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
权衡①秤锤和秤杆。衡器的通称。《素问·至真要大论》:“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不得相失也。”②比喻事物在动态中维持平衡的状态。《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
-
意志
意志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意识能动性的反映,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
-
眼球内异物处理
1.眼球内异物应尽早取出。2.磁性异物应根据X线片或CT定位,可选择巩膜外磁铁吸出或玻璃体手术摘除。3.如属铜质异物,在前房角或虹膜表面者可由角巩缘切口用镊子挟出;在晶状体内者,可连同作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如果异物已嵌入眼球壁机化包裹或异物性质不活泼,无并发症,应权衡利弊,不勉强取出。
-
危险度管理
危险度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及影响。
-
朱日辉
朱日辉为明代医家。字充美,婺源(今属江西婺源)人。先考科举,后改学医。且能以儒理权衡医理,疗效甚佳。医德高尚,无心功名。编集有《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试奇方》等书。未见行世。其子莹,亦以医名。
-
慎斋遗书
《慎斋遗书》综合性医书。明·周之干著述。卷一——五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元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古今名方;卷六——十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各科病证证治。所附医案若干反映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此书后经清·王琦、赵树元校刻。
-
夺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盛者夺之。”《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夺之。《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治在权衡相夺。”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针刺的泻法·夺:夺指针刺的泻法。《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
-
雷公藤贴膏
6.雷公藤贴膏临床验证治疗30天,有较好的减轻症状的效果,但能否代替口服雷公藤或雷公藤贴膏的远期效果如何(如能否阻止或减少骨关节破坏),长期应用的毒副作用如何,目前尚不能做出结论。8.为观察雷公藤贴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随诊及检、复查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和肝肾功能。
-
朱充美
朱充美即朱日辉。朱日辉为明代医家。字充美,婺源(今属江西婺源)人。先考科举,后改学医。且能以儒理权衡医理,疗效甚佳。医德高尚,无心功名。编集有《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试奇方》等书。未见行世。其子莹,亦以医名。
-
吴显忠
吴显忠明代医家。字用良,号雪窗,歙县(今属安徽)人。家中世代业儒,显忠亦业儒而兼好医药,精于医,认为张子和之汗、吐、下三法于治疗意犹未尽,尚需补以利、温、和三法,遂著成《医学权衡》一书,未见行世。
-
莝
莝锄草。引伸指清除。《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按:“去宛陈莝”,当作“去菀莝陈”,谓去血之瘀结,消水之蓄积。)
-
陈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④蓄积之水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⑤指陈久、陈旧者,与新生相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素问·痹论》:“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