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癞病
癞病病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七。即疠风。详该条。
-
痂癞
指皮肤上所生之结疮痂癞病。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症见初起在皮肤上出现边缘清楚的红色或浅色斑疹。继则形成环状斑片样,身有汗疮腥臭。久之可致肌肉萎缩,骨骼变形。该条病相当于结核样麻风。
-
八金散
《准绳·类方》卷五处方金精石、银精石、阳起石、玄精石、磁石、石膏、滑石、禹余粮石各等分。功能主治癞病。注意擦药之后,大忌饮水;制备方法:上为末,入金、银钳锅子内盛之,用盐泥固济口,以文、武火煅炼红透,放冷,研如粉,入水银半两,轻粉1钱,研令不见星子,却入余药,再研匀。用药禁忌:擦药之后,大忌饮水;
-
神虎丸
《圣济总录》卷十八:方名:神虎丸组成:乌头(生,去皮脐)、莨菪子、吴茱萸(汤洗7遍)、黑豆(生,去皮)各等分。主治:大风癞病。用法用量:每服15丸,冷水送下,1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
(虫旬)(xún,音旬)癞
(虫旬)(xún,音旬)癞病名。麻风病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症见身体沉重,手足肘膝腐烂,脓血臭秽,或指趾断落。该病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
-
厉
概述:厉:1.音利(lì);意指疫病。《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乃厉”,“厉大至”。音赖(lài)·厉:厉音赖(lài)。古通癞,即癞病。厉,本作疠。《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肘,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所述的症状与麻风类似。
-
艾蒿酝酒
别名艾叶酒处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锉细)。制法煮取浓汁,拌曲末,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风癞病,身体面目俱有疮痍,恶汁自出。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痘癞
痘癞病名。小儿痧痘继发感染之疮疡。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条。
-
黄精煎
处方:黄精(生者)12斤,白蜜5斤,生地黄(肥者)5斤。制法:上先将黄精、生地黄洗净,细锉,以木石杵臼捣熟复研烂,入水3斗,绞取汁,置银铜器中,和蜜搅匀,煎之成稠煎为度。功能主治:大风癞病,面赤疹起,手足挛急,身发疮痍,及指节已落者。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玉振丸
《汉药神效方》卷五:组成:巴豆3分,牵牛子2分,大黄2分,荞麦1分。主治:癞病。用法用量:用白汤送下,先每日将神秘丸3粒研碎,于早朝用白汤服下;服至10日后,乃将金声散1钱3分,用酒服下;服至10日,复如前,于是夜服金声散,翌日服玉振丸。制备方法:用糊为丸。用药禁忌:严禁五辛、酒肉、肉面类、房事。
-
雨癞
雨癞病名。癞证分类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雨癞者,斑驳或白或赤,眉须坠落亦可治,多年难治。”
-
面癞
面癞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指结核型麻风晚期出现的面生红堆,黄而有浮光,或如狮面,耳垂肿大的疾病。为感受风疠之邪致病,多在体虚元气不充之人发病。实证者以攻毒、杀虫、驱风、驱湿为主,方选扫风丸;虚证以扶正驱邪为主方选四六汤;虚实夹杂证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方选六九○三丸治之。
-
癞
癞病名。即疠风。亦称大风恶疾。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三。《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癞证,蛇退一味在所必需,以其既善解毒,又善祛风,且以皮达皮之妙。详见疠风条。
-
酒癞
酒癞病名。指皮肤生结疮痂癞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内有:“酒癞者,酒醉卧黍穰上,因汗体虚,风从外入,落人眉须。”症见初起遍身生疮,小者如豆,大者如钱,色呈灰黄,上覆脓痂,久则眉发脱落。相当于结核样型麻风及瘤形麻风。
-
金声散
处方:大黄8分,荞麦粉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癞病。用法用量:和酒服。摘录:《汉药神效方》
-
金癞
金癞病名。癞症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金癞者,是天所为也,负功德崇,初得眉落,三年食鼻柱崩倒叵治,良医能愈。”其证初起周身白斑如癣,眉睫脱落,日久鼻柱崩倒,目反唇裂。似麻风病,证治参见疠风条。
-
天真百畏丸
《千金翼》卷二十一:组成:淳酒2斗(以铜器中煮之减半,然后纳药),丹砂1两,水银1两,桂心1两,干姜1两,藜芦1两,乌头(炮,去皮)1两,蜀椒(去汗)1两,菖蒲1两,柏子仁1两。主治:一切癞病。制备方法:上为散,纳酒中讫,复下淳漆2升,搅令相得,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作900丸。
-
凝水石涂方
《圣济总录》卷十八:方名:凝水石涂方组成:凝水石(研为细末)4两,水银4两,腻粉1两。主治:大风癞病。用法用量:病人卧于密室,先将一半药遍身涂之,除咽喉心上不涂,以两手摩令极热,次夜更将余药准前涂摩。或当夜或次日,脏腑取下恶物,但吃温补药,一月皮肤复旧,两月眉睫生,甚者半岁必再发,准前用药则永安也。
-
乌癞
乌癞为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凡癞病,皆是恶风及犯触忌害所得。初觉皮毛变异,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言语无定,心常惊恐,皮肉中或如桃李子,隐疹赤黑,手足顽痹,针刺不痛,脚下不得踏地。多由恶风侵袭皮肤血分之间,郁遏化火,耗伤血液,或由接触传染所致。相当于瘤型麻风(包括麻风反应)。
-
麻癞
麻癞病名。指皮肤所生之慢性传染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其病系邪毒积留胃腑所致。症见初起遍体生疮如疥癣,搔痒难忍,日久手足可出现顽痹不仁。相当于结核型麻风。证治可参见疠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