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
促脉学名词。即促脉的简称。《伤寒论·辨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详促脉条。
-
促脉
促脉为脉象之一。指脉来急促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促因火亢,亦因物停。”
-
辟辟
辟辟指脉象促而坚。《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王冰注:“辟辟如弹石,言促又坚也。”
-
二十四脉
二十四脉指常见的二十四种脉象。《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形状,称为“二十四脉。”后世增入濡、短、长、牢、疾五脉并减去软脉,称为“二十八脉”。
-
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说明书:药品名称:氢氧化镁英文名称:MagnesiumHydroxid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促泻药物剂型:含氢氧化镁8%;氢氧化镁的药理作用:氢氧化镁为盐类泻药,并有抗酸作用。氢氧化镁的药代动力学:用药后约6h产生效应。氢氧化镁的适应证:用于导泻。氢氧化镁的用法用量:镁乳15ml或粉剂2~
-
九道脉
九道脉为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
厥阴寒厥证
厥阴寒厥证为证候名。指外感病末期,机体阳衰,阴寒内盛,以手足厥逆,脉细欲绝或脉促为常见症的证候。
-
春温·内闭外脱证
春温·内闭外脱证(springwarmthwithsyndromeofinternalblockadeandexternalcollapse)是指邪盛正虚,内闭外脱,以神昏谵语,躁扰不安,气短息促,手足厥冷,冷汗自出,大便闭,舌绛色暗,干燥起刺,欲伸无力,脉细疾或沉弱等为常见症的春温证候。
-
肺水·痰热壅肺证
肺水·痰热壅肺证(lungedemawithsyndromeofphlegm-heatcongestinglung)是指痰热壅阻于肺,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咳嗽,痰色黄稠,胸闷气促,身热口渴,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肺水证候。
-
子嗽·痰饮犯肺证
子嗽·痰饮犯肺证(gestationalcoughwithsyndromeofphlegm-fluidinvadinglung)是指脾虚失运,水聚成痰,痰饮犯肺,以妊娠期间咳嗽不已,痰多,胸闷气促,神疲纳呆,苔白腻,脉濡滑为常见症的子嗽证候。
-
尿毒症性肺水肿
尿毒症性肺水肿(pulmonaryedemainuremia)是指由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所引的肺水肿。表现为肾衰晚期出现的进行性气促,体检及X线检查有典型肺水肿表现。
-
感染性哮喘
感染性哮喘(infectiveasthma)是指因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而促发或加重的哮喘发作。治疗感染性哮喘主要应控制感染和对症平喘等。
-
末梢采血管
末梢采血管(containerforcapillarybloodspecimencollection)是指用于收集、储存皮肤穿刺后获取的末梢血标本的容器,容器内可含有抗凝剂或促凝剂以满足不同检验项目的需求。
-
五音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出《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
五十动
五十动为脉学术语。系古代诊脉常规。指诊脉的时间不能少于50次脉动的脉诊原则。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
尾闾痈
尾闾痈病名。发于尾闾骨部位之痈疽。《外科启玄》卷五:“此痈发于尾闾穴,是督脉之经,疼痛难忍,难得脓,宜大托里加乳香、没药,排脓止痛,外用敷贴,戒气怒房事,否则漏而难痊。”若脓已成则宜早作切开引流以促速愈。
-
唏
唏原指哭泣后不能自制的抽噎状。引伸指呼吸迫促状。《灵枢·癫狂》:“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
-
吸而微数
吸而微数为症状名。指吸气短而促的症状。多由于中焦邪实,气不得降所致。用泻下法使气机通利,呼吸可复平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
-
一逆
一逆指治疗上出了一次差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药线引流
药线引流(medicatedthreaddrainage)又名纸捻,为外治法之一。是指将药线插入溃疡疮孔中,借着药物及物理作用,使脓水外流的外治法。见《太平圣惠方》。即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古时多用桑皮纸)搓成纸捻,代粘或内裹去腐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
-
摇摆触碰法
摇摆触碰法医疗技术名。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适用于横断骨折经过手法使之基本复位后,可用本手法促其复位更为理想。其方法步骤为:用一手固定骨折部位,并将骨折远端向左右上下稍稍摇摆,再沿骨折纵轴加以对挤,使已复位的骨折断端面接触的更加紧密稳固,并可籍以检查骨折端复位的正确与否。
-
枕矼法
枕矼(gōng)法医疗技术名。用于腰椎骨错位整复之方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法:系令腰椎骨错位的患者,俯卧于宽长板凳上,腹部垫以布垫,肩胛部与两腿部均以布带固定于板凳上,然后用手或木杠轻轻按压或滚动按压腰椎错位之凸起部位,促其渐渐平正恢复原位。今多不用。
-
再逆
再逆指治疗上再次犯差错。即再次误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脉学发微
《脉学发微》脉学著作。恽铁憔撰于1926年。卷一专论脉诊以外的诊法,包括望色、察呼吸、分析病状等;卷二为脉学概论、原理等,并释十字脉象(指大、浮、动、数、滑、沉、涩、弱、弦、微);全书用中西汇通的观点阐述脉理,解释脉要,于脉学发展或有积极意义,但也不免有某些牵强附会、联系欠当的缺陷。
-
数脉
数脉为脉象之一。指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的脉象。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脉经》:“数脉来去促急。”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
妊娠阳明证
妊娠阳明证病名。指妊娠期间热邪侵袭阳明经而出现的症状。临床多见口渴便秘,谵语气促,腹中满痛,脉沉数有力等症。治宜泻热安胎,方用四物汤加大黄。
-
久持
久持为脉学术语。指脉诊切按时间相对持久。如促、结、代脉、初持往往不易发现,须久持方可诊察清楚。
-
弹石
