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月秋)骱出
曲(月秋)骱出病名。即肘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参见曲(月秋)骱。证治参见手臂出臼条。
-
视直如曲
定义:视直如曲(straightthingsseenascrookedmetamorphopsia)是指因视衣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以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直如曲的症状: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视定若动
定义:视定若动(staticthingseenasmotional)是指以眼外观如常,自视静止不动的物体似有振动或跳动感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定若动的症状:眼外观如常,自视静止不动的物体似有振动或跳动感。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视正反斜
定义:视正反斜(straightthingseenasoblique),以眼外观如常,视正直物呈歪斜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正反斜的症状:眼外观如常,视正直物呈歪斜状。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视物易形
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是指以眼外观如常,自觉视物失去本来形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物易形的症状: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伟邦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说明书:药品名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英文名称:CefotaximeSodium/Sulbactam别名:新治菌;Newcefotoxin分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剂型:1.5g,含头孢噻肟钠1g和舒巴坦0.5g。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见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
-
新治菌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说明书:药品名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英文名称:CefotaximeSodium/Sulbactam别名:新治菌;Newcefotoxin分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剂型:1.5g,含头孢噻肟钠1g和舒巴坦0.5g。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见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
-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说明书:药品名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英文名称:CefotaximeSodium/Sulbactam别名:新治菌;Newcefotoxin分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剂型:1.5g,含头孢噻肟钠1g和舒巴坦0.5g。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见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
-
嗽玉津
嗽玉津气功术语。又称搅海。即以舌头在口中搅嗽,促进唾液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医心方》:“口为华池,中有醴泉,嗽而咽之,溉润脏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参见“咽津”条。
-
十二少
十二少养生学术语。指12种有益于健康的节制情志变化的要求。《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参见“十二多”条。
-
德
德①天道,谓物得之以生者。指四时气候以及日光、雨露等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参见“德流气薄”。②修养有得于心。见“德全不危”。
-
止火
止火气功内丹术术语。谓丹功中停止用意而温养成丹。又特指炼精化气阶段的3手功夫。《还乡集》:“药产则采炼而运周天,随采随运,终至药无可采而止。至此当知止火,以免伤丹。参见“产药”、“采药”、“封炉”、“炼药”等条。
-
吞气
吞气气功术语。指服气一类气功功法。《渊冥记》:“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岁。”参见“服气”条。
-
命功
命功气功内丹术术语。即修命之功,指养身炼气的功夫。《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参见“性命”、“性命双修”诸条。
-
天才
天才即天(浅)部。约占穴位整个深度的上1/3部位。《金针赋》:“初针刺至皮肉,乃日天才。”参见“三部”:三部指穴位自表皮至筋骨分为三个层次,上(浅)层称天部,中层称人部,下(深)层称地部。
-
小核果
小核果drupel(et)亦称为小石果,参见“核果”。
-
戒酒性谵妄
戒酒性谵妄即震颤谵妄(deliriumtremens),因这种急性发作通常发生于断酒或明显减少酒量后,故得此名。请参见震颤谵妄。
-
凤汉小体
凤汉小体参见“经络特殊结构说”。
-
功能轴说
功能轴说参见“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
-
经络分肉间隙说
经络分肉间隙说参见“经络物质基础说”。
-
循经发光
循经发光参见“经络穴位电特性”。
-
正反馈
正反馈是起扩大误差作用的反馈,即系统的输出增大导致输入增大,输出减小导致输入减小,使系统的状态越来越大地偏离目标值。参见“负反馈”。
-
人体自控系统说
人体自控系统说参见“第三平衡系统说”。
-
无序
无序指系统的要素间的关系是不确定和不规则的。是关于系统的质的反面测度,即与有序相反的性质和状态。参见“有序”。
-
Knorr反应
