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利针
圆利针(round-sharpneedle)为针具名。古代九针之一。其针针尖稍大,尖如中尾,圆而且锐,针身略粗,长一寸六分。《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
-
员利针
员利针即圆利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未,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古代九针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说明其针针尖稍大,尖如中尾,圆而且锐,针身略粗,长一寸六分。
-
针挑疗法
这种特殊的针治疗法,是在古代“毛刺”“扬刺”“浮刺”“半刺”“络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操作名称:针挑疗法适应症:适应证有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关节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肥大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偏瘫、前列腺炎、痔、脱肛、肛门瘙痒、月经过多、面瘫、慢性咽喉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等。
-
直接速刺法
直接速刺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针刺操作时双手配合,持圆利针、三棱针、短毫针等直接迅速点刺、浅刺穴位的进针法。
-
针
从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的参证可知,我国古代所用的医针有石针(砭石)、竹针和金属针。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葬中发掘出医用金针四枚、银针五枚,形状与《内经》中所载的九针中的圆针、锋针、圆利针相似。针刺·针:针指针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
火针疗法
概述:火针疗法:1.治疗方法;此法古称“焠刺”、“燔刺”,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多以此治疗风寒湿痹、痈疽及瘰疠等症。《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述以“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痹证即指本法。临床上对痈疽、瘰疬等,可深刺以排除脓液,对象皮腿、风湿痹痛及顽癣等宜予浅刺或叩刺法。中国民间疗法丛书。
-
五邪刺
五邪刺为古刺法名。《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邪。”五邪为痛邪(疮疡)、大邪(病邪实盛)、小邪(正气亏虚)、热邪及寒邪。(“刺痈者用铍针”,以消散排脓;“刺寒者用毫针”,徐往徐来刺之,以温益阳气。刺大邪(实邪)用锋针以泻其有余;刺小邪(虚邪)用员利针以补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