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雏丸
处方:头窝乌骨鸡雌雄1对。制法:放置一处养之,勿与群鸡相混,候生子时,将初生子顶颠上画一圈,待生子数多,抱时将初子照圈开空,用辰砂3钱,当归2钱,芍药2钱,川芎2钱,熟地黄2钱,为末,将子黄倾出调和药末,仍入壳内盛不尽时,另又装 壳,俱封之以厚纸放众子内同抱,鸡出时,将药子取起去壳,用炼蜜为丸。
-
卯南酉北
卯南酉北与卯南卯北意思相仿。语出《备急千金要方》:“欲补从卯南,欲泻从西北。”十二支配合方位:卯是东方,午是南方;后世补泻法中以左转从午,属补,右转从子,属泻。《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意指补法从卯向午捻转,即左转(大指向前);泻法,从卯向子捻转,即右转(大指向后)。
-
子午
子午是指“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时辰。日中为“午”时,阳最盛;夜半为“子”时,阴最盛。以一年来说,阴历十一月定为“子”月,这个月的冬至,便是一阳生的时期,也就是说将从阴而出阳了,同样到阴历五月便定为“午”月,五月中的夏至,便是一阴生的时期,也就是说将从阳而入阴了。
-
孢子甘蓝
russelsSprouts(Brassicaoleracea,spp.)孢子甘蓝,是甘蓝的一个变种,中片杓子形,表面有皱纹,叶柄长。茎顶端不生叶球,叶腋间能抽芽形成小叶球,叶腑间能抽芽形成小叶球,叶球直径1-4厘米,黄绿或紫红色。可以和栗子或胡桃一起烹煮,或煮后加奶油调味,或煎炒,或加入汤里。有补肾壮骨、健胃通络之功效。
-
秘方紫金膏
制备方法:上同入前膏子内,不住手搅匀,再用艾叶20片重捣,烧烟熏药膏子了,然后为丸,如皂子大,阴干,密器收藏,用脑麝养,久留为妙。
-
楝子煎
处方:楝树子3合(经霜后取,收贮)。功能主治:涤秽免痘。主用法用量:待正月初一日午夜子时,将楝子入锅,用水煎汤数沸,待温,以新棉花洗儿遍身。摘录:《仙拈集》卷三
-
益气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方名:益气散组成:附子2两(大者。炮裂,去皮脐,切片,如纸厚,用生姜4两取汁,以慢火煮附子令汁尽,焙干),缩砂(去皮)半两(微炒),肉豆蔻(去皮)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去汗)1分,茴香子半钱(微炒)。主治:脾肾虚劳,滑泄不止,饮食不进,肌体羸瘦。制备方法:上为散。
-
臭橘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臭橘散:处方:臭橘、皂荚子各不拘多少。制法:每一臭橘,扎眼子7个,每眼子内,安皂子1枚,放在藏瓶内,烧存性取出,于土内培,出火毒1宿,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米饮调下。
-
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地支歌》为针灸歌诀名。以十二个时辰(地支)与十二条经脉相配,编成歌诀,便于记忆。见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五》:“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此为子午流注纳子法的理论基础。
-
紫粉灵宝丹
《圣惠》卷九十五:方名:紫粉灵宝丹组成:黑铅4两,水银2两(不别修制,每2两水银即入硫黄半两,结成砂子,细研如粉)。功效:添精益髓,神气清爽,好颜色红悦,久服轻健,补暖水脏。主治:筋骨风气。用法用量:每日1丸,空心以津送下。
-
无配生殖
相应于高等生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生殖)而把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特称为无配生殖。在孢子虫类,进行这种生殖的个体称为滋养子(trophozoite),从滋养子生出的子个体称为裂殖子(或称为裂殖体)。无配生殖世代(无性生殖世代)和配子生殖世代(有性生殖世代)的交替,则为一次世代交替。
-
棘钩子散
处方:麝香。功能主治:消渴,酒疸。各家论述:消渴消中,皆脾弱肾败,上不能节汤水,肾液不上溯,乃成此疾。今诊脾脉极热而肾不衰,当由果实与酒过度,热在脾,所以饮食过人而多饮水,饮水既多不得不多溺,非消渴也。余嘱其子延良医张耽隐之子(不记其名)为诊脉,笑曰,君几误死。
-
干支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地支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元,称为“六十甲子”。针灸逐日按时配穴法亦以此为据。阳干必配阳支,阴干必配阴支。由于天干为十、地支为十二,干支配合 转,等到第二个甲子重见,恰好环周六十数,故称六十花甲子。
-
四分体
