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芸香科
中文名芸香科拼音名yunxiangke拉丁名Rutaceae描述芸香科,双子叶植物,为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个木本科(稀为草本),约155属1000多种,主产非洲南部及澳洲。灌木或乔木,有时具刺,稀为草本;蒴果、柑果、核果,很少为翅果或浆果。叶互生,单身复叶(羽状三出复叶退化,仅剩顶生小叶,与叶柄连合处有关节)。
-
柠檬
4.吃柠檬还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能缓解钙离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死,柠檬酸有收缩、增固毛细血管,降低通透性,提高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数量的作用,可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31%~主治支气管炎、百日咳、维生素C缺乏症、中暑烦渴、食欲不振、怀孕妇女胃气不和、纳减、噫气等。和胃安胎。
-
金橘
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是脘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佳品。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金弹、金柑的果实。瓤囊4-5瓣,汁多味酸。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4-8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钝,边缘在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锯齿,无毛,密生细小腺点。主胸闷郁结;
-
山黄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皮:拼音名:ShānHu nɡP 别名:假黄皮、野黄皮来源: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dentata(Willd.)Roem.,以根、叶入药。小叶片15-31,卵形、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l-2.5cm,先端急尖,有时较钝,基部钝斜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小圆锯齿或不明显,两面被毛或仅在脉上被毛,纸质。
-
吴茱萸属
中文名吴茱萸属拼音名wuzhuyushu拉丁名Evodia中国植物志43(2):56描述EuodiaJ.R.etG.Forst.吴茱萸属,芸香科,45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5种,产西南部至东北,其中吴茱萸E.officinalisDod的果实入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用。叶对生,单叶、3小叶或羽状复叶;果由4个、革质、开裂的成熟心皮组成。
-
柚
《全国中草药汇编》:柚:拼音名:Y u别名:气柑、朱栾、文旦、柚子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柚Citrusgrandis(L.功能主治:果皮:宽中理气,化痰止咳。柚皮甙静脉注射50-250mg/kg,可抑制大鼠因静脉注射Kallidin(50 g/kg)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纲目》)各家论述:《日华子本草》:治妊孕人食少并口淡,去胃中恶气。
-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拼音名:XiǎoY nM 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integerrimum(Buch.-Ham.剥取树皮晒干;肺经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或研末调敷。各家论述:1.《广西中草药》:行气祛痰,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感冒咳嗽,胃痛,风湿骨痛。
-
野花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花椒:拼音名:YěHuāJiāo别名:花椒、岩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simulansHance,以根、果实及叶入药。用于胃寒腹痛,牙痛,风湿痹痛。树干有时无刺,枝通常有皮刺及白色皮孔,皮刺基部肩宽可达2cm。小叶柄极短,项生小叶具柄,长0.5-1cm;有小毒归经: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止痛;
-
飞龙掌血
三出复叶互生,具柄;性味:辛、微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祛风除湿。飞龙掌血中毒:飞龙掌血又名血见愁、见血飞、三百棒、下山虎、大救驾等,为芸香科藤本植物,含有丁香油醇、白屈菜碱、二氢白屈菜红碱、飞龙掌血内脂、飞龙掌血素等。2.对症治疗:有呼吸困难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
枸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橘:拼音名:GōuJ 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来源:芸香科枳属植物枳Poncirustrifoliata(L.未成熟果实,横切为两半,晒干者称绿衣机壳。侧生小叶较小,椭圆状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点。脘腹胀痛;4.《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胃,祛痰,利尿。
-
蜈蚣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藤:拼音名:W GōnɡT nɡ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蜈蚣藤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以根或茎入药。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茎,切段,晒干。苞片细小;退化心皮短小。小毒归经:肺经功能主治:祛风解毒。
-
