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
概述:工:1.古代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因而医生也称医工,属工的一种。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工:工是指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
-
作业
后者是为基本作业服务的系统。生产作业的操作合理化研究生产动作系统的结构(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间(动作的持续时间、速度、节奏等)以及空间(运动幅度、方向、形式等)特征,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60年代,中国心理学家就在细纱工和冲压工操作中进行过研究,对改进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
溪病
溪病古病名。多发于山谷溪源地区。《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实有异。”或单指无疮的水毒病。该书并谓:“有疮是射工,无疮是溪病。”参见水毒病、射工病条。
-
狼牙浆
处方:狼牙叶(冬用根)。功能主治:射工中人。用法用量:上药捣,绞取汁半升,顿服。以滓敷所中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自然菌
自然菌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自然存在于消毒对象上的、非人工污染的细菌。
-
锅炉
锅炉(boiler)是指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水或其他工质(热力循环中可使热与功相互转换的可压缩流体),以生产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
王俣
王俣为宋代医学家,字硕父,宛丘(今河南淮阳)人。曾任工部侍郎。取本草诸药条下所载单方,分门别类,得4206方,编成《编类本草单方》(简称《本草单方》)35卷。
-
王綎
王綎为明代医生,字大仪,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人。因病,发其先世所藏方书,潜心探究,终以医名。为医重视理中气,不泥于古。兼工诗,人谓得盛唐体。著书甚多,卒年89岁。
-
乐尊育
乐尊育(1630~1688)为清代医家。祖籍浙江宁波,先世自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迁居北京。历代为走方医,世传医疗经验甚富。曾任太医院吏目,公余常施诊,人或以地道药材相赠。尝谓:“古方无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应症耳。”故平日潜心于依方制药。子乐梧冈,承其训,创办同仁堂药店。
-
安金藏
711)为唐代医家。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太常工籍(医匠),后迁右武卫中郎将等职。载初元年(689),武则天称制,有诬皇嗣异谋者,武后诏来俊臣问状,金藏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佩刀自剖腹,肠出被地,眩而仆。武后闻大惊,舆至禁中,命高医纳肠,以桑皮线缝合,经一宿而复苏。
-
许绅
京师(北京)人。世医出身,生活于16世纪。初任职于御药房,嘉靖元年(1522年)任御医,后任太医院院使,因得明世宗赏识,升官至通政史、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并曾主管太医院。1547年宫女杨金英等造反,勒缢世宗,几乎气绝,由许绅救治而愈,遂又加官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是明代世医中任官职最高之人。
-
吴鼎铨
吴鼎铨清代医家。字六长,号逸樵,浙江淳安县人。平时嗜兵书,亦工医学,尤擅治外证疮疡,言人吉凶,不差分毫,不受酬。著有《医案》二卷。国内未见传本,日本尚存有此书。
-
暗
暗①愚昧;昏昧。《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如哉!工独有之。”②无光,昏暗。《嵇康集·养生论》:“害之使暗,而无光明。”
-
芥子涂方
处方:芥子。功能主治:射工中人,已有疮者。用法用量:捣令熟,苦酒和,厚涂疮上。半日痛便止。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医
医①古代对医生的称谓,“醫”字,《说文》解释为“治病工”。并提到“古者巫彭初作医”。《后汉书·郭玉传》中也提到“毉”。“醫”字从酒,说明古代治病时多以酒为使。说明巫和医曾在相当长时间内混同。见《周礼·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
-
周纪常
周纪常清代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医,取前人妇科书之长而成《女科辑要》八卷(1823年),以专篇论述经脉、胎孕、产孕、产育、杂病,并附载《竹林寺女科》、亟斋居士《达生篇》及单养贤《胎产全书》。书末附方药。
-
郑沛
郑沛(1866-1918年)清代医家。字雨仁,号问山。安徽歙县人。郑大樽之子。世以喉科为业。著《运气图解》、《问山医案》。兼工篆刻,得徽派正传。
-
年之所加
年之所加运气术语。每年主客气加临之期。《素问·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
