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植物
相关植物correspondingplants两个以上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时,如果各个地区特有的,且有一组近缘的植物,则称它们为相关植物。种一级的如北美的香鹅掌楸(Liri-odendrontulipifera)和中国的鹅掌楸相对应。在外日本生长的比赛堇菜(Violabisseti)、日本草莓的相关种,堇菜、伊奴草莓分布于里日本地区等也是其例。
-
扁平胫骨
扁平胫骨指呈左右方向扁平状态的胫骨。通常是以胫骨上1/3营养孔的高度所测得的左右径(横径)与前后径(矢状径)之比的百分率即胫骨指数(indexcn-emicus)不足65者称之为扁平胫骨。日本石器时代的人,日本北海道虾夷族人胫骨都比现在日本人的胫骨扁平。
-
第五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五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77年10月22~2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主办单位为日本针灸师会和日本针灸治疗学会。出席会议的有法、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美、罗马尼亚、韩国、印度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代表。会议期间,讨论和制订了会章,并就经络、经穴名称、经穴部位的统一问题进行了磋商。
-
周颂声
周颂声(1879-1964),男,汉族,山东省安丘县人,生理学家。1924年再次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生理学,1926年获日本医学博士学位。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创立者之一,1918年创办学校生理学教室并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50年代新著《体格及体力检查法》一书,收到体育界德好评。
-
自然珍贵物
自然珍贵物(naturalmonument)日本称为“天然纪念物”(包括生物活化石),指对国家或地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动植物(包括栖息地、产地)和重要的地质矿物,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指定之。日本曾于1919年制定和实施了包括保存自然珍贵物在内的名胜古迹自然珍贵物保护法,至今仅由国家指定保护的自然珍贵物就约达1千。
-
汉医
汉医为日本称中医为汉医或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比较丰富,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并出版不少有关汉方医学的杂志。
-
天然纪念物
自然珍贵物(naturalmonument)日本称为“天然纪念物”(包括生物活化石),指对国家或地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动植物(包括栖息地、产地)和重要的地质矿物,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指定之。日本曾于1919年制定和实施了包括保存自然珍贵物在内的名胜古迹自然珍贵物保护法,至今仅由国家指定保护的自然珍贵物就约达1千。
-
天妇罗
概述:天妇罗是fishcake(鱼板)的一种,在日本南方有些地方叫鱼板为tampura所以“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而咱们将tampura(天妇罗)音译成甜不辣。是将鱼肉打成鱼浆,加些淀粉,肉,海鲜等辅料,弄成想要的形状,再下油锅炸。
-
原昌克
原昌克为日本针灸家,又名子柔、南阳。曾撰《经穴汇解》。成书于日亨和癸亥年(1893年)。书中引用书籍28种,分部、分经详考穴位,于经穴之外又收奇穴263名。其中“经脉流注”部分,对各经的循行、交会、骨度分寸绘列图像,是一部考订穴位的专书。
-
伤寒论集成
《伤寒论集成》为伤寒著作。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计408条,又依《玉函经》补充了1条,共409条。解放后有排印本。现存日刻本,皇汉医学丛书本。
-
甜不辣