氨基酮与有a-亚甲基的酮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取代吡咯: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L.Knorr,Ber.,1884,17,1635;
-
金属镧
金属镧[浸在煤油中的]为高闪点液体,如浸在煤油中,参见煤油危险特性;遇热、明火、氧化剂以及上述抵触性物质接触有引起燃烧危险。
-
PPD
1.PPD是纯化蛋白质衍生的结核菌素(purfiedproteinderivativestuberculin)的缩写,参见结核菌素皮内试验。2.PPD是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depression)的缩写。
-
马宜甫
马宜甫即马丹阳。参见“马丹阳”:马丹阳为金代道家,著名针灸家。原名从义,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通经史、医学,尤擅针灸。撰有《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流传颇广。
-
血运
血运即晕针。参见气运:气运即晕针。运,晕也。晕针,古有气运、血运之谓,此其一。《普济方》:“假令针肝经感气运,以补肝经合曲泉之络;假令针肝经血运,以补本经曲泉穴之经。”
-
刘云阶
刘云阶为近代针灸家。参见谭志光:谭志光为近代针灸家。字容国。湖南长沙人。从师于上海刘云阶,回湘后创办针灸讲习所,传其术。著有《针灸问答》一书。
-
刘国光
刘国光为清代针灸家。《雷火针法》的作者。参见《雷火针法》:《雷火针法》为书名。清·刘国光辑。收载于清·雷少逸《灸法秘传》。
-
李亮
李亮为南北朝北魏医家。曾从僧坦学医,擅长针灸。参见李修:李修为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思祖。馆陶(今属河北)人。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从僧坦习针药,施医民众。后官至太医令,在宫内侍针药。
-
刺灸
刺灸为针刺和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连称。参见针艾:针艾即针灸。《黄帝内经灵枢·通天》:“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
-
重口
重口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即上合谷。参见上合谷:上合谷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基底的前方凹陷处。左右计2穴。主治牙痛。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
湿角
湿角是指日本医学把先针后角的方法,称为湿角。参见针角:针角在针刺的基础上拔罐,故名。针指针刺;角指拔罐。出《姚氏方》。
-
满则泄之
满则泄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满”是指邪气盛满。“泄”与“泻”同义。参见盛则泻之:盛则泻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指对实证宜用泻法,以祛除邪气,促进疾病向愈。
-
守真一
守真一气功术语。字一功法的一种。又称守玄一。参见“守一”条。
-
干扰物
干扰物(interferingsubstance)是指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参见[JJF1001—1998,定义4.8]
-
复方苯乙哌啶片
药品说明书:别名:复方地芬诺酯片,复方苯乙哌啶片,止泻宁外文名:TABELLAEDIPHENOXYLATICOMPOSITAE组成:盐酸地芬诺酯2.5g硫酸阿托品0.025g辅料:适量用法与用量:一次1~2片一日3次注:详参见“地芬诺酯”或“苯乙哌啶”.
-
温疠
温疠病名。义同温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司天之政,……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参见温疫条。
-
腕骱骨脱出
腕骱骨脱出病名。腕关节脱臼之病证。见《外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证治参见手腕骨脱条。
-
纹淡
纹淡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浅淡。主虚证,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淡红为虚寒,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参见诊指纹条。
-
纹如水形
纹如水形见《四诊抉微》。即小儿食指络脉如水字形状。多为脾肺阴伤。参见诊指纹条。
-
纹入掌中
纹入掌中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向掌中延伸。主病进,多为腹痛。参见诊指纹条。
-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
定义: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qualitymonitoringofwholebloodandbloodcomponents)是指对全血及成分血进行抽样,并对其质量特性进行检查的活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方法: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方法参见WS/T550—2017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
-
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66条全称《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请参见该条
-
痿黄
痿黄病证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义同萎黄。指身黄而色偏于晦暗,而目无黄疸之色。参见萎黄、黄胖等条。
-
腲腿
腲腿病证名。见张杲《医说》。即腲腿风。参见该条。
-
纹向内弯
纹向内弯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小儿食指络脉弯向中指旁。主外感风寒类病证。参见诊指纹条。
-
痿躄
痿躄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顾氏医镜》:“言五脏之痿,皆因于肺气之热,致五脏之阴俱不足而为痿躄。五痿虽异,总曰痿躄。”参见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