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息
平息即正常、平静的呼吸。医生进行脉诊前必须达到的正常且平静的呼吸状态,医生一呼一吸及一次呼吸间隔为一息,用以计算病人的脉率。《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
安抚姿势
安抚姿势是缓和同种其他个体攻击性的行为和动作。在集群中生活的动物,表现寒暄式的行为是这种姿势的极普通例子。哺乳类的仔兽、鸟类的雏鸟嘴部短小,耳、喙部不突出,一见便有“幼儿样的”特征,这样的外貌(德Kin-dchenschema)成了平息亲体攻击的因素(K.Lo-renz,1943)。
-
五石散
五石散为古代养生方剂名。因服此方后身体发热,喜好凉物,故又称“寒食散”。如《抱朴子》载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当由石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烧炼而成。其方始于汉代,魏晋时道流名士为求长生,多服食此散,成为风行一时的时髦之举,以致演化成当时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
-
熄风
熄风为平熄内风的治法。内风主要表现为眩晕、震颤、发热、抽搐、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病症,治分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熄风为治风法之一。指平息内风的治疗方法。即治内脏病变所致的风病。内风可见眩晕、震颤、筋惕肉瞤、抽搐等“风胜则动”的病理表现,甚则可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痉厥等。
-
急者缓之
急者缓之为治则之一。指对拘急强直的病症,运用使其平息缓解的方法治疗。如因肝肾不足,阴布潜阳所致的抽搐,用滋补肝肾、熄风渚阳的方法进纾治疗。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失论》。指对拘急强直之证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等,应使其舒展缓弛。具体治法应辨证论治。
-
ASD
ASD是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s)的缩写。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acutestressreaction)是指异乎寻常的躯体或心理应激引起的一过性障碍。当事人没有明显的精神障碍,通常几小时或几天就可平息。个体的易感性和应对能力与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
-
养津益胃汤
《千家妙方》引刘渡舟方:方名:养津益胃汤组成:玉竹30g,石斛30g,白芍12g,生地黄12g,麦冬12g,胡麻10g,甘草6g,钩藤10g,石决明30g,何首乌10g。1971年开始,两手掌鱼际肌肉渐见萎缩,并伴麻木感,四肢及后背时现游走性疼痛,屡治无效。证由胃液不足,血虚不能养肝以熄风,而使风阳走于肢体,消灼血液所致。
-
清肝息风
清肝息风为治法。指用具有清肝泻火、平息风阳作用的方药,治疗肝热动风证、肝阳化风证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