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蝇效应
林肯少年时和他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里犁玉米地,林肯吆马,他兄弟扶犁,而那匹马很懒,慢慢腾腾,走走停停。可是有一段时间马走得飞快。林肯感到奇怪,到了地头,他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他就把马蝇打落了。在你心满意足的时候,去寻找你的马蝇。这就是马蝇效应。
-
马鬐膏
《*辞典》:马鬐膏: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MǎQ Gāo别名:马膏(《灵枢》),马鬐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来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性味:①《别录》:平。②《纲目》:甘,平,有小毒。功能主治:①《别录》:主生发。②《纲目》:治面酐,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歪僻。
-
马培之
马培之(1820~1898)为清代医学家,名文植。精医术,为孟河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随祖临证16年,尽传其学,以内、外、喉三科见长。尝云:“看症辨证,全凭眼力;撰《外科传薪集》。另经评述之医书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急救百病济世回生良方》2卷(1893)等。从学弟子甚众,著名者如丁甘仁、贺季衡、邓星伯等。
-
水泡性病毒属
基因组大小11.2kb,其中在L基因前有50nt前导序列,在L基因后有60nt的非翻译区和2个核苷酸的基因间隔。
-
进化速度
进化速度是指在相同时限内,同一生物类群中,各种性状演变的快慢,或出现分类群的多少。按照进化速率的大小,可分为缓速进化、快速进化和中速进化。(1)缓速进化(bradytelicevolution):如腕足类的海豆芽(Lingula),从寒武纪就出现,经历了5亿多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被子植物亦有类似的情况。
-
马心
《*辞典》:马心:出处:《别录》拼音名:MǎXīn来源:马科动物马的心脏。功能主治:《别录》:主喜忘。注意:盂诜:患痢人不得食。附方:治心昏多忘:马、牛、猪、鸡心,干之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
马肝
《*辞典》:马肝: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MǎGān来源:马科动物马的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赤马肝一片,炙令干(燥),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
固土车水丸
处方:马房粪坑内马脚所常踏之处泥土马溺。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伤黄肿,气喘发咳,小腹肿满,臌胀。用法用量:每服64丸,空心沸汤送下,以24日为度,晚服养阳济阴汤。注意:白马尤佳。忌一切发物、生盐。摘录:《点点经》卷三
-
马皮
《*辞典》:马皮: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MǎP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摘录:《*辞典》
-
蠲骶散
处方:溪枫根、白田柯、赤牛膝、白马骨、拨雪根、马蹄金、金脑香、马蹄藤、马蹄香、地马梢(根)、穿山蜈蚣。功能主治:杀着马(疒其)。摘录:《准绳·疡医》卷五《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蠲骶散组成:溪枫根、白田柯、赤牛膝、白马骨、拨雪根、马蹄金、金脑香、马蹄藤、马蹄香、地马梢(根)、穿山蜈蚣。
-
退创散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退创散组成:地马梢根、白马骨、铁马鞭、头形花根、鸡屎子、诈死子、马蹄金、山茄根、狗骨根、对节金惊根。主治:马(疒其),满身疮,人转动不便。用法用量:上水煎,入酒和服。
-
鬃毛
鬃毛(mane)哺乳类中有象狮、马那样在颈部的背侧生有比其它部分不同的较长的毛。鬃毛与人的毛发相比,长期不脱。有接受生殖腺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的支配而成为第二性征的,也有不是这样的。狮属于前者而马属于后者(因而从雌雄看不出差别)。雄狮的鬃毛3岁就很明显,相反,在雌性则不伸长。
-