年希尧
年希尧为清代官吏。因平时浏览金、元名家等著述,并嗜好搜集良方,曾辑刻有《经验四种》(1717刻行),包括清代官吏梁文科和他自己所集录的部分方药,称为《集验良方》,以及明代朱栋隆所撰《经验痘疹不求人方论》、邓苑所撰《一草亭眼科》、吴又可所撰《温疫论》。另辑刻《本草类方》(1735刻行)。
-
林士纶
林士纶清代医家。锡山(今江苏无锡)人。工篆刻,通岐黄。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其弟患目疾,他医不效,遂自取医书研习,久而通医,尤精眼科。以为“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乃广求验方,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年高龄之时,编成《眼科验方》,并刊行于世。夫人尤氏,亦知医,乐于施诊。
-
纪丛筠
纪丛筠清代医家。字竹伍。江苏句容人。工诗知医,尝著《瘟病辨》四卷,未见刊行。
-
毕拱辰
毕拱辰(?-1644年)明代人。一作拱宸,字星伯,号提孱居士,山东掖县人。工诗文,善读书,博览诸书,后由传教士汤若望处获邓玉函之《人身说概》一书,颇为西医之脏腑图说所折服,遂将该书刊刻于世。对于西洋医学在我国之传布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
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voluntaryimagination)亦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例如,建筑工和师在绘制设计图之前,要在头脑中想象整座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有意想象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随意想象
有意想象(voluntaryimagination)亦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例如,建筑工和师在绘制设计图之前,要在头脑中想象整座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有意想象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约旦人
约旦人(Jordanese)西亚约旦的阿拉伯人。占全国人口大多数,主要分布在约旦河西岸和东岸北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兼事手工业,种植小麦、大麦、芝麻、橄榄、无花果等。另有部分生活在汉志铁路以东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放牧骆驼、绵羊和山羊。这部分人亦称贝都因人。约旦人每年开采并出口大量优质磷酸盐,为最大外汇来源。
-
李含光
李含光唐代医家(683-769年)。原姓弘,后改为现名,以避唐高宗讳。号玄谷、玄静先生。广陵江都(今属江苏)人。尝为道士,玄宗赐号“玄静先生”。平生博览群书,且工书法,著述甚勤。因念本草与人命攸关,遂专心于本草之研究,著成《本草音义》二卷,未见行世。
-
鬼臼浆
处方:鬼臼叶1把。制法:上细锉,以苦酒渍之,捣绞取汁1升。功能主治:射工中人,寒热。用法用量:顿服,每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appraisalofworkcapacity)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后,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法规规定,在评定伤残等级时通过医学检查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伤残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做出的判定结论。
-
尧人
尧人(Yao)非洲东南部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马拉维湖的东部和南部,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部分人在种植场和城市作工谋生。有兄终弟及的习俗。男女均行成年仪式。按母系续谱、居住、继承财产和酋长地位。受斯瓦希里人的文化影响较大,除语言和宗教外,住宅和服饰均带阿拉伯色彩。制陶、编织、银饰别具特色。
-
禁穴
禁穴为避忌针灸的腧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若遇暴卒之疾,仍需急速救疗,洞达名工,亦不拘于此法,即如禁穴,诸医未愈,明堂中亦许灸一壮至三壮。”
-
工巧神圣
工巧神圣指诊病的四种技能技巧。《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工巧神圣,可得闻乎?”《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
亚射频辐射
亚射频辐射(sub-radiofrequencyradiation,sub-RF)是指频率≤30kHz的辐射,可分为极低频辐射(extremely-low-frequencyradiation,ELF,1Hz~3kHz)和甚低频辐射(very-low-frequencyradiation,VLF,3kHz~其中,频率为50Hz的电磁辐射为工频电磁辐射(powerfrequency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
sub-RF