臭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辣树:拼音名:Ch uL Sh 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fargesiiDode,以果入药。雄花内退化子房先端5深裂;性味:苦;附方: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自辣树鲜果五至六钱,鲜高梁泡棍四至五钱,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甘草三至四钱。
-
黄皮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皮叶:拼音名:Hu nɡP Y 别名:油皮、油梅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用于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通经。萼片5,广卵形;海绵组织合多数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主脉纸管束周韧式,中柱鞘纤维束淡黄色。治气胀腹痛,温病身热。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
-
麻口皮子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口皮子药:拼音名:M KǒuP ZiY o别名: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podocarpumHemsl.或狭叶岭南花椒Z.austrosinenseHuangvar.stenophyllumHuang,以树皮或根皮入药。小叶柄极短,有时基部着生短小的皮刺;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壁木化。
-
石椒草
《中医大辞典》·石椒草:石椒草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别名:石胡椒、羊膻草、九牛二虎草。秋季割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用于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根圆柱形略扭曲,有纵纹及黑色圆形小突起。②取本品粉末10g,加60%乙醇100ml,冷浸过夜,滤过。
-
山小橘
功能主治:祛风发表,化痰止咳,消积,散瘀。《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小橘:拼音名:ShānXiǎoJú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citrifolia(Willd.)Lindl.,以根、叶和果实入药。叶互生,有单叶和羽状复叶两种;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治感冒咳嗽,小肠疝气痛,冻疮。
-
见血飞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根或叶·见血飞:见血飞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飞龙掌血之别名。化学成分:根含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茵芋碱、小檗碱等生物碱,还含飞龙掌血内酯(Toddalolactone)、去二羟基飞龙掌血内酯、茴芹香豆素、异茴芹香豆素等香豆精类和橙皮苷等黄酮类。
-
九里香
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九里香为中药名。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内含丁香油酚、荜澄茄烯、甜没药烯等,另含月橘素(Exoticin)、8-去甲氧基月橘素等黄酮类和九里香香豆精(Paniculatin)、月橘香豆精(Coumurray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等香豆素类。用于胃痛,风湿痹痛;
-
竹叶椒
竹叶椒概述:竹叶椒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英文名:ChineseWingleafPricklyashFruit别名: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7,披针形或椭加减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性味:辛,温,有小毒。用于脘腹冷痛、寒痰冷喘、湿疹、风湿痹痛。本药内服煎剂用量:果3~
-
山橘
别名:卢橘、山橘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金橘Fortunellamargarita(Lour.性味:辛、甘,温。治胸闷郁结,脘腹痞胀,食滞胃呆,咳嗽痰多,伤酒口渴。还含有机酸、脯氨酸等。D、维生素C等。生境分布:南部地区。功能主治:根:醒脾行气。果:宽中化痰下气。主治风寒咳嗽,胃气痛,食积胀满,疝气。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关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清热燥湿。1.治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痔疮,足膝肿痛,湿热痿痹,阴虚火旺,骨蒸劳热,梦遗滑精。黄柏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壬碱等生物碱,并含黄柏内酯(Obaculactone)、β-谷甾醇等。本品呈丝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
香豆素
以游离状态及其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以伞形科、豆科、芸香科、菌科、木犀科植物中为多。香豆素成分多具特异香气,以前多作香料用,后分别发现许多具有生理活性,如秦皮中的七叶甙、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矮地茶中的岩白菜内酯具止咳作用,祖师麻中的瑞香内酯具镇静、镇痛作用,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酯可以用以治疗白斑病等。
-
千只眼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入肝、胃经。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内含丁香油酚、荜澄茄烯、甜没药烯等,另含月橘素(Exoticin)、8-去甲氧基月橘素等黄酮类和九里香香豆精(Paniculatin)、月橘香豆精(Coumurray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等香豆素类。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
