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鹃花科
中文名杜鹃花科拼音名dujuanhuake拉丁名Ericaceae描述Ericaceae杜鹃花科,双子叶植物,50属,约1300种,分布极广,但主产地为南非和我国西部,我国有14属,718种,全国均产之,其中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为世界有名的观赏植物。叶互生,单叶,无托叶;果为一蒴果、浆果或核果。
-
马银花
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的花·马银花:马银花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马缨花之别名。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调经。治流感、痢疾、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崩漏、月经不调。生境分布:华东。清热利湿。疔疮:马银花根、樟树个适量,水煎外洗。
-
金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叶子:拼音名:JīnY Zi别名:狗脚草、疯姑娘、补骨灵、麻虱子、马虱子、劳伤叶、云南假木荷、云南克檑木来源:杜鹃花科泡花树属植物云南泡花树CraibiodendronyunnanenseW.W.Smith,以叶入药。用于跌打损伤,外伤性昏迷,扭挫伤,腰腿痛,半身不遂,瘫痪,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骨折。单叶互生;
-
南烛
别名:牛醉木、小米柴来源: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Lyoniaovalifolia(Wall.外用治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中毒后易引起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多尿,神经中枢及运动神经末梢麻痹,肌肉痉挛。(2)古代本草所载的南烛是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南方收购和各地销售的南烛子即为此种的干燥果实。
-
马缨花
《中医大辞典》·马缨花:马缨花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别名:马银花、密筒花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RhododendronarboreumSmithsubsp.delavayi(Franch.)Chamberlain的花。治流感、痢疾、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崩漏、月经不调。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凉,有小毒。
-
北极区系植物区
北极区系植物区是全北半球区系的一个植物区,是由欧亚洲和美洲两个大陆北部的周北极地方(Palaearcticprovi-nce)、旧大陆及新大陆的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N-earcticprovince)、和格陵兰(Greenlandpro-vince)三部分组成。在高纬度只有夏季短期生长的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很少。
-
酒瓶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利尿。用于感冒,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小儿惊风。单叶互生;叶片革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1-4.5cm,宽0.5-2cm,先端锐尖、短渐尖或渐尖,基部短楔形,全线,表面深绿色,伏生疏长毛,背面淡绿色,散生红棕色扁平伏毛,中脉在两面稍明显,侧脉和网脉均不明显。性味:苦;
-
南烛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烛子:拼音名:N nZh Zǐ别名:南烛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以干燥果实入药。用于身体虚弱,脾虚久泄,梦遗滑精,赤白带下。性味:酸;肝经功能主治:补肝肾;久泄梦遗;余尝以南烛子治久痢久泻,辄效,以治饭后瞌睡,亦效,可知止泄除睡不独枝叶为然也。
-
蓝莓花色苷
概述:以杜鹃花科越橘属蓝莓(VacciniumcorymbosumL.)果实为原料,经酶解、水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蓝莓花色苷为新食品原料。附录:液相色谱图图A.1样品溶液参考液相色谱图表A.2液相色谱峰对应组分峰序号图A.2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氯化物标准参考液相色谱图图A.3矢车菊素氯化物标准参考液相色谱图
-
小米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米柴:拼音名:Xi oMǐCh i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来源:杜鹃花科小米柴Lyoniavillosa(Wall.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小米柴: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XiáoMǐChái别名:米饭花、山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珍珠花的枝叶、果实。祛风解毒。主跌打损伤;
-
小叶枇杷
《中医大辞典》·小叶枇杷:小叶枇杷为中药名,出自《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药理作用:本品成分有祛痰及消除呼吸道黏膜炎症的作用,4-苯基-2-丁酮有镇静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并能降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豚鼠回肠有解痉作用。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6粒,3次分服,及乙醇提取液25~
-
羊踯躅根
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傅滋《医学集成》)②治坐骨神经痛:羊踯躅根一钱(去外皮),土牛膝二两,威灵仙、六月霜根各一两。(《本草纲目拾遗》熏痔漏方)⑤治中暑,中寒,中风不语,牙关紧闭,急慢惊风,小儿筋抽:鹅不食草并子一两,南星、半夏、藜芦、漏芦、牙皂、闹羊花子、闹羊花根各一钱。
-
