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敌柯林
巴菲敌柯林是从Cephalosporiumaphidicola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双萜。是真核细胞DNA合成的特异的可逆的抑制剂,对RNA合成及蛋白合成无抑制作用。在三种真核细胞DNA多聚酶α(复制酶)、β(修复酶)和γ(线粒体DNA复制酶)中,只抑制α。分子量为338,难溶于水,可溶于二甲亚砜和乙醇。
-
滚环式复制
滚环式复制(rollingcirclereplication)是噬菌体中常见的DNA复制方式。噬菌体的双链DNA环状分子先在一条单链的复制起点上产生一个切口(nick),然后以另一条单链为模板不断地合成新的单链。或是释放出的新合成的单链DNA,先被酶切割成单位长度形成单链环状DNA分子后再复制成双链环状DNA分子。
-
无义突变
由于碱基置换,使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无义密码子的突变,称为无义突变。例如亮氨酸的密码子UUA,由于中间的U变为A这样一个碱基变化就会成为无义密码子(终止密码子)UAA。这类突变的结果可使蛋白质合成到突变部位,即还没有完全合成好就停止了。
-
胆碱乙酰化酶
胆碱乙酰化酶是一种转移酶,能将乙酰辅酶A和胆碱合成乙酰胆碱。EC2.3.1.6,已单独地从神经组织中分离出来。作为化学递质的乙酰胆碱,作用后,通过胆碱酯酶而分解,由胆碱乙酰酶再合成。
-
病毒制造场所
病毒制造场所指感染病毒的细胞中合成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质的地方。即病毒合成中心。
-
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是牛胰岛素的晶状体。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我国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北大化学系及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通力合作,于1959年开始工作、1965年9月获得了用人工方法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
-
1,2,4-三氯代苯
1,2,4-三氯代苯,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燃烧。熔点:17.2℃,沸点:213.8℃,饱和蒸气压:0.13kPa(38.4℃),相对密度:[水=1]:1.45,[空气=1]:6.26,外观性状:低熔点固体或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染料、绝缘液、杀虫剂的合成,也作热载体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
胸苷酸合成酶
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etase为催化由5,10-二甲基四氢叶酸将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甲基化而合成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反应,与DNA合成所必需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生成有关的酶。可以从大肠杆菌或胸腺肿瘤细胞等的增殖组织中分离出来。
-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agents)是指用于人体内对真菌具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的生物物质、半合成或合成物质,不包括消毒剂、灭菌剂和防腐剂。
-
叔丁碳酸二乙基磷酸酐
性状:叔丁碳酸二乙基磷酸酐为淡黄色液体。合成:叔丁醇四的四氢呋喃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叔丁碳酸钾(t-BuOC(O)OK),再滴入二乙氧基磷酰氯,蒸除四氢呋喃,加乙醚除去无机盐即得本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试剂。
-
BNP
B型尿钠肽又称B型利钠肽,是指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
B型利钠肽
B型尿钠肽又称B型利钠肽,是指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
B型尿钠肽
B型尿钠肽又称B型利钠肽,是指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
转录调节
转录调节(transcriptionalcontrol)指mRNA的合成对基因性状的表达,也就是发生在转录阶段的调节。诱导酶或抑制酶等合成的调节主要是在这个阶段。
-
必需营养素
必需营养素(essentialnutrient)是指人体必需,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素。
-
氨基环丙烷羧酸
氨基环丙烷羧酸缩写为ACC。为含于梨及苹果果汁中的非蛋白性质的氨基酸,为环状氨基酸的一种。植物体由蛋氨酸合成的乙烯的直接前体,在酶的作用下由S-腺苷酰蛋氨酸在活体内合成。许多植物组织都具有在氧的条件下使ACC分解生成乙烯的活性。
-
合成药物
合成药物是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药物。生物合成包括全生物合成和部分生物及部分化学合成。合成药物在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有些合成药物与天然药物的结构很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例如优奎宁与奎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有些合成药物则与天然药物毫无关系,例如阿司匹林、呋喃西林等。
-
化学合成
化学合成简称合成,是由简单的物质(元素或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制成较复杂的物质的方法。例如由氮和氢合成氨,由氢和一氧化碳合成甲醇等。合成树脂、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染料、合成药物等都是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得的。
