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段灸
阶段灸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国针灸学》。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寸之两侧线上,分别与第七至十一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呼吸系及消化系疾患、脊髓疾患。7壮,可 番使用。
-
碱性磷酸酶(ACP)
别名:ACP正常值: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化验结果意义: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肝功检查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专科特殊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为针灸治疗原则之一。一般指针对局部症状的治疗而言。例如,口噤取地仓、颊车;鼻塞取迎香、巨髎。口噤、鼻塞可见于多种全身性疾患,解除这些症状,将有助于全身性疾患的治疗。
-
情绪障碍
严重情绪障碍的定义:长期内在情绪或外在行为反应显著异常,严重影响生活适应者;其障碍并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结果。情绪障碍之症状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惧性疾患、焦虑性疾患、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或有其他持续性之情绪或行为问题者。
-
十二椎
十二椎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二胸椎棘突之高点。主治下半身疾患。一般向下斜刺0.5~1.0寸;可灸。
-
九连环
九连环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杂志》。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一、三、五、七、九、十一胸椎棘突与第一、三、五腰椎棘突之下方凹陷中。自上而下,分别命名为九连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主治脊髓疾患,神经衰弱、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一般斜刺0.5~
-
口针
口针为针灸治疗方法之一。是指针刺口腔黏膜上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疼痛性疾患、痿证,尤其治疗面神经麻痹等疗效较好。
-
刃针微创治疗术
《刃针微创治疗术》为书名。田纪钧著。2005年1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专述了用创制的专利针具——刃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和疾患的“刃针微创治疗术”。详尽地介绍了28种(或类)软组织损伤和疾患的诊断与治疗的理念和方法。
-
右俞
右俞为经外奇穴名。出《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胸部,右乳头外侧旁开1寸直下,第九、十肋骨之间。主治肝疾患、肠疝痛等。一般直刺0.2~0.3寸;可灸。
-
耳三针
耳三针为一种取穴法,“靳三针”之一。指取听宫、听会、完骨三穴。主治耳部疾患。
-
过敏区
过敏区为耳穴名。位于耳舟部,指、腕两穴内缘中点。主治过敏性疾患。一般用毫针、压籽法等进行刺激。
-
肘俞
肘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肘关节后面,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肘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一般直刺0.3寸;可灸。
-
建胃
建胃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小腿腓侧,髌骨中线下6寸,胫骨与腓骨之间。左右计2穴。主治消化系疾患,如胃下垂,急慢性阑尾炎;瘫痪所致抬腿困难。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
-
臂畅
臂畅为经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肩部,腋后皱襞直上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多发性神经炎、偏瘫。一般直刺0.5~1.0寸。
-
干𧏾
干𧏾为病名,指虫蚀下部所致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大肠腑》:“干𧏾,不甚泄痢而下部疮痒,不问干湿,久则杀人。”
-
压椎法
压椎法为推拿方法名。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
-
热敷疗法
热敷疗法为治法。指将发热的物体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特定部位,产生温热效果,以防治胃肠疾患、腰腿痛、痛经、冻疮、乳痈等的方法。
-
口齿病
口齿病(diseaseofmouthandteeth)为口齿部疾患的统称。
-
穴位压痛诊断法
穴位压痛诊断法为针灸临床诊断方法之一。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经络穴位上按压或滑动,以发现压痛,凹陷或结节等现象,并进行分析综合,借以诊断疾患的一种方法。
-
徐守贞
徐守贞明代医家。金川人。擅治妇产科疾患,撰有《胎产》(一名《徐氏胎产》)一书。该书将胎产病分为三类,附以杂病,所用方药易求,收效甚验。现存于道藏医书《急救仙方》中。
-
弦脉
弦脉为脉象之一。指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的脉象。《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端直以长,故曰弦。”弦脉多见于痛证、风证、痰饮,以及高血压、肝胆疾患等。
-
隐病
隐病见杨志一《妇科经验良方》。女阴部各种疾患的总称。包括阴痒、阴挺、阴疮、阴冷、阴吹等。
-
一手脉
一手脉指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正常人平素有此脉者,不作病脉。病中见之者,多为心脏血管疾患,或骨折、肿瘤等异物压迫所致。