四分体又称四分子,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的总称。如脉孢霉子囊中的8个子囊孢子(每个四分子再分裂一次而得)是以一定顺序排列在一个狭长的子囊中。借助四分子可进行遗传学分析,即四分子分析,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如基因有无连锁与交换、基因间的重组率与距离、干涉是否发生和基因转换的发生等。
-
张璧
张璧为金代医学家。为张元素之子,其脉法研究颇为精当,系以《内经》、《脉经》为本,参以仲景及后世诸家脉论,并阐以己见,著成《云岐子脉法》,以七表八里九道脉为纲,论述各脉之主证及方治。尚有《伤寒保命集》(又称《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为论述伤寒证之著作,后编入《济生拔萃》。善针灸之术。
-
神仙紫金膏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方名:神仙紫金膏组成:生姜1斤半(和皮细锉),皂角4两(不蛀者,细锉),细辛(去叶土)1两,香白芷1两(锉)。功效:乌髭鬓。用法用量:每用杖子挑药少许,于白髭处熟擦令热,即摘去白髭,用药再擦,肉热即止。后生黑者,永不变白。
-
章济
章济为章迪之子。章济为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承父业,尤精针法,治多奇效。参见章迪:章迪为宋代针灸家。无为(今属安徽)人。为人治病,颇有效验。北宋书法家米芾曾为之书写墓志。其子章济,孙章权,亦承其业。
-
十二支
十二支是十二地支之简称,又称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成六十干支数(或称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奇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称为阳支,偶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称为阴支,分别表示六气盛衰变化。
-
蒜贴膏
《卫生总微》卷十三:方名:蒜贴膏组成:石燕子(煅)、半夏各等介。主治:乳癖。用法用量:上为末,用蒜一头杵烂,摊在旧绯绢帛子上,比儿患处大小,剪作靥子,掺药上,贴患处;候病儿口鼻中蒜气时,揭去帛子。作效,更不得吃药。
-
撒速汤
《饮膳正要》卷一:方名:撒速汤组成:羊肉2脚子,羊头蹄1付,草果4个,官桂3两,生姜半斤,哈昔泥(如回回豆子2个大)。主治:元脏虚冷,腹内冷痛,腰脊酸疼。
-
服枸杞方
处方:枸杞。功能主治:消除百病,强健身体,益气力,行如走马,肤如脂膏。三月上辰之日取其茎,四月上巳之日捣末服之,五月上午之日取其叶,六月上未之日捣末服之;七月上申之日取其花,八月上酉之日捣末服之;其子赤,捣末,以方寸匕,着好酒中,日3服之。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
-
贴敛药方
《普济方》卷二九○:方名:贴敛药方组成:麦饭石(粗磨石是也,曾作磨者尤佳。火煅7-8次,煅红入米醋中淬,煅至3-4次,其石定细研,用甘锅盛,煅通红淬醋中,煅过7-8次可用)、鹿角根(不用脑骨,不用角梢,只用角根3寸,火煅)、贝母(为末)各等分。功效:合疮。主治:诸疮口不合。此方救人累效,不可疑药低贱而忽之。
-
六甲神丹
须选光莹者)。于地上作炉,深1尺5寸,阔1尺2寸,内坐丹盒子,上用细桑柴灰(如无,用松柴灰)1斗,盖之令平,上用硬炭20斤,作五遍烧,勘养一伏时(须渐渐添炭,使火气匀为佳,炭少更添不妨,不得太过),取出破盒,如青色为上,紫色、红色为次,用油单裹悬于井中,离水1尺,悬一伏时,取出,研极细,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又称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成六十干支数(或称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奇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称为阳支,偶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称为阴支,分别表示六气盛衰变化。
-
蔓菁子汤
处方:蔓菁子1升,茯苓3两,蓼蓝子3两,人参3两,荠苨3两,甘草(炙)3两,黄芩3两,白术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噤,气上欲绝。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蔓菁子取2升,去滓,纳余药煮,分服;摘录:《普济方》卷二六二
-
伏火四种玉粉丹
别名:白金丹处方:握雪礜石2两,寒水石2两,阳起石2两,砒霜1分。功能主治:补益下元。主一切冷疾,诸疟痢。乃先下矾石充底,次下砒霜,次下阳起石,上以寒水石盖之,其瓶子口,磨1砖子盖之,以六一泥固缝,于灰池内坐1砖子,安药瓶子,初以文火,后渐断令通赤,住火候冷,取出研令极细。每服5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