綟木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活血,强筋。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綟木: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拼音名:LièMù英文名:TwigandleafofTibetLyonia,TwigandleafofLittlefruitLyonia别名:椭叶南烛、饭粒子树、乌饭叶、羊尖饭、碎米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果珍珠花的枝叶、根或果实。单叶互生;
-
树萝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萝卜:拼音名:Sh Lu Bo别名:葫芦暗消、陆次、猴子板凳、瘿袋花来源:杜鹃花科爱楠属植物白花树萝卜AgapetesmanniiHemsl.[A.yunnanensisFranch.],以根入药。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肝炎,水肿,无名肿毒。性凉归经:脾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活血祛瘀。
-
土千年健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千年健:拼音名:TǔQiānNi nJi n别名:乌饭果、千年矮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毛叶乌饭树VacciniumfragileFranch.,以根及叶入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腮腺炎,急性结膜炎,痢疾,胃痛。苞片叶状,有时带红色,长4-9mm,两面被糙伏毛,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着生花梗中、下部;
-
六轴子
化学成分:本品含八厘麻毒素。《*辞典》·六轴子: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LiùZhóu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药材学》)。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毒。"④《本草求原》:"敷无名肿毒,可消。
-
岩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檀香:拼音名:Y nT nXiānɡ别名:山檀香、土地瓜、山梨儿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橘VacciniumdelavayiFranch.,以根入药。切片,晒干。7-1.5cm,宽0.4-0.9cm,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楔形,边缘软骨质,通常有疏浅的小齿,或近于全缘,近基部两侧各有1腺体。子房下位。性平功能主治:理气;
-
烈香杜鹃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exiangDujuan英文名:FLOSRHODODENDRIANTHOPGONOIDI标准编号:WS3-BC-0078-95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RhododendronanthopogonoidesMaxim.毛喉杜鹃RhododendroncephalanthumFranch.及报春花状杜鹃RhododendronprimulaeflarumBur.etFranch.的干燥花和叶。(2)取本品粗粉0.5g,加石油醚(30~
-
巴山虎
《中医大辞典》·巴山虎:巴山虎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学楷《百草镜》,为《本草纲目》记载的羊踯躅根之别名。别名:山芝麻根、巴山虎、闹羊花根、三钱三、一杯倒。1.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④治瘰疬:鲜紫花茄根一至二两,水煎或调酒服;
-
白花映山红
《*辞典》:白花映山红: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B iHuāY nɡShānH nɡ别名:白杜鹃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照山白(《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白艳山红(《贵州民间方药集》)。叶含多种黄酮类:有槲皮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损伤。
-
草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灵芝: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来源:杜鹃花科岩须属植物岩须CassiopeselaginoidesHook.f.etThoms.,以全株入药。秋季采集,阴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安神。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
-
大透骨草
《*辞典》:大透骨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D T uGǔCǎo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的全草。叶互生,革质;4.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浑圆,全缘,羽状侧脉7对,上弯,两面均无毛;大苞片卵形,包被花蕾,长8~花期初夏。生境分布:生于山脚、林下阴湿处。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外用:水煎洗。
-
尾叶越橘
拼音名:WěiY Yu J 别名:大透骨草来源:杜鹃花科尾叶越橘VacciniumdunalianumWightvar.urophyllumRehd.etWils.,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性味: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风湿关节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越橘
拼音名:Yu J 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越橘Vacciniumvitis-idaeaL.,以叶、果入药。全年采叶,阴干或鲜用;果秋后采,晒干。性味:叶:苦、涩,温。功能主治:叶:利尿,解毒。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果:止痢。用于肠炎,痢疾。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越橘果