-
逆转录
逆转录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逆转录反应包括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杂化双链上RNA的水解以及再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三个步骤。在感染病毒的细胞内,逆转录酶能催化上述三步反应。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中心法则的认识,拓宽了RNA病毒致癌、致病的研究。
-
合成抗菌药
合成抗菌药(syntheticantimicrobialagents)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
-
协调的酶合成
例如把大肠杆菌培养在没有β-半乳糖苷的培养基上,其中在加入半乳糖苷诱导物质时,则β-半乳糖苷酶(galactosidase)、半乳糖苷透过酶(gala-ctosidepermease)和半乳糖苷转乙酰酶(galct-osidetransacetylase)三种酶便同步协调合成。
-
热休克蛋白
热休克蛋白属于应激反应性蛋白,高温应激可诱导该蛋白合成增加。对某些能自发性折叠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可促进需要的多肽折叠为有天然空间构象的蛋白质。
-
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蛋白质合成后经过复杂机制,定向输送到最终发挥作用的目标地点,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靶向输送。包括分泌蛋白的靶向输送、线粒体蛋白的靶向输送和细胞核蛋白的靶向输送。
-
1-溴-3,4-二硝基苯
1-溴-3,4-二硝基苯,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熔点:59.5℃(稳定型),相对密度:[水=1]:1.80(60℃),外观性状:黄色细结晶,不溶于水,能溶于热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1-甲基-3-丙基苯
1-甲基-3-丙基苯(属同类物质的还有:1-甲基-4-丙基苯;甲基异丙基苯),高闪点液体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沸点:182℃(101.3kPa)相对密度:[水=1]:0.8610(20℃)外观性状: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无水乙醇,与乙醇混溶。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1,2,3,4-四氯代苯
1,2,3,4-四氯代苯,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燃烧。熔点:46.6℃,沸点:254.9℃,饱和蒸气压:101.44kPa(254℃),临界温度:450℃,相对密度:[水=1]:1.70,临界压力:3.38MPa,外观性状:白色结晶,微溶于醇,不溶于水,易溶于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1,4-二甲基哌嗪
1,4-二甲基哌嗪,高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凝固点:-1℃,沸点:131-132℃,相对密度:[水=1]:0.844,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闪点:18℃(开杯)
-
2-氯丙酸乙酯
2-氯丙酸乙酯为高闪点液体,易燃,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沸点:147℃,饱和蒸气压:0.13kPa(6.6℃),相对密度:[水=1]:1.08。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有香味;不溶于水,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
-
2-氯硝基苯
2-氯硝基苯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散发出有毒气体。熔点:32.5℃,沸点:245.5℃,饱和蒸气压:1.07kPa(119℃),相对密度:[水=1]:1.30,[空气=1]:5.4,外观性状:黄色结晶,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苯。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闪点:127℃,爆炸极限:1.4%~8.7%
-
2-硝基-4-甲苯胺
2-硝基-4-甲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熔点:115~116℃,沸点:140℃(1.33kPa),外观性状: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溶于乙醚及热水、苯、热乙醇。主要用途:用天有机合成。闪点:250℃
-
2-硝基-N,N-二甲基苯胺
2-硝基-N,N-二甲基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凝固点:-20℃,沸点:146℃(2.67kPa),相对密度:[水=1]:1.1794(20℃),外观性状:黄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3-氨基苯甲腈
3-氨基苯甲腈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散发出有毒气体。溶点:53~54℃,沸点:288~290℃,外观性状:针状结晶,能溶于水,易能于乙醇、乙醚和丙酮。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闪点:112℃
-
3-氯氟苯
3-氯氟苯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高温能燃烧;受热散发出有毒气体。沸点:127.6℃,相对密度:[水=1]:1.219(15~2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4-氨基-N,N-二甲基胺
