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生土
说明自然界的火对土的生成有滋生和促进作用。在五行之中,火有资生、助长土的作用,火生土用以说明心对脾的资助关系。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心属火,脾属土,火生土是指脾土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心火的温煦。临床应用较多推演于肾阳命门火助脾胃腐熟水谷的作用,故肾阳衰、命门火不足会出现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的病证。
-
乘袭
乘袭指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如心的部位见黄色(心属火,黄属土,火生土),肝的部位见赤色(肝属木,赤属木,木生火),都属于子袭母气(火为木之子,土为火之子)。这种病色现象称为乘袭,主预后良好。《灵枢·五色》:“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
益智仁汤
处方: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9克乌头(炮,去皮)生姜各15克青皮(去白)6克制法:上药哎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普济方》卷三九三:方名:益智仁汤组成:益智仁2钱,石菖蒲2钱,白茯苓2钱,莲子肉2钱,陈皮2钱,缩砂仁2钱,半夏曲2钱,木香2钱,厚朴(制)2钱,甘草(炙)1钱。
-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土克水
土克水指五行学说的一种相克关系。脾属土,肾属水,脾土能制约肾水,使其不致泛滥妄行的作用。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相生意味着相互滋生或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又称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或抑制,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等。
-
土生金
用五行相生理论来解释内脏之间相互滋生或促进作用的关系。脾属土,肺属金,脾土旺盛,能散精上输于肺,以滋生、助长肺金。相生意味着相互滋生或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又称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或抑制,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等。
-
相生
相生为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来说明脏腑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木)生筋,筋生心(火)…心生血,血生脾(土)…肺生皮毛,皮毛生肾(水)…肾主骨髓,骨髓生肝(木)。”
-
五常
五常即五行。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庄子·天运》:“天有六极五常。”《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相生意味着相互滋生或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又称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或抑制,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