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睛
见《银海精微》。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
-
风轮
风轮为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轮、乌睛、神珠、青睛。主要指今之角膜部分。《银海精微》:“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黑睛位于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圆,无色透明。因透见其后内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凡病变常易失却其透明而致视力障碍。黑睛边缘紧接白睛,二者病变常相互牵累。黑睛内应于肝,为五轮中之风轮,肝胆相表里,故黑睛疾患常与肝胆有关。
-
玉翳遮睛
玉翳遮睛为病证名。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银海精微》认为:“此同肝风攻充入脑,积热在于肝膈之间,久乃肾虚,致眼中常发热或赤痛。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治法:赤痛羞明,风热尚甚者,宜祛风清热,可用明目菊花散加减;病久红赤不甚,肝肾亏虚者,宜滋养肝肾,明目退翳,用通明补肾丸。
-
玉翳浮满
指黑睛上翳如玉色,遮满瞳神。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银海精微》:“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日玉翳遮睛。”治法:赤痛羞明,风热尚甚者,宜祛风清热,可用明目菊花散加减;病久红赤不甚,肝肾亏虚者,宜滋养肝肾,明目退翳,用通明补肾丸。
-
玉翳浮睛
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银海精微》:“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日玉翳遮睛。”治法:赤痛羞明,风热尚甚者,宜祛风清热,可用明目菊花散加减;病久红赤不甚,肝肾亏虚者,宜滋养肝肾,明目退翳,用通明补肾丸。
-
黑眼
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
-
冰翳外障
概述:冰翳外障为病名。病因病机:由肝经之热上乘所致。即冰瑕翳深外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黏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可选服龙胆泻肝汤或茺蔚子散加减。
-
冰瑕翳深外障
概述:冰瑕翳深外障为病名。又名水霞翳障、水瑕深翳、冰瑕翳深、冰翳外障。病因病机:多由肝经热邪上攻所致。症状:《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黏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宜服茺蔚子散、除热人参汤,点退翳清凉散立瘥。”
-
补肝饮
处方:甘菊2钱,甘草2钱,山药2钱,熟地2钱,防风1钱,柏子仁1钱,茯苓1钱,枸杞子1钱,白芍1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乌睛陷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玉案》卷三
-
乌豆麦门冬汤
《普济方》卷四○四:方名:乌豆麦门冬汤组成:乌豆(小者)2两,麦门冬(去心)1两。主治:疮痘眼目赤肿,瘾涩疼痛,泪出羞明。用法用量:用水3升,同煮令乌豆烂熟为度。将药汤放温,时时抄与儿服。如乌睛突高者,难治。
-
乌轮
见《银海精微》。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
-
黑睛病
由于其他各 病变均可蔓延黑睛,而黑睛病变常涉及瞳神,故于辨证时应分清主次,论治时才能澄源堵流,从而防止黑睛病的发展和传变。黑睛疾病的治疗:治疗黑腈疾病的主要法则是祛除邪气,消退翳障,控制发展,防止传变,促使早期愈合,缩小和减薄宿翳,诸如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清肝泻火、退翳明目等为最常用的治法。
-
乌珠
见《证治准绳·杂病》。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
-
神珠
《证治准绳·杂病》:“神珠自胀证,目珠胀也。”眼珠(eyeball)为中医眼部解剖名称,又名目珠、睛珠(《银海精微》)、神珠(《证治准绳·杂病》),西医称为眼球。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黑睛因能透见其后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
-
红霞映日症
概述:红霞映日症为眼科病证。出《银海精微》。症状及治疗:《张氏医通》卷八:“眼赤涩肿痛年深,有红翳于乌睛上,浓泪如红霞映日之状,乃肝膈风热上攻所致。治宜祛风散血清凉之剂。”如防风、黄芩、藁本、白蒺藜等。属血翳包睛。
-
黑珠
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
-
黑仁
概述:黑仁为中医眼科学解剖名称。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
-
水霞翳障
清代《眼科捷径》:“此眼初患之时,因肝脏壅热,肝受毒风,时常发歇不定,致令乌珠生翳如葱白,浓淡如水霞之状。”即冰瑕翳深外障。又名水霞翳障、水瑕深翳、冰蝦翳深、冰翳外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黏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
-
水瑕深翳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黑水(指黑睛)内横深瑕盘,青色沉沉深入,痛楚无时,盖五脏俱受风热。”又名水霞翳障、水瑕深翳、冰蝦翳深、冰翳外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黏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可选服龙胆泻肝汤或茺蔚子散加减。
-
除热饮
《银海精微》卷上:除热饮:处方:大黄1两,知母1两,防风1两,黄芩1两,黑参1两半,茺蔚子1两半,菊花1两半,木贼1两半。功能主治:小儿疳伤眼目,疼痛羞明不开,乌睛上青翳如黑珠子,或白膜遮睛。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肝、心毒热,上攻睛瞳而致钉翳根深,外障,睛中翳黑硬如钉子之形,其证疼痛赤涩,泪出羞明。
-
制疳丸
《续名家方选》:方名:制疳丸组成:青皮、胡黄连、莪术、黄连、缩砂、干漆、臭梧桐虫(酒浸,晒干)各等分。主治:小儿乌睛见翳,或痘后生翳,及疳眼。用法用量:每日服50丸,7日而效。外用龙脑散点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4钱许,炼熊胆5分为丸,如梧桐子大。
-
明目菊花散
《银海精微》卷上:方名:明目菊花散组成:菊花、车前子、熟地黄、木贼、密蒙花、薄荷、连翘、白蒺藜、防风、荆芥穗、甘草、川芎各等分。主治:玉翳遮睛。肝风攻充入脑,积热在于肝膈之间,久则肾虚,致眼中常发热或赤痛,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用法用量:水煎服。
-
修肝活血汤
《银海精微》卷上:方名:修肝活血汤组成:归尾1两半,赤芍1两半,川芎7钱,羌活7钱,黄耆3钱,防风3钱,大黄3钱,黄连3钱,薄荷1两,连翘1两,白蒺藜1两,菊花1两。主治:血翳包睛,眼中赤涩肿痛,泪出,渐有赤脉通睛,常时举发,久则发筋结厚,遮满乌睛,如赤肉之相,及风 生疮或突起,愈后变成白翳,久不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