弹石脉象名。系七怪脉之一。形容脉象搏指坚硬而促,如石之弹击。属危重脉象,是胃气败竭的真肾脉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
-
喘争
喘争迫促交争,升降不和。《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饥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
赤脉(扌费)
赤脉(扌费)病名。发于夏季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夫疫病者…夏时应暑,而寒气折之,则责邪在心,病曰赤脉(扌费)。”证见脉促,身颤掉不能禁,或肉热、口干、舌破、咽塞、声嘶。治宜清解疫毒,用石膏地黄汤等。
-
甲异靛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甲异靛为一新的化学合成的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注意事项:特点是有效率高而对患者消化道的副作用少而轻,且无促急变作用。服药后虽有的患者曾有骨关节部位的疼痛感,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能坚持继续服药。规格:片剂。
-
血清脂肪酶(LPS)
别名:LPS正常值:一、滴定法酶促反应4小时为0.06-0.89U/ml,酶促反应16-24小时为0.2-1.5U/ml。二、比浊法呈正态分布,最低为0U,单侧95%上限为7.9U。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酶学检测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酶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风湿两祛散
处方:薏仁5钱,芡实5钱,白术5钱,山药5钱,茯苓5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痉证,脚缩筋促,不能起立,或痛或不痛,终年难以下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干葛黄芩黄连汤
处方:干葛、黄芩、黄连。功能主治:桂枝汤症,仅用承气误下,表未解,喘而汗出,协热下利不止,病在阳明、下焦,脉促。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减味竹叶石膏汤
处方:竹叶5钱,石膏8钱,麦冬6钱,甘草3钱。功能主治: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用法用量:上以水8杯,煮取3杯,1时服1杯,约3时令尽。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六君子煎
处方:党参3钱,白术2钱,茯苓2钱,炙甘草1钱,陈皮2钱,法夏2钱(研)。功能主治:虚痰喘促。用法用量:生姜3片为引。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celosioides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化学成份: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治痢疾。
-
四主二佐丸
《证治宝鉴》卷八:组成:乳香、没药、桃仁、滑石、木香、槟榔。主治:痢疾久不止,下清涕,有紫黑血丝,脉沉细弦促。用法用量:每服100粒,米汤送下。加减:欲下,加大黄。制备方法:神曲糊为丸。
-
消痰利气汤
《简明医彀》卷七:方名:消痰利气汤组成:陈皮1钱半,贝母1钱半,茯苓1钱半,杏仁1钱,荆芥1钱,紫苏8分,枳壳8分,桑皮(鲜者尤妙)8分,泽泻8分。主治:四肢不能转侧,痰气喘促,饮食不进,腹胀甚者。用法用量:先服2帖。痰消喘定,去贝母、荆芥、枳壳、杏仁,加荆芥子,倍茯苓。
-
清暑益元散
《症因脉治》卷四:方名:清暑益元散组成:香薷、鲜藿香。主治:热气霍乱。时值湿热,心腹绞痛,上吐下泄,烦闷扰乱,昏不知人,脉或见沉数或见促止,或见躁疾。用法用量:水煎汤,调六一散服。
-
胞苷三磷酸
胞苷三磷酸缩写为CTP,经UTP氨化由酶催化合成,是一种在胞苷的核糖-5′-OH基上结合三分子磷酸的核苷酸。是RNA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之一。参与某种多糖的合成。通过UTP的氨基化为酶所合成。在生物合成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等的磷脂质时,CTP与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作用,酶促生成胞苷二磷酸胆碱和胞苷二磷酸乙醇胺。
-
胸腺嘧啶二聚体
胸腺嘧啶二聚体thyminedimer是嘧啶二聚体的一种。由于紫外线的作用,使DNA分子内主要在邻接的胸腺嘧啶碱基间形成共价键。通常5位和6位碳原子与此键有关。虽DNA的这个部分不能复制,并成为突变的原因,但已知细胞内具有在酶促作用下将这部分切除,而具有新的正常碱基填充的修复机制。
-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hymidylicacid是以胸腺嘧啶为碱基的脱氧核苷酸的一种。为DNA的组成成分。通常细胞内存在的是5'-磷酸酯,可由ATP和酶促作用而磷酸化,递给DNA合成的前体物质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5'-三磷酸。可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下由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生成。
-
精神病三级预防
精神病三级预防指防病残,防衰退,促康复。
-
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hymidylicacid是以胸腺嘧啶为碱基的脱氧核苷酸的一种。为DNA的组成成分。通常细胞内存在的是5'-磷酸酯,可由ATP和酶促作用而磷酸化,递给DNA合成的前体物质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5'-三磷酸。可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下由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生成。
-
齿轮样强直
肌强直是由于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高,促动肌及拮抗肌的肌张力都有增高。在关节作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有均匀的阻力,称为“铅管样强直”。如患者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 在转动一样,称为“齿 样强直”。
-
子宫生理研究
子宫生理研究是关于子宫生理机能的研究课题。研究认为,子宫是一个亦脏亦腑又非脏非腑,能藏能泻,具有行月经,主胎孕、泌带液、促分娩、排恶露功能,体现了子宫是脏与腑双重功能活动的特殊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