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欠
呵欠为症状名,又称欠、欠伸、呼欠。见《医碥·欠嚏》、《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指自觉困倦时不自觉地张口深呼吸的表现。自觉困乏而伸腰呼气,常发生在过度疲劳时。如经常呵欠,称数欠,为肾精亏虚、肾气不充、精不养神的表现。《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肾主欠。”治宜益精补肾。
-
遗
《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素问·徵四失论》:“妄用砭石,后遗身咎。”《灵枢·经脉》:“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③失禁,不自主地排出二便。见“遗失”、“遗溺”。㈡(wèi)见“遗遗”。
-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办法。但是,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
杨希洛
杨希洛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与夏惟勤对元代之医著《明目至宝》一书(作者欠详),进行考订。并著有《本草经解考证》,未见行世。
-
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手法为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技术。又名下颌关节脱臼整复法,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失欠颊车蹉开张不合方为上骱手法之一,应用于下颌关节脱臼的整复法。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本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
-
作物
作物crops,fieldcrops指栽培植物中除森林植物和观赏植物外的园艺作物、普通植物和特种植物。作物(栽培种)是将野生植物人为地进行选择并为人类所利用的特殊植物,所以多少可见到其性状上的变化,一般表现都比野生植物(原种)的抵抗力弱。
-
闭经·寒凝血瘀证
闭经·寒凝血瘀证(amenorrheawithsyndromeofcoldcongel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寒客冲任,与血相搏,寒凝血瘀,瘀阻冲任,以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四肢欠温,大便不实,苔白,脉沉紧为常见症的闭经证候。
-
江含徵
江含徵即江之兰。江之兰为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生平欠详。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刊行于世。
-
八十一难经经络解
《八十一难经经络解》为书名。明·熊宗立撰。成书年代欠详。
-
伍起予
伍起予为南宋外科学家。其生平及履贯欠详,知医。家藏治背疽验方,颇有效验。尝集上古得效方论要诀,撰成《外科新书》1卷,公元1207年刊。该书已佚,但却是中国以外科命名之最早者。陈自明撰《外科精要》多所引录其内容。
-
五脏气
概述:五脏气:1.泛指五脏正常功能;泛指五脏正常功能·五脏气:五脏气为生理学名词。五脏气逆的主要特征·五脏气:五脏气为病证名。指五脏气指五脏气逆的主要特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
吴州
吴州唐代医家。生平里籍欠详。尝著《新修钟乳论》一卷,未见行世。另所辑《三家脚气论》虽佚,但其某些内容由《外台秘要》所引用,可略窥知一二。
-
吴秀
吴秀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家藏有《医便》一书,另有朱济川等之《医便补遗》,甚珍重之。遂结合本人经验,辑成《增补医便续集》,未见行世。
-
吴希言
吴希言宋代(?)人。生平里贯欠详。尝著有《风论仙眺经》,或作《风论山兆经》,及《医门括源方》,惜均未见传世。
-
吴谦如
吴谦如清代医家。河北宛平县人。生平欠详。尝撰有《伤寒神秘精萃录》,现有稿本存世。
-
吴人驹
吴人驹清代医家。字灵雅,安徽休宁县人。生平欠详。尝著《医京承启》六卷,现有刊本行世。
-
吴建钮
吴建钮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著有《异传稀痘经验良方》一卷,国内未见有刊本行世。现日本尚有传本。
-
熊彦明
熊彦明元代医家。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平欠详。尝辑有《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系辑自孙允贤《医方集成》,及《济生拔萃》、《宣明论方》、《瑞竹堂经验方》等而成。
-
吴简