杉节木香汤
《普济方》卷二四二:组成:杉木节1两,木香1两,乌药1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瓤),沉香3分,茴香子1两(微炒),槟榔1两,紫苏1两(用子微炒亦可)。主治:湿脚气,攻心痛闷。用法用量:每用生姜半两,黑豆半合,炒令豆熟为度,入童便1中盏,煎至7分,去滓,稍热调下药末2钱,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
-
大黄膏丸
处方:川大黄不以多少。制法:醋煮熬成膏子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头目后生瘰疬结核,久不治,为疮疖。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食后煎皂子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医林方》
-
亚麻子油与间苯二甲酸和三羟甲基乙烷的聚合物
CAS:68309-47-7分子式:(C8H6O4·C5H12O3·W99)x中文名称:亚麻子油与间苯二甲酸和三羟甲基乙烷的聚合物
-
丹砂油
处方:丹砂(研)2两,麝香(研)1分,龙脑(研)1分,蜜(炼)2两。制法:上4味,将丹砂以水飞过,澄去清水,入后3药,一处合和,入一新竹筒内,别用铛1口,黑豆5升,安药筒子在豆内,四周令固,以火煮,候豆熟为度,将柳杖子搅,候成油取出,用瓷盒盛。功能主治:悦颜色。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
子母散
处方:蒺藜子贝母各12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难产,胞衣不出,子死腹中。用法用量:米饮送下1匙,半小时后再服。摘录:《产宝诸方》
-
水龙(饣其)子
《饮膳正要》卷一:组成:羊肉2脚子(熟,切作乞马),白面6斤(切作钱眼[饣其]子),鸡子10个,山药1斤,糟姜4两,胡萝卜5个,瓜齑2两(各切细),三色弹儿(内一色肉弹儿,外二色粉,鸡子弹儿)。功效:补中益气。用法用量:上药用清汁,下胡椒2两,盐、醋调服。
-
分类
分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即划分所得的各子项之和必须与被划分的母项相等,不然会出现分类过窄或过宽的逻辑错误。即按事物本身的层次关系逐级进行,不能出现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中医的证候分类、中药分类、方剂分类都遵循着分类方法的逻辑原则。
-
蔓菁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蔓菁散:处方:蔓菁子4两(洗),蛇蜕2两。制法:先用瓷罐盛蔓菁子,火烧黑焦无声后钳出,入蛇蜕在内,又轻烧蛇蜕成灰,候冷细研。功能主治:肝虚,风邪攻目,目晕,瞻视不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食后温酒调下,日3服。主治:阴疝肿缩。制备方法:上为散。
-
升麻托里汤
别名:内托升麻汤(《东垣试效方》卷三)。处方:黄柏0.6克肉桂0,9克黍粘子1.5克黄耆炙甘草当归身各3克连翘升麻葛根各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治妇人两乳间出黑头疮,疮顶陷下,作黑眼子,其脉弦洪,按之细小。用法用量:用水3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稍热服。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
盐麸木花
《*辞典》:盐麸木花: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Y nFūM Huā来源:为漆树种植物盐肤木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鼻疳,痈毒溃烂。附方:①治鼻疳:盐肤木花或子、硼砂、黄柏、青黛、花椒各等量。共研末,吹患处。②治痈毒溃烂:盐肤木子和花捣烂,香油调敷。
-
落痔膏
处方:灰苋灰2斗,纯白炭灰1斗。功能主治:一十三般痔。却用风化石灰,入细绢罗子内罗过3-5度,临时旋将汁少许,调风化石少许。篦子挑药点痔头,少时拭去又点,数度,如黑色,其痔自焦落,更看落后里面,以石榴子内平,便用盐汤洗,不得出风,后用封疮木槿散。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
-
环烯醚萜衍生物
环烯醚萜衍生物是植物界中臭蚁二醛转变来的环烯醚萜类、裂环烯醚醚萜它们的衍生物,在植物体中,它们都是犄牛儿醇磷酸酯经生物合成形成的近缘物质。分子中都带有环烯醚键,属单萜衍生物。例如山桅子中的都桷子甙元,具有显著的促进胆汁分泌和泻下作用。
-