-
一片霞
一片霞为证名。系指喉间色紫红。《延龄堂喉科》:“满喉俱紫,似胭脂红,不肿不烂,难治。”或指某些咽喉疾患之一种症状。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
压推法
压推法推拿方法名。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
-
时俞
时俞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肘关节的后面,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间之凹陷处。主治肘关节疾患。直刺0.3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拉法
拉法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又称牵法、引法、拔法。在患处上下两端用力作持续对抗牵拉,或借助器械牵拉,使骨折复位。多用于四肢和腰部疾患。
-
绢片
绢片正骨辅助器械之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凡拔伸捺正要软物,如绢片之类奠之。”相当于今之压垫。可用于骨折伤等疾患的辅助治疗。
-
精伤
精伤指精气、精血耗损的疾患。《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参见肾伤条。
-
干(匿^虫)
干(匿^虫)病名。指虫蚀下部所致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大肠腑》:“干(匿^虫),不甚泄痢而下部疮痒,不问干湿,久则杀人。”
-
瘛
瘛病证名。一作瘈。指筋脉拘急,手足挛掣的疾患。《素问·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参见瘈疭条。
-
链霉素滴眼剂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可治疗眼部结核性疾患及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用量用法:滴眼每2小时1次。
-
丽珠田参氨基酸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肌营养不良,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患。急慢性肝炎,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疾病引起的蛋白质缺乏症。规格:胶囊:10粒
-
飞腾补片
药品说明书:别名:飞腾补片;肌醇六磷酸钙镁;植酸钙镁,菲汀外文名:FyticAcid适应症:可用佝偻病、骨疾患。用量用法:1次量:0.25~0.5g,1日2~3次,饭后服用。亦可与卵磷脂、甘油磷酸钙等配伍应用。规格:无晶形白色粉末。
-
植酸钙镁
药品说明书:别名:飞腾补片;肌醇六磷酸钙镁;植酸钙镁,菲汀外文名:FyticAcid适应症:可用佝偻病、骨疾患。用量用法:1次量:0.25~0.5g,1日2~3次,饭后服用。亦可与卵磷脂、甘油磷酸钙等配伍应用。规格:无晶形白色粉末。
-
利凡诺溶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供感染性皮肤疾患冷湿敷用。
-
甲比吩嗪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患及瘙痒等。用量用法:口服:8mg/次,3~4次/日。规格:片剂:4mg。
-
菌枝黄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肝炎及胆道疾患。用量用法:按年龄大小,遵医嘱注射。规格:注射液。
-
脑血流
临床意义脑部占位病变、脑血管瘤、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血管性头痛以及其他影响血液回流功能的各种疾患及疗效观察等。
-
顽疝
顽疝病名。指睾丸虽大而无痛苦者。多为先天疾患。即癫疝。出《寿世保元》卷五。详见癫疝条。
-
土轮
土轮为人体部位名,眼科五轮之一。茹十眉《五官病》:“胞睑属脾,为土轮。”土轮即肉轮。肉轮出自《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土轮,即眼睑。《银海精微》:“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故眼睑疾患多与脾胃有关。
-
人中针
人中针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针刺人中沟上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各类脑病、疼痛性疾患。
-
肌醇六磷酸钙镁
药品说明书:别名:飞腾补片;肌醇六磷酸钙镁;植酸钙镁,菲汀外文名:FyticAcid适应症:可用佝偻病、骨疾患。用量用法:1次量:0.25~0.5g,1日2~3次,饭后服用。亦可与卵磷脂、甘油磷酸钙等配伍应用。规格:无晶形白色粉末。
-
菲汀
药品说明书:别名:飞腾补片;肌醇六磷酸钙镁;植酸钙镁,菲汀外文名:FyticAcid适应症:可用佝偻病、骨疾患。用量用法:1次量:0.25~0.5g,1日2~3次,饭后服用。亦可与卵磷脂、甘油磷酸钙等配伍应用。规格:无晶形白色粉末。
-
皲裂佳
药品说明书:别名:尿素乳膏,皲裂佳作用与用途:用于皮肤角化症、手足皲裂、湿疹等疾患,也可用于皮炎。用法:外用涂于患处。规格:10g/支。
-
视定反动证
视定反动证证名。系指视定物为移动不安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因恣酒嗜辣,头风痰火或阴虚血少所致。某些全身性疾患可见此症。
-
枢边
枢边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1寸,与第十、第十一胸椎棘突之间点平高处。左右计2穴。主治黄疸、胸膜炎、胆囊疾患。一般针0.3~0.5寸;可灸。
-
湿敷疗法
湿敷疗法为治法。指用药液将纱布浸湿,然后敷于患处,并保持敷料的湿润,以治疗疮疡痈肿、皮肤疾患、烧伤、烫伤等病证的方法。
-
药栓疗法
药栓疗法为治法。指用研成粉末的药物,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制成长圆形固体剂型,通过插入肛门或阴道而给药,以治疗肛门、肠道、阴道与胞宫疾患的治法。
-
软食
软食(softdiet)是指一种食物质地软,易消化的医院膳食,适用于溃疡病恢复期病人、胃肠手术后和口腔疾患恢复期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