概述:天妇罗是fishcake(鱼板)的一种,在日本南方有些地方叫鱼板为tampura所以“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而咱们将tampura(天妇罗)音译成甜不辣。是将鱼肉打成鱼浆,加些淀粉,肉,海鲜等辅料,弄成想要的形状,再下油锅炸。
-
第一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一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65年10月1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主办单位是日本针灸师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美、英、法、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希腊等20个国家与地区的100名代表。论文由这些国家提出的68篇报告组成,主要内容有经络、经穴研究;针刺对内脏器官机能的影响和关于针灸新技术的研究。
-
困学穴法
《困学穴法》为书名。日本·万塚汶上编著。印行于1835年(日天保乙未年)。书中以《十四经发挥》、《类经图翼》为依据,对经穴、奇穴的位置作分类介绍,并附图。还附少数日本灸穴,称“困学奇俞”。
-
床板珊瑚类
床板珊瑚类是生存于奥陶纪到二叠纪的珊瑚虫纲的一目,由H.Milne-Edwards和J.Haime(1850)命名。群体外形多变化,个体一般呈圆筒形乃至柱状,床板很发达,除具有退化的隔壁外,缺少其他各种构造,是极其原始的珊瑚类。在日本,多发现于北上山地、飞骅山地、西南日本等地的志留利亚纪地层中。
-
张黼卿
张黼卿(?),男,汉族,河北省人,眼科学家。曾留学日本,1913年聘为国立北京医科专门学校眼科教授。1920年校长出国考察期间曾代理校长服务。1922年赴日本、德国进修。1924年8月至1926年1月出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其余事迹不祥。
-
孙柳溪
孙柳溪(?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1915年聘为国立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外科教授。1919年10月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20年8月主持成立了耳鼻咽喉科教室并任主任。1926年1月至1927年8月出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1927年8月至1928年11月出任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学长。
-
徐诵明
徐诵明(1890-1991),男,汉族,浙江省新昌县人。1919年受聘担任我校前身----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病理教研室主任、教授。这期间,他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了中国自办的第一所医学校中的病理研究室,还主持评定和统一了病理学的中文名词,开创了用中文讲授病理学的先河。1928年11月至1932年8月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
-
皇汉医药全书
《皇汉医药全书》医学全书。原名《汉方医药全书》。日本·栗原广三撰。吴嘉博译。前列总说,以下分五部论述,即汉方医术发达史、病理解说、药理解说、药剂解说、处方解说。在阐述病理、病证等方面参考了西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认为汉方医学不是科学(见自序),则是极端错误的。现存1935年上海中西医药书局铅印本。
-
跻寿馆医籍备考
《跻寿馆医籍备考》医学目录著作。日本·高岛久也、罔田元矩合撰。刊于1877年。本书将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医学校“跻寿馆”中收载大量的中国古医书,共1390部,分为二十余类,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敷陈大义、介绍版本,是一部有关医书的目录学著作。
-
伴生种
伴生种是植物群落中存在度(presence)和优势度(dominance)大致相等的生长而特定群落间并无联系的限度(fidelity)为二级的种类。但是伴生种在比较高层次的群落单位间也有成为特征种的。而在其植物社会的群落属(alliance)中则成为一个特征种。
-
新组合