亚射频辐射(sub-radiofrequencyradiation,sub-RF)是指频率≤30kHz的辐射,可分为极低频辐射(extremely-low-frequencyradiation,ELF,1Hz~3kHz)和甚低频辐射(very-low-frequencyradiation,VLF,3kHz~其中,频率为50Hz的电磁辐射为工频电磁辐射(powerfrequency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
仲兰
仲兰为明代医家。宝应(今属江苏)人。世业医,先世曾为元代医学教授。其伯昶,天顺中为太医院院判。成化(1465~1487)年间经其伯荐为中书舍人。伯卒,兰入太医院为院使,后擢通政使司右通政,掌院事如故。工医术,尤善书法。
-
徐述
徐述明代医家。字孟鲁。武进(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且工天文,喜吟诗。他和弟徐迪(字孟恂)、徐选(字孟伦),均有医名,尤精于针灸。著《难经补注》一书,已佚。
-
叶其蓁
叶其蓁清代医家。字杏林,号困庵、抱乙子或抱乙山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工诗文,精研理学,后转而攻歧黄之学,专长幼科。著述甚丰,有《幼科指掌》五卷、《女科指掌》五卷、《诸科指掌》(或称《十三科指掌》),其体例系仿《千金方》而作。尚有《疫疠脉镜》。其子蕉村等,亦为名医。
-
药材资料汇编
《药材资料汇编》药材专著。上、下二集。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本书收集西怀类、川汉类、南广类、山浙类、草药类、附录等全国各类中药材。本书总结了上海老药工的经验,归纳有关文献及外地资料,系统整理了五十余次座谈讨论的成果。对于掌握地道药材等知识颇有参考价值。
-
杨时泰
杨时泰清代医家。字贞颐、穆如。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己卯(1819年)进士。尝任山东莘县知县。工于医,于周慎斋、张璐等之医书、医理,均极推崇。精于脉诊,以之断病情,测病之寒热、虚实。处方仅数味,即可奏效。后得到刘若金《本草述》,对之进行深研,历六年而自撰《本草述钩玄》三十二卷,现有刊本行世。
-
周雅南
周雅南近代医家(1880-1940年)。天津市人。清末诸生,通经史词章,工书法,亦善医。对《素问·灵兰秘典论》“气化则能出焉”有独到见解,谓“气化”乃全身之气化,然其要在“肾气”。临证重视调节“枢机气化”。擅治时令病、虚劳证等,长于脉诊。善用石膏、大黄、故有“石膏周”、“大黄周”之称。
-
郑承洛
郑承洛清代医家。名医郑宏纲次子。初学举子业,工诗文,后改习医,与兄承瀚得家传,精喉科,兼擅幼科、痘科,名噪一方。撰《熟地黄论》、《医叹燕窝考》,抨击时医误人。又著《咽喉伤燥论》、《胎产方论》、《杏庵医案》、《秋斋偶记》(约撰于1810年,今附《喉白阐微》末)。子钟泰、钟寿,孙大樽,皆继其业。
-
女丹合编
《女丹合编》气功丛书名。清·贺龙骧辑。丛书编入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重刻《道藏辑要》。
-
盛熙
盛熙清代医家。字新周,号敬斋。浙江嘉善人。诸生。喜吟咏、工声律,精医。著《读经真要》、《感证新纂》、《用药时宜》、《临证医案》等,均未刊行。另有《亦吟斋诗稿·诗余》。
-
僻邪
僻邪同“邪僻”。指致病因素。《灵枢·本神》:“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六节脏象论》:“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
毛祥麟
毛祥麟为清代医家。字对山,上海人。撰有《对山医话》一书,主要为平时研究医学心得之随笔。毛祥麟字瑞文,号对山,上海县人,工诗书画,亦精医术,尝著《对山医话》、《增注达生篇》等,未见行世。
-
金彭
金彭清代医家。仪征(今属江苏)人。家中积药如肆,贫者就诊,立方后即撮药与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邑大疫,召药工十余人于家制丸散救济。撰《伤寒变通论》,未梓。卒年八十三。侄颖川,亦以医名世。
-
蒋良臣
蒋良臣清代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博学好问,为江宁名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余杭医生朱子升于石公署中种痘,石家二十余人经种痘后,下苗结靥均很顺利。然朱氏秘其术不传。数年后蒋氏获得徐无忝所藏《种痘仙方》三册,遂删其重复,补其阙略,详载种痘方法,刊于雍正十年(1732年)。
-
何世仁
何世仁(1752-1806年)清代医家。字元长,号澹安、福泉山人,江苏青浦人。世代为医。世仁初工篆刻书画,后又承家学,医术亦高明,愈人无数,又擅长望诊,治伤寒有殊效。尝著《治病要言》、《何氏秘本伤寒辨类》及《簳山草堂医案》等。
-
肱
肱(gōng工)①指上臂。从肘到肩的部分。②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③指胳膊。即从肩到腕的部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自肩下至腕,一名肱,俗名肐膊。”
-
崔冏
崔冏南北朝时北齐医官。字法峻。清河武城(今山东)人。魏太中大夫、司徒长史崔景哲之子。好学,博览经传,传家学,尤工相术,仕魏任司空参军。齐天宝(551-559年)间,任尚药典御。
-
犀角涂方
《圣济总录》卷一四九:方名:犀角涂方组成:犀角不拘多少。主治:射工毒。用法用量:上以水磨,涂所中处。又取为细末,与麝香同研,每服1钱匕,水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