4-氨基-N,N-二甲基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可燃,受热放出有毒气体。熔点:34~36℃,沸点:262℃,相对密度:[水=1]:1.036(20℃),外观性状:无色石棉状结晶,纯品在空气中稳定,若不纯时,其结晶要液化,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4-氯-2-甲氧基苯胺
4-氯-2-甲氧基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有出毒气体。熔点:81~84℃,沸点:260℃,外观性状:针状结晶,能溶于乙醇。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闪点:136℃
-
N-乙基-1-萘胺
N-乙基-1-萘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遇酸分解。沸点:305℃,相对密度:[水=1]:1.060(20℃),外观性状: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闪点:110℃
-
N-乙酰对苯二胺
N-乙酰对苯二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熔点:164℃,沸点:267℃,外观性状:白色到微红色结晶,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三氟化硼乙酸络合物
三氟化硼乙酸络合物为可燃酸性腐蚀品,可燃,受热或遇水分解。熔点:23℃沸点:142-145℃相对密度:[水=1]:1.36(20℃)外观性状:无色液体,商品为约含40%三氟化硼的灰黄色至棕色液体,有腐蚀性,遇水分解。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
三溴化碘
三溴化碘为可燃酸性腐蚀品,不会燃烧,但遇H发孔剂时能燃烧,有腐蚀性。外观性状:深棕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及醇。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异氰酸异丁酯
异氰酸异丁酯为中闪点液体,易燃,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危险。沸点:1.41kPa(20℃)相对密度:[水=1]:0.88[空气=1]:3.0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溶于丙酮等.主要用途:作为有机合成原料.闪点:26℃
-
氯甲肟
氯甲肟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外观性状:针状结晶,有苦杏仁味,在常温时不稳定,在0℃时稳定,水溶液缓慢分解,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和苯,微溶于二硫化碳。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用作军用毒气。
-
甲酸稀丙酯
甲酸稀丙酯为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沸点:83.0℃相对密度:[水=1]:0.9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闪点:小于22℃(闭杯)
-
盐酸N-取代苯胺类
盐酸N-取代苯胺类如盐酸-N-乙基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分解。熔点:178.5℃相对密度:[水=1]:1.0085(182℃)外观性状:针状结晶,能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苯乙酰氯
苯乙酰氯为可燃酸性腐蚀品,有毒性。沸点:210.0℃饱和蒸气压:0.13kPa(48℃)相对密度:[水=1]:1.17外观性状:无色到浅黄色发烟液体,能与乙醚、苯、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相混溶,遇水及乙醇分解。主要用途:用于香料的制备、有机合成,也用作实验试剂。
-
苯硫代二氯化磷
苯硫代二氯化磷为可燃酸性腐蚀品,可燃,有腐蚀性;与水或水蒸气反应产生有毒、易燃的蒸气。沸点:205℃(17.33kPa)饱和蒸气压:17.33kPa(205℃)相对密度:[水=1]:1.38外观性状:无色液体,在空气中微发烟,在水中缓慢分解。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
萤蒽
萤蒽为可燃其它腐蚀品沸点:367℃。饱和蒸汽压:1.33kPa(20℃)。相对水密度:[水=1]:1.252(0/4℃)。外观性状:黄绿色结晶或无色固体,常温下无味无臭,不溶于水,能溶于苯、乙醚。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合成树脂和工程塑料等。
-
人工模拟胰凝乳蛋白酶
人工模拟胰凝乳蛋白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催化效率与天然酶相似的模拟酶。但是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都优于天然酶,即在80℃仍能保持活力;天然酶PH值8时失活最大,PH值10.5时最小,高于PH值10.5时酶则进一步失活。13时都较稳定。
-
不确定度报告
不确定度报告是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计算和合成。
-
养血解表
养血解表治疗学名词。指用养血加解表的方法治疗阴血亏虚感冒。症见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舌嫩红,少苔,脉濡数等。方剂由养血药与解表药合成,如葱白七味饮。
-
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作用特点选择性作用于DNA模板,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从而抑制RNA合成。主要品种放线菌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阿霉素相关出处新编药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