新组合newcombination种的学名采用双名法的形式,即使其上一等级用单名,但与其上的等级相结合表达时,但从分类学上或命名学上必须变更名称。此种作法称为新组合、例如,日本樱花(Prunusyedoensis)的属变更而构成Cerasusyedoensis的新组合,仅在最初发表时附以Combinationovum的标志。
-
小叶柄
小叶柄petiolule为组成复叶的小叶基部的柄。在一个复叶中,例如菜豆的三出叶,中央的小叶有长的小叶柄,在左右的小叶则几乎没有形成,具有明显的不同,极个别的种类没有小叶柄而直接着生小叶(日本七叶树)。小叶柄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叶柄很相似。
-
小种
小种(微种)microspecies指根据形态、染色体、孤雌生殖等少量细微差别而设立的,并分布范围非常狭窄,种的概念并不太明确。例如由于孤雌生殖等无配偶种对有性的种而言,就是小种[据G.W.Tureson,斗蓬草(Alecheemillavulga-ris),西洋蒲公英(Taraxacumofficinalevar.genuinum)]。
-
微种
小种(微种)microspecies指根据形态、染色体、孤雌生殖等少量细微差别而设立的,并分布范围非常狭窄,种的概念并不太明确。例如由于孤雌生殖等无配偶种对有性的种而言,就是小种[据G.W.Tureson,斗蓬草(Alecheemillavulga-ris),西洋蒲公英(Taraxacumofficinalevar.genuinum)]。
-
虾藓属
中文名虾藓属拼音名xiaxianshu拉丁名Bryoxiphium属下物种日本虾藓、虾藓
-
网藓属
中文名网藓属拼音名wangxianshu拉丁名Syrrhopodon属下物种巴西网藓、刺网藓、东亚网藓、剑叶网藓、日本网藓、三叶网藓
-
月鳞苔属
中文名月鳞苔属拼音名yuelintaishu拉丁名Peltolepis属下物种方月鳞苔、日本月鳞苔
-
曲柄藓属
中文名曲柄藓属拼音名qubingxianshu拉丁名Campylopus属下物种鞭枝曲柄藓、薄叶高山曲柄藓、长尖曲柄藓、长叶曲柄藓、粗肋曲柄藓、脆枝曲柄藓、高山曲柄藓、贵州曲柄藓、黄曲柄藓、阔叶曲柄藓、梨蒴脆枝曲柄藓、南亚曲柄藓、平肋狭叶曲柄藓、曲柄藓、日本曲柄藓、湿生曲柄藓、台湾曲柄藓、细肋曲柄藓、狭叶曲柄藓、纤枝曲柄
-
苔叶藓属
中文名苔叶藓属拼音名taiyexianshu拉丁名Aulacopilum属下物种日本苔叶藓、圆钝苔叶藓
-
立碗藓属
中文名立碗藓属拼音名liwanxianshu拉丁名Physcomitrium属下物种广口立碗藓、红蒴立碗藓、黄边立碗藓、尖喙立碗藓、江岸立碗藓、梨蒴立碗藓、立碗藓、亮叶立碗藓、拟红蒴立碗藓、匍生立碗藓、日本立碗藓、隐蒴立碗藓
-
鞭苔属
中文名鞭苔属拼音名biantaishu拉丁名Bazzania属下物种白边鞭苔、白叶鞭苔、鞭苔、齿叶鞭苔、刺叶鞭苔、大叶鞭苔、东亚鞭苔、高山鞭苔、厚角鞭苔、卷叶鞭苔、阔叶鞭苔、裂齿鞭苔、裸茎鞭苔、南亚鞭苔、拟三裂鞭苔、日本鞭苔、三齿鞭苔、三裂鞭苔、疏叶鞭苔、双齿鞭苔、台湾鞭苔、弯叶鞭苔、锡金鞭苔、锡兰鞭苔、狭叶鞭苔、
-
对齿藓属
中文名对齿藓属拼音名duichixianshu拉丁名Didymodon属下物种粗对齿藓、大对齿藓、短叶对齿藓、对齿藓、黑对齿藓、红对齿藓、灰土对齿藓、尖叶对齿藓、剑叶对齿藓、日本对齿藓、弯尖尖叶对齿藓、硬叶对齿藓
-
细疣胞藓属
中文名细疣胞藓属拼音名xixianbaoxianshu拉丁名Clastobryella属下物种日本细疣胞藓、柔叶细疣胞藓、台湾细疣胞藓
-
锦藓属
中文名锦藓属拼音名jinxianshu拉丁名Sematophyllum属下物种矮锦藓、暗色锦藓、橙色锦藓、丛生锦藓、粗锦藓、华东锦藓、美锦藓、日本锦藓
-
羽藓属
中文名羽藓属拼音名yuxianshu拉丁名Thuidium属下物种大龙羽藓、大羽藓、单枝羽藓、短肋羽藓、短枝羽藓、多毛羽藓、多疣羽藓、二歧羽藓、菲氏钩叶羽藓、钩叶羽藓、黄羽藓、灰羽藓、尖叶羽藓、卷枝羽藓、绿羽藓、美丽羽藓、密枝羽藓、南亚羽藓、拟灰羽藓、日本大羽藓、散叶羽藓、西藏羽藓、细叶羽藓、细羽藓、细枝羽藓、纤枝
-
冯其盛
冯其盛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辑有《幼科辑粹大成》十卷。国内未见有流行,日本存有刻本。
-
沉降灰
沉降灰即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核爆炸时,靠近爆炸点的重粒子短时间内就可落下,而其余部分则进入平流层和对流层,缓慢而广泛地降落到整个地球。进入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短寿命核素,在到达地面之前就消失了,只有一些长寿命的如90Sr和137Cs可造成危害。例如日本的90Sr的量(截至1963年)约为50mCi/km2。
-
常山型叶序
