性也很低。
-
惠农精
概述:叶枯净又名杀枯净、惠农精、5-氧吩嗪,纯品是黄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为杂环类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叶枯净中毒:叶枯净对人畜低毒,对鱼、贝类水生动物毒性也很低。
-
5-氧吩嗪
概述:叶枯净又名杀枯净、惠农精、5-氧吩嗪,纯品是黄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为杂环类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叶枯净中毒:叶枯净对人畜低毒,对鱼、贝类水生动物毒性也很低。
-
驱蚊胺
概述:避蚊胺又名雪梨驱蚊油、驱蚊胺,为无色至琥珀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避蚊胺中毒:避蚊胺经皮肤、胃肠道吸收。治疗:避蚊胺中毒的治疗要点为:对症、支持治疗。
-
雪梨驱蚊油
概述:避蚊胺又名雪梨驱蚊油、驱蚊胺,为无色至琥珀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避蚊胺中毒:避蚊胺经皮肤、胃肠道吸收。治疗:避蚊胺中毒的治疗要点为:对症、支持治疗。
-
中国针灸史
概述:中国针灸史:1.教学录像片;中国中医研究院、《健康报》社、安徽中医学院编制。内容包括针灸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对外交流。内容翔实、画面生动,史料可靠。书名·中国针灸史:《中国针灸史》为书名,郭世余著。
-
耳背心
概述:耳背心(ěrbèixīnP1heartofposteriorsurface)为耳背穴位名。在耳背上部。标准定位:耳背心穴在耳背上部。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主治病症:主治心悸、失眠、多梦等。
-
耳背肝
概述:耳背肝(ěrbèigānP4liverofposteriorsurface)为耳背穴位名。在耳背中外部。标准定位:耳背肝穴在耳背中外部。耳背肝穴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主治病症:耳背肝穴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等。
-
耳背肾
概述:耳背肾(ěrbèishènP5kidneyofposteriorsurface)为耳背穴位名。在耳背下部。标准定位:耳背肾在耳背下部。耳背肾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主治病症:耳背肾主治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等。
-
耳背肺
概述:耳背肺(ěrbèifèiP2lungofposteriorsurface)为耳背穴位名。标准定位: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主治病症:耳背肺主治哮喘、皮肤瘙痒症等。
-
耳背脾
概述:耳背脾(ěrbèipǐP3spleenofposteriorsurface)为耳背穴位名。在耳背中央部。标准定位: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主治病症:耳背脾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
枕上正中线
概述:枕上正中线为(zhěnshàngzhèngzhōngxiànMS12upper-middlelineofocciput)为头皮针穴线名。枕上正中线穴的定位:枕上正中线是从强间到脑户的连线。枕上正中线位于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相当于强间至脑户段。枕上正中线穴主治病证:枕上正中线主治眼病等。
-
枕上旁线
概述:枕上旁线为(zhěnshàngpángxiànMS13upper-laterallineofocciput)为头皮针穴线名。属足太阳膀胱经。枕上旁线穴的定位:枕上旁线在枕上下正中线旁0.5寸,与枕上正中线平行。枕上旁线位于枕上正中线平行往外0.5寸。枕上旁线穴主治病证:枕上旁线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眼等眼病。
-
宗筋之会
概述:宗筋之会:1.多数肌腱韧带集合处;2.男子的外生殖器。多数肌腱韧带集合处·宗筋之会:宗筋之会指多数肌腱韧带集合处。故大的关节多为宗筋之会。男子的外生殖器·宗筋之会:宗筋之会指男子的外生殖器。
-
艇角
概述:艇角(tǐngjiǎoCO8angleofsuperiorconcha)为耳穴名。标准定位:艇角穴在对耳 下脚下方前部。艇角穴位于耳甲艇前上角。主治病症:艇角穴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寒热
概述:寒热:1.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2.恶寒发热的统称。寒证与热证能反映机体阴阳的盛衰。如寒热往来。
-
入月
概述:入月:1.临近产期;2.月经的别称。临近产期·入月:入月指临近产期。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月经的别称·入月:入月为月经的别称。《妆楼记》:“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
-
六柱汤
概述:六柱汤为方剂名,出自《证治要诀类方》卷一方。组成:人参、茯苓、熟附子、木香、肉豆蔻、白术。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主治溏泄。
-
亢
概述:亢:1.通吭、肮;2.亢进、强盛。通吭、肮·亢:亢通吭、肮。人颈的前部;喉咙。亢进、强盛·亢:亢意指亢进、强盛。如“阴虚阳亢”、“亢则害,承乃制。”
-
关节红肿
概述:关节红肿(rednessandswellingofjoints)为症状名。是指关节表面的皮肤发红,伴有关节肿胀发热的表现。症状:病人关节部位肿胀,皮肤变红,并常伴有热痛感。多见于痹证、关节流注、鹤膝风及扭伤、脱臼等病患。
