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er小体
在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中则可见数条至数十条,有些呈束状;别名:Auer小体棒状小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棒状小体分类:临床血液检查白细胞化验取材:血液棒状小体的测定原理:同中性粒细胞测定。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临床路径(2019年版)
30染色体核型好中等差血细胞减少系列0~12~(2)骨髓穿刺: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分析、细胞/分子遗传学。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白血病相关基因检测、MDS相关基因突变筛查、骨髓祖细胞培养、HLA配型、凝血功能、溶血相关检查、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铁代谢相关检查、感染部位病原菌培养等。
-
柴捆细胞
柴捆细胞(faggotcell)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AML,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占30%一90%(NEC),原粒细胞比例无明显增加。早幼粒细胞特点为细胞大小不一,胞核常不规则,染色质粗细不等,核仁常被嗜天青颗粒所覆盖而不清。根据胞质中颗粒粗细不同可分为两型。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2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专业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6号)印发。(2)骨髓穿刺: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分析、细胞/分子遗传学;4.可选择沙利度胺治疗。
-
阿利新蓝染色
概述:细胞化学染色是形态学与化学或生物化学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技术。正常值: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呈中度阳性,成熟中性粒细胞则为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单核细胞阳性反应应表现为胞质边缘染成蓝色。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和Auer小体呈强阳性反应,有助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
阿辛蓝染色
概述:细胞化学染色是形态学与化学或生物化学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技术。正常值: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呈中度阳性,成熟中性粒细胞则为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单核细胞阳性反应应表现为胞质边缘染成蓝色。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和Auer小体呈强阳性反应,有助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
骨髓细胞学检验
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增多,细胞较小,浆少,偏蓝色,有丝状分裂型。化验取材:骨髓化验方法:骨髓细胞学检查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骨髓细胞学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棒状小体
在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中则可见数条至数十条,有些呈束状;别名:Auer小体棒状小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棒状小体分类:临床血液检查白细胞化验取材:血液棒状小体的测定原理:同中性粒细胞测定。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
胶体铁染色
概述:在pH2.0条件下,细胞内游离的酸性基团对胶体铁有亲和力,再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胞质内的酸性粘多糖所在部位可发生普鲁士蓝反应,被显示为蓝色。正常值: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及以后各阶段细胞多为阳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等均呈阴性反应。相关疾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