常山型叶序为互生叶序的一个特殊形式。其开度是每四叶为180°,270°,180°,90°周期反复的叶序,它被认为是交互对生的各相对的两叶之间出现上下错位者(前川文夫1948)。见于日本常山(Ori-xajaponica)、紫薇(Lagerstroemaindica)、肉桂(Cinnamomumlaureirii)等普通叶的排列。在叶序演变的研究上具有意义。
-
边材
边材是心材的对应词。指树木的材质,周边皇白色并由富有汁液的活细胞所构成的部分。水分的通道通常是由边材最外边的年 承担。比它向里的活的部分,是养分的贮藏组织。饨齿水青冈(Faguscrenata)、槭(Acer)、日本梣(Fraxinusjaponica)等,它们的边材幅度一般都是宽的。
-
贝壳杉烯
贝壳杉烯是四环性的双萜。对映体ent-贝壳杉烯在贝壳杉烯合成酶的作用下由反式-牻牛儿基牻牛儿焦磷酸开环而合成,是赤霉素的前体。在矮杆玉米d5、矮杆水稻短银坊主(日本水稻品种)等显有赤霉素样的活性。
-
贝壳带
贝壳带指湖泊的亚沿岸带(沿岸带与深底带间的过渡带)的下部为大量的贝类残骸及其碎片堆积成的地方。这在欧洲和北美的湖泊中是很多见的,但日本则不显著。在海中电可看到与此相当的贝壳堆积带。
-
北极荒漠
北极荒漠指高纬度或亚恒雪带附近发展起来的由低温形成的荒漠。多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极少数是木质茎的。多为匍匐状、莲座状、团块状的植物。生长期仅限于盛夏季节。
-
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生于浅水,其根长于水底土壤中,茎和叶的一部分或大部分长出水面。芦苇、菰沼生藨草(Scirpuslacustris)、香蒲、日本萍莲草(Nupharjaponicu-m)莲等均属于挺水植物。根部伸展是各种各样的,因为对蒸腾的保护作用少,所以耐旱性不强。
-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对农作物或人和动物有害的物质侵入土壤的一种现象。在日本,近年来工矿废物铜、镉、砷、铬、汞、镍、铅、锌等重金属和以有机氯杀虫剂为主的合成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不断扩展,据土壤污染防止法规定,镉(1970)和铜(1972)为特定有害物质。
-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药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绍兴29年(1159年)南宋政府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时所用的书名。其内容全与《证类本草》同。只是作了部分改订,即“考证名方五百(或作三百)余首,证舛错八千余字。”有1933年日本春阳堂的影印本(残存图卷一-五卷)。
-
难经疏证
《难经疏证》医经著作。本书首列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一篇,作者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其后参考《难经集注》、《难经本义》、《难经经释》等书,分别将八十一难予以疏证。所写按语补足了注文之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订了《难经》的原文。现存日刻本、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脉学辑要
《脉学辑要》脉学著作。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作者纂辑诸家脉学之精要,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此书。上卷总论;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妇人、小儿及诸怪脉。现存日刻本、清刻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黄帝虾蟆经
《黄帝虾蟆经》针灸著作。又名《黄帝针灸虾蟆忌》。一卷。汉代作品,撰人佚名。为现存较早的针灸文献。其主要内容为针灸禁忌部位和图形等,并无实际临床意义。现有日本据古卷子的复刊本。
-
闵芝庆
闵芝庆清代医家。号松筠馆主人,江苏吴县人。于医学颇有深研,尤其是对伤寒,更有研究,尝著《伤寒明理论删补》、《伤寒阐要编》,现在日本有刊本。
-
刘会
刘会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供职于云阳等地。著有《伤寒集要》一书,国内未见流传;另辑有《脉法正宗》,系集历代各经典著作及医家之有关论述而成,共三卷,现日本尚有钞本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