苦豆汤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苦豆1两(系葫芦巴)。功能主治:补下元,理腰膝,温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同熬成汤,滤净,下河西兀麻食,或米心(饣其)子,哈昔泥半钱,盐少许,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山龙丸
《圣济总录》卷九:方名:山龙丸组成:蜥蜴(一名山龙子,酥炙)2钱,海蛤1钱,乌头(炮裂,去皮脐)半钱。主治:偏风,半身枯瘦,肢体细小而痛。用法用量:用葱白2枝,中心分开,入药在内,帛子系向两脚心底,用暖水浸,以衣被覆之,春、夏浸至踝,秋、冬浸至膝。自然汗出。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分作两丸。
-
仙方刷牙药
《御药院方》卷九:组成:青盐2两半,坚诃子20个,芝麻粹5两,夏蚕沙7钱,旱莲草1两半,皂角(不蚛者,去皮)2两。功效:乌髭鬓,牢牙齿,延年迟老。用法用量:上同为末,醋浆水和丸,如球子大,晒干,用新瓦罐瓶内盛药,用盐泥固,候干,留1小眼子出烟,置一净砖上,用木炭火烧,烟淡药熟之后即出,旋研如常。
-
台苗羹
《饮膳正要》卷一:组成: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效:补中益气。用法用量:上件熬成汤,滤净,用羊肝下酱,取清汁,豆粉五斤,作粉,乳饼1个,山药1斤,胡萝卜10个,羊尾子1个,羊肉等,各切细,入台子莱、韭菜、胡椒1两,盐、醋调和。
-
胆色素原
2-氨甲基-4-羧乙基-3-羧甲基吡咯。是从急性卟啉症患者的尿中所发现的无色结晶。P.Ehrlich的重氮反应和醛反应呈阳性。如果在稀盐酸中加热,则4分子由非酶促的聚合而生成尿卟啉。是氯化高铁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由2分子的δ-氨基酮戊酸脱水缩合产生,在胆色素原脱氨基酶作用下4分子聚合生成尿卟啉原Ⅲ。
-
朱权
朱权为明代针灸家。朱权为明代朱洪武皇帝第十六子,封为宁献王。安徽凤阳人。通诗文、经史及医药,晚年学道,自号臞仙,或称玄洲道人、涵虚子。撰述较多,在医学方面,有《臞仙活人心法》、《寿域神方》、《乾坤生意秘蕴》等书。主要偏重养生,具有较浓厚的道家唯心色彩。均属养生针灸之作。
-
解氛散
处方:地骨皮1两,丹皮5钱,沙参5钱,白芥子3钱,山药1两。功能主治:清骨中之热,补肾中之阴。主妇人肾水亏虚,骨髓内热,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咳嗽吐沫,断难生子。用法用量:水煎服。服一月,骨蒸自退,便可望子矣。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枸杞茶
处方:枸杞子(深秋摘红熟者)。功能主治:明目。主用法用量:同干面拌和成剂,扞作饼样,晒干,研为细末,每江茶1两,杞子末2两,同和匀,入炼化酥油3两,或香油亦可,旋添汤搅成膏子,用盐少许,入锅煎熟饮之。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三
-
急风膏
处方:好朱砂半两(细研,水飞,焙干),天浆子(炒,为末)2-7个,干全蝎(为末)2-7个,腻粉1钱,青黛1钱(别研)。制法:上药都拌匀,入脑子半钱,研细,用软饭和成膏,如皂子大。功能主治:截急惊风,利胸膈。清心神,截欲发已发惊痫。主用法用量:每服1粒,煎人参荆芥汤化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张涣方
-
金锁秘精丹
处方:莲肉(去心)4两,芡实(去壳)4两,真桑螵蛸(炙)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下元虚损,酒色放恣而遗精者,如瓶之破损而渗漏水出也。用法用量:宜用此方以塞其流,兼用补肾地黄丸以固其源。夜则侧卧,伸下一足,屈上足,以挽上足之膝,一手掩其脐,一手握固攀起其茎,勿挨肉,甚妙。
-
固气不二丸
处方:干柿(切,焙)、鸡头舌(焙干,鸡头纂上尖也)、金樱子(焙干,状似黄蔷薇子)、莲花蕊(焙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乌鸡子汁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劳,元藏衰弱,精气滑泄,或梦中遗沥。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
椒灵丹
处方:青盐2两,川芎1两,防风1两,附子(炮)1两,菊花半两,椒子4两(去蒂并子及有闭口者)。制法:上先将青盐、椒用好醋1碗,煮尽为度;后将4味药为细末,将椒裹药为丸。功能主治:眼见一物为二之证。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宜与飞灵丹相间服。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三引《家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