吴简宋代医家。一作灵简,履贯欠详。尝于庆历间(1041-1048年)任宜州推官。适逢广西儒生欧希范遭官府剖腹之刑,吴简令画工宋景依所见绘成实际图,并编成《欧西范五脏图》,惜未见传世。
-
王祐
王祐宋代医官。生平履贯欠详,于太宗时任太医院副使,与王怀隐、郑奇、陈昭遇诸人合编《太平圣惠方》行世。
-
王永辅
王永辅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曾著《惠济方》八卷,又名《简选袖珍方书》、《简选袖珍良方》,现有刻本。
-
王颜
王颜五代时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因冒刘禹锡《传新方》之作,而辑成《续传信方》。另辑有《婴孩方》,均未见传世。
-
王守愚
王守愚为宋代医家。一作王守忠,生平履贯欠详。翰林医官。乾德元年(963)皇后王氏患病。因进药病剧而亡,被流放海岛。撰《产后论》1卷(一作“王守忠”撰)、《普济方》5卷,均佚。
-
王良璨
王良璨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据《中国医籍考》载其著有《小青囊》十卷,未见传世。
-
王利贞
王利贞为金代医生。生平履贯欠详。曾任太医判官。承安五年(1200),奉诏与时德元同往西夏,为李纯祜母疗风疾,赐以御药。
-
王瓘
王瓘为唐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据载尝撰《广黄帝本行记》,未见传世。
-
王殿标
王殿标清代医家。字佩坤,江苏无锡县人,生平活动欠详。所著有《伤寒拟论》、《镜症编》、《金匮管窥》、《外科余论》等,均未见行世。
-
汪秋鹤
汪秋鹤明代(?)医家。履贯欠详,著《痘疹》一书,未见行世。
-
汪若源
汪若源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著《痘疹大成》,又名《汪氏痘书》,刊刻于世。
-
汪嘉谟
汪嘉谟清代医家。一作汪家谟,新安(今属安徽)人。生平欠详,辑有《妇科胎产经验良方》,现有刊本行世。
-
汪绮石
汪绮石明代医家。世称绮石先生,履贯欠详。尝著《理虚元鉴》,现有刻本行世。
-
薛弘庆
薛弘庆唐代官员。又作薛宏庆,里贯欠详,于太和间尝任河中少尹期间,整理兵部尚书李绛传世方为《兵部手集方》,未见行世。
-
许咏
许咏唐代医家。一作许詠或许泳。其生平履贯欠详。据载其曾著《六十四问》(一作《六十四问秘要方》)未见行世。
-
吴景贤
吴景贤隋代医家。生平及里籍欠详。依《隋书·经籍志》,景贤著《诸病源候论》五卷,目录一卷。据此,该书或为巢元方与吴氏合著,或吴氏别有一已佚之同名书,有待深入考证。
-
熊应雄
熊应雄清代医家。字运英。东川(今属四川)人,生平欠详。尝辑《推拿广义》(又作《小儿推拿广义》)三卷行于世。
-
阴贞
阴贞为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
虞仲伦
虞仲伦清代医家。字貂南,浙江奉化人。生平欠详,尝辑《医方简易》一书行于世。
-
虞痒
虞痒清代医家。字西斋,浙江归安人。生平欠详。尝著《类经纂要》一书行于世。
-
余应奎
余应奎明代医家。江西上绕人。生平欠详,尝撰《太医院补遗本草歌诀雷公炮制》,并增订龚信《医学源流肯綮大成》。现有刊本行世。
-
余元度
余元度清代医家。里籍欠详。师事“镜机子”,尽得其传。反对过分强调脉之重要性,主张四诊合参,盖因内病必形诸外,故先望、闻、问,切不可仅以切脉断病。其甥将其医论录辑为《用药心法》,未见传世。
-
余苹皋
余苹皋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药性赋音释》一卷,有刊本行世。
-
应麟
应麟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删节明周文采所著之《医方选要》,著成《删补医方选要》。现日本有其刊本。
-
叶廷器
叶廷器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著有《世医变通》二卷,未见行世。
-
叶廷荐
叶廷荐清代医家。字凤梧,泾州(今属甘肃)人,生平欠详,辑有《救急备用经验汇方》十卷,现有清刻本行世。
-
胞苷二磷酸核糖醇
胞苷二磷酸核糖醇通常简写成CDP核糖醇。具有D-核糖醇-5-磷酸和CMP以焦磷酸键连接成的结构,作为磷壁酸的多聚核糖醇磷酸键的生物合成前体,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可检测到。在由CDP核糖醇焦磷酸化酶(EC2.7.7.40)作用下通过这样的反应过程,即CTP+D核糖醇-5-磷酸CDP核糖醇PPi进行生物合成。
-
杨炜
杨炜清代医家,江苏常州人。生平欠详,著《方义指微》,现存有刻本。
-
杨损之
杨损之唐代医生。履贯欠详。尝任润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精于医药,鉴于历代本草皆较繁复,遂著《删繁本草》上卷,惜未见传世。
-
杨太仆
杨太仆唐代官吏。知医。佚其真名。履贯欠详。尝著有《太仆医方》一卷,早佚。
-
杨馥樵
杨馥樵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字舒和,浙江杭县人。与潘辉墀合辑《经验良方》,另有《凡方二百种》,现有刊本行世。
-
杨得山
杨得山清代医生。字峻峰,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