-
舌歪
概述:舌歪(wrytongue)为舌象。是指张口或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的舌象。常与口眼斜、肢体偏瘫同时出现。病因病机:多因肝风内动,风邪中络,舌的一侧肌肉弛缓所致。
-
颃颡岩
概述:颃颡岩(carcinomaofnasopharynx)为病名。是指生于鼻咽部的癌病类疾病。症状:以局部有赘生物或溃烂,多见涕中带血,耳闷等为常见症状。
-
肩部筋伤
概述:肩部筋伤(injuryofshoulderfascia)为病名。是指肩部筋肉扭挫伤和慢性劳损性疾病。症状:以肩部急性或慢性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
-
川芎白芷鱼头汤
概述:川芎白芷鱼头汤以川芎、白芷、鱼头、生姜为主要原料,具有祛邪扶正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者。9克,白芷6~做法:共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炖汤服食。适用人群:川芎白芷鱼头汤用于风寒头痛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海蜇马蹄汤
概述:海蜇马蹄汤以海蜇、马蹄为主要原料,具有补虚,祛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原料:海蜇50克,马蹄100克。做法:两物同煮汤。功效:海蜇马蹄汤具有补虚,祛痰的功效适用人群:海蜇马蹄汤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法:可常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鸡蛋蜂蜜茶
概述:鸡蛋蜂蜜茶以绿茶、鸡蛋、蜂蜜为主要原料,用于产后调养。原料:绿茶1克,鸡蛋2个,蜂蜜25克。用法:加水300毫升,煮沸后加入绿茶、鸡蛋、蜂蜜,烧至蛋熟。每天早餐后服1次,45天为一个疗程。功效:鸡蛋蜂蜜茶用于产后调养。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退奶麦芽茶
概述:退奶麦芽茶以炒麦芽、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退奶回乳的功效,适用于哺乳期过,需断奶回乳者。原料:炒麦芽60克,茶叶5克。用法:同煎一小碗,每日1剂,随时饮用。功效:退奶麦芽茶具有退奶回乳的功效。适用人群:退奶麦芽茶适用于哺乳期过,需断奶回乳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鸡冠花茶
概述:鸡冠花茶以鸡冠花、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收涩止带的功效,适用于赤、白带下者,对阴道滴虫亦有杀灭作用。原料:鸡冠花30克,茶叶5克。用法:共煎,随时饮用。功效:鸡冠花茶具有收涩止带的功效,适用于赤、白带下者,对阴道滴虫亦有杀灭作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益母红糖茶
概述:益母红糖茶以绿茶、益母草(鲜品)、红糖、甘草为主要原料,适用于妇科盆腔炎者。原料:绿茶2克、益母草200克(鲜品400克)、红糖25克、甘草3克。用法:加水600毫升,煮沸5分钟即可。分3次温饮,每日1剂。适用人群:益母红糖茶适用于妇科盆腔炎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柏叶茶
概述:柏叶茶以侧柏叶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原料:侧柏叶适量。用法:将侧柏叶洗净,晒干,揉碎。用时取6克,用沙锅煮沸,取汁饮用。功效:柏叶茶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白芝麻茶
概述:白芝麻茶以茶叶、白芝麻为主要原料,具有滋补强身,补血润肠的功效。原料:茶叶5克,白芝麻30克。用法:芝麻焙黄、压碎,用茶水冲服,每日清晨服1剂。功效:白芝麻茶具有滋补强身,补血润肠的功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慈禧珍珠茶
概述:慈禧珍珠茶以珍珠、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润泽肌肤,驻青春,美容颜的功效,适用于面部皮肤衰老者。用法:珍珠研细粉,沸水冲泡茶叶,以茶汤送服珍珠粉。适用人群:慈禧珍珠茶适用于面部皮肤衰老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树皮茶
概述:树皮茶以桃树皮、茶油为主要原料,用于治疗烫、烧伤。原料:桃树皮、茶油各适量。用法:桃树皮烧炭存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主治:树皮茶用于治疗烫、烧伤。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干茶渣
概述:干茶渣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用于外伤出血者。原料:干茶渣适量。用法:焙至微黄,撒敷伤口上。功效:干茶渣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用于外伤出血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米酒茶
概述:米酒茶以茶末、米酒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乳痈。用法:共入锅内熬成膏,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功效:米酒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乳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