红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成熟果皮·《中医大辞典》·红皮:红皮为中药名,出自《汤液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橘皮之别名。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仅中脉被星状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至灰褐色星状绒毛;性微温归经:肝;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
东风橘根
《中医大辞典》·东风橘根:东风橘根为中药名,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酒饼筋Atalantiabuxifolia(Poir.)Oliv.的根。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顺气化痰,去瘀止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5~花期夏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胃痛,腰腿痛:东风橘干根五钱至一两。
-
佛手
(2)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性味与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功能与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
广橘
概述:广橘为中药名,出自《中国树木分类学》。别名:黄果、新会橙、广橘、广柑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甜橙Citrussinensis(L.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通乳。治胁痛脘胀,乳汁不通。化学成分:本品含橙皮苷、柚皮芸香苷(Narirutin)、柚皮苷、黄柏内酯(Obaculactone)、那可汀、柠檬酸、苹果酸等。
-
文旦
概述:文旦为中药名,出自《闽产录异》,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柚之别名。)Osbeck的成熟果实。主治食少,胃肠气胀,口臭,痰气咳嗽,醉酒。药理作用:柚皮苷对大鼠、小鼠实验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痢疾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很强抑制作用,对X线照射的小鼠有保护作用。
-
艾子
概述:艾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记载的食茱萸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的果实。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温中燥湿,利水下气,杀虫止痛。1.治心腹冷痛,寒饮,泄泻,冷痢,寒湿痹痛,赤白带下。阴虚火旺者忌服。
-
石辣椒
概述:石辣椒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九里香之别名。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内含丁香油酚、荜澄茄烯、甜没药烯等,另含月橘素(Exoticin)、8-去甲氧基月橘素等黄酮类和九里香香豆精(Paniculatin)、月橘香豆精(Coumurray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等香豆素类。
-
北鲜皮
概述:北鲜皮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即《药性论》记载的白鲜皮的别名。别名:八股牛、北鲜皮、臭根皮。性味归经:苦,寒。入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化学成分:根含白鲜碱、茵芋碱、γ-崖椒碱、黄柏内酯、梣皮酮、谷甾醇、皂苷等。崖椒碱有解痉、抗菌作用,临床上还用作抗心律失常药。
-
四皮麻
概述:四皮麻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麻口皮子药之别名。分布湖南、广西等地。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解毒。1.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牙痛,喉痛。2.治蛇咬伤。化学成分:根皮含β-香树脂醇、左旋细辛素、左旋芝麻素、柄果脂素、新南美花椒酰胺(Neoherculin)等。
-
羊膻草
概述:羊膻草为中药名,见《云南中草药》,为《滇南本草》记载的石椒草之别名。别名:石胡椒、羊膻草、九牛二虎草。分布云南及四川西南部。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消炎,活血。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泌尿系感染,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跌打损伤。
-
寿星柑根
概述:寿星柑根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闽东本草》记载的金橘根之别名。来源:芸香科植物金橘Fortunellamargarita(Lour.)Swingle或金弹F.crassifoliaSwingle的根。性味:苦,温。功能主治:功在行气散结。治胃痛,疝气,产后腹痛,子宫下垂,瘰疬。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
-
川椒饼灸
川椒饼灸为隔物灸法之一。明·龚信《古今医鉴》卷十:“治一切心腹、胸、腰背苦痛如锥刺方:花椒为细末、醋和为饼,贴痛处,上用艾捣烂铺上,发火烧艾,痛即止。”川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的干燥果皮。《肘后备急方》疗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
-
橙皮甙