《*辞典》:越橘果: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Yu J Guǒ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成熟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越橘叶条。药理作用:参见越橘叶条。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止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附方:治肠炎,痢疾:越橘果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越橘叶
《*辞典》:越橘叶: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拼音名:Yu J Y 别名:熊果叶(《新疆中草药手册》)。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化学成份:含熊果酚甙、熊果酸、洋梨甙、毛柳甙、4-羟苯基、β-龙胆二糖甙、金丝桃甙、萹蓄甙、槲皮素3-D-葡萄糖-L-鼠李糖甙。又含焦性儿茶酚型鞣质7.9~能果叶二钱,水煎服。
-
地桂属
中文名地桂属拼音名diguishu拉丁名Chamaedaphne中国植物志57(3):41描述CassandraD.Don地桂属,杜鹃花科,只有1种,产北温带,我国东北亦产之。叶互生,长椭圆形,背面密被鳞片,背卷;萼5裂,下有小苞片2;花冠壶状,短5裂;雄蕊10,花药顶孔开裂;蒴果,壁开裂成2层,内壁分为10瓣;种子无翅。属下物种地桂
-
吊钟花属
中文名吊钟花属拼音名diaozhonghuashu拉丁名Enkianthus中国植物志57(3):10描述EnkianthusLour.吊钟花属,杜鹃花科,1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区至日本,我国有6种;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数颗,花柱线形,比雄蕊长,柱头头状;(参阅方文培的《中国吊钟花植物初步研究》,载前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室丛刊,第10卷,13-28,1935。
-
一杯倒
一杯倒,药名,为羊踯躅根之别名。羊踯躅根出《本草纲目》。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e(Bl.)G.Don的根。又名山芝麻根、巴山虎、闹羊花根、三钱三、一杯倒。分布长江流域各地,南达广东、福建。祛风除湿,散瘀止痛,化痰止咳。1.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
-
伞花烃
伞花烃说明书:药品名称:伞花烃英文名称:Dolcymene别名:白里香素;对-聚散花素;对-异醛甲苯;p-Cymene分类:呼吸系统药物中成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剂型:20mg,40mg。伞花烃的药理作用:系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有效成分,现已可人工合成。注意事项:有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
白里香素
伞花烃说明书:药品名称:伞花烃英文名称:Dolcymene别名:白里香素;对-聚散花素;对-异醛甲苯;p-Cymene分类:呼吸系统药物中成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剂型:20mg,40mg。伞花烃的药理作用:系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有效成分,现已可人工合成。注意事项:有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
对-聚散花素
伞花烃说明书:药品名称:伞花烃英文名称:Dolcymene别名:白里香素;对-聚散花素;对-异醛甲苯;p-Cymene分类:呼吸系统药物中成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剂型:20mg,40mg。伞花烃的药理作用:系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有效成分,现已可人工合成。注意事项:有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
对-异醛甲苯
伞花烃说明书:药品名称:伞花烃英文名称:Dolcymene别名:白里香素;对-聚散花素;对-异醛甲苯;p-Cymene分类:呼吸系统药物中成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剂型:20mg,40mg。伞花烃的药理作用:系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有效成分,现已可人工合成。注意事项:有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
八厘麻
概述:八厘麻为中药名,即闹羊花的别名。见《全国中草药汇编》。闹羊花又名黄杜鹃、老虎花、黄喇叭花、石棠花、八厘麻、踯躅花。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功能:祛风,除湿,镇痛,杀虫。主治:1.治风湿痹痛,偏正头痛,折伤疼痛。或浸酒饮。梫木毒素有降压、减慢心率作用,本品对昆虫与人均有毒性。
-
乌饭果
概述:乌饭果为中药名,出自《药材学》,为《本草纲目》记载的南烛子之别名。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的果实。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气,止血。治体气虚弱,筋骨痿软,遗精,赤白带,久泻,久痢,鼻衄,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理作用:提取物体外能使艾氏腹水癌细胞变性。
-
闹羊花
闹羊花闹羊花FlosRhododendriMollis(英)ChineseAzaleaFlower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八厘麻。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5: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
梫木毒素
grayanotoxin无色针状结晶(乙酸乙酯),熔点258~270℃(与加热速度相关),旋光度-8.8(c=2.3,乙醇)。溶于热水、乙醇、醋酸及热氯仿,极略微溶于苯、乙醚及石油醚。从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le(BI.给麻醉猫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体外有弱的细胞毒活性:体内毒性大。
-
满山红