)Raf.果实、柠檬CitruslimonBurm.果实、藜檬CitruslimoniaOsbeck.果皮、枸橼CitrusmedicaL.成熟果实、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a(Noot.)Swingle果实、蕉柑CitrustankanHayata果实、茜草科植物粟猪殃殃GaliummollugoL.地上部分、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带根全草。
-
白木
《*辞典》:白木: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B iM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广西药植名录》)。11,互生,具柄,镰刀状披针形,长4~性味:苦辛,凉。治跌打损伤肿痛,骨折,风湿骨痛。(《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②治感冒,毒蛇咬伤:大管叶二至四钱,水煎服。
-
臭山羊
《*辞典》:臭山羊: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拼音名:Ch uShānY nɡ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常山(《中药志》),大骚羊(《贵阳民间药草》),白胡椒、大素药(《贵州草药》)。单叶互生;花柄基部有卵形苞片1枚;
-
樗叶花椒
拼音名:ChūY HuāJiāo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以根、树皮、果实和叶入药。根春秋采挖;树皮5月采收晒干;性味:根:苦,平。功能主治:根:祛风通络,活血散瘀,解蛇毒。为芳香健胃,驱风药。叶:外用治毒蛇咬伤肿痛及外伤出血。
-
大叶花椒
《*辞典》:大叶花椒: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D Y HuāJiāo别名:见血飞(《湖南药物志》),山批杷、铁杆椒、岩花椒(《贵州草药》),蚌壳花椒、单面针、钻山虎(《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辛涩,温,有小毒。附方:治妇女月经过多:大叶花椒五钱,月月红(花叶)三钱,棣棠花二钱。
-
大叶花椒茎叶
《*辞典》:大叶花椒茎叶: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D Y HuāJiāoJīnɡY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茎皮或叶。性味:甘辛,无毒。功能主治:祛风敌寒,杀虫,止痛。附方:①治腰痛:大叶花椒茎叶三至六钱。②治牙痛:大叶花椒茎皮含痛处。③治妇女产后月经不调:大叶花椒树皮一两。
-
佛手柑
《*辞典》:佛手柑: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F ShǒuGān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叶大,互生;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附方:①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
-
佛手柑根
《*辞典》:佛手柑根: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F ShǒuGānGēn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10月挖取,晒干。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顺气止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附方: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鲜佛手根五至八钱,猪小肚一个洗净,水适量煮服。
-
佛手花
《*辞典》:佛手花: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拼音名:F ShǒuHuā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生境分布:主产四川、浙江。性状:干燥花朵,长约1.5厘米,花柄短,约2~功能主治:《药材资料汇编》:平肝胃气痛。
-
枸橘刺
《*辞典》:枸橘刺:出处:《纲目》拼音名:GōuJ C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辞典》
-
枸橘核
《*辞典》:枸橘核:出处:《纲目》拼音名:GōuJ H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种子。还含脂肪油1.9%,其中的脂肪酸组成是棕榈酸19.1%、硬脂酸2.3%、亚油酸42.6%、油酸20.3%、亚麻酸7.6%,尚含四烯型脂肪酸1.6%等。功能主治:《纲目》:肠风下血不止(枸橘核),同樗根白皮等分,炒,研,每服一钱,皂荚子煎汤调服。
-
枸橘叶
《*辞典》:枸橘叶:出处:《纲目》拼音名:GōuJ Y 别名: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方》)。化学成份:叶含枳属甙、新枳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甙。功能主治:理气,祛风,消肿,散结。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行气,消结,止呕。(《纲目》)②治咽喉生疮,层层如迭,不痛,日久有窍出臭气,废饮食:臭橘叶,煎汤连服。
-
贵州花椒
拼音名:GuìZhōuHuāJiāo别名:龙背茨、岩椒、文山岩椒、狗椒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贵州花椒的果或叶。茎、枝着生短的皮刺,皮刺成水平直出,长2-3mm。显微鉴别果皮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表皮及下皮细胞胞均含棕色物质。
-
椒目
《*辞典》:椒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JiāoM 别名:川椒目(《赤水玄珠》)。⑤《本草备要》:治胀,定喘,及肾虚耳鸣。(《千金方》)②治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补缺肘后方》)⑤治肾气虚,耳中如风水鸣,或如打钟磬之声,卒暴聋:椒目、巴豆、菖蒲、松脂。
-
金钱橘饼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JīnQi nJ Bǐnɡ别名:金橘饼(《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或金弹的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消食,下气,开膈。又可醒酒。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