满山红根煎服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满山红还含杜鹃素、去甲杜鹃素、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槲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香草酸、原儿茶酸、杜鹃醇、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等。性味与归经:辛、苦,温。迎山红的功效与主治:迎山红具有解表,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治感冒头痛,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
映山红糖浆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ingshanhongTangjiang标准编号WS3-B-2932-98本品为映山红浸膏制成的糖浆。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2、3、4、5ml置10ml量瓶中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0)1ml与三氯化铝(0.1mol/L)1ml,以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用试剂作空白,在410nm波长处测定吸取度。
-
米饭花果
《*辞典》:米饭花果: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MǐF nHuāGuǒ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米饭花的果实。原形态:米饭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珍珠花(《植物名实图考》),夏菠、羊豆饭、小三条筋子树。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生境分布:多生于灌木林中。②《广西药植名录》:散瘀消肿。
-
丝线吊芙蓉
拼音名:SīXiànDiàoFú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棉杜鹃花的根皮、茎皮。蒴果细长圆柱形,长2.5-5cm,微弯曲,有6棱,成熟时深褐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丛林中。性味:微苦;性平归经:肾经功能主治:利水;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茎皮:治内伤水肿。
-
碎骨红
拼音名:SuìGǔ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叶革质,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8cm宽1.8-3cm,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全缘,表面有光泽,中脉在表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8-20对,至叶边缘网结,网脉明显。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被短柔毛;小苞片人着生花梗近中部;蒴果扁球形,外果皮木质化。
-
土千年健叶
《*辞典》:土千年健叶: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拼音名:TǔQiānNi nJi nY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叶。原形态:详土千年健条。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消风。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水煎或泡洒服治风湿性关节疼痛,筋挛骨痛,半身不遂。附方:治外伤出血:土千年健叶,研粉外撒患处。
-
乌饭树
别名:沙沙面、零丁子、南烛子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以根、果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叶含槲皮素及酚甙类;果实含垫付,醣类,游离酸(林檎酸和少量枸橼酸、酒石酸)。功能主治:根:散瘀,消肿,止痛。果:强筋,益气,固精。根:主治跌打损伤肿痛,鲜根捣烂水煎外洗。
-
小豆柴
拼音名:XiǎoDòuChái别名:小米柴、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Xolismavillosa(Wall.ExC.B.Clarke)Reh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单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长4-5(-7)cm,通常有花8-15朵,下面有2-3枚叶状苞片,小苞片早落;蒴果近球形,花萼宿存,被微柔毛。
-
云锦杜鹃
别名:天目杜鹃来源:杜鹃花科云锦杜鹃RhododendronfortuneiLindl.,以花、叶入药。生境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治皮肤抓破溃烂。用法用量:鲜花或叶适量,加白糖少许,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杜鹃
《*辞典》:紫杜鹃:出处:《广东省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拼音名:ZǐD Juān别名:土牡丹花、岭南杜鹃(《广西药植名录》)。8毫米,密生糙伏毛。叶和嫩枝中,分离得5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晶,其一为槲皮素,其余4种为紫色杜鹃素甲、乙、丙、丁。此药对镇咳效果最好,祛痰次之,平喘较差。3天后即见不同程度的减轻。
-
杜鹃素
杜鹃素概述:杜鹃素是从中药满山红中分离的具有祛痰作用的二氢黄酮类成分。存在于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dauricumL.、丽丽草科植物新西兰麻PhormiumtenaxForst.叶。杜鹃素说明书:药品名称:杜鹃素英文名称:Farrerol别名:合成杜鹃素分类:呼吸系统药物祛痰药物增加气道黏膜纤毛运动的药物剂型:25mg,50mg。
-
八厘麻子
概述:八厘麻子为中药名,即六轴子的别名。六轴子又名土连翘、山芝麻、闹羊花子、八厘麻子。出处:《饮片新参》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e(Bl.)G.Don的果实。性味:苦,温,有大毒。功能: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治:1.治风寒湿痹,骨节肿痛,跌打损伤。药理作用及毒性参见闹羊花条。
-
三钱三
概述:三钱三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即《本草纲目》记载的羊踯躅根之别名。别名:羊踯躅根、山芝麻根、巴山虎、闹羊花根、三钱三、一杯倒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e(Bl.)G.Don的根。性味:辛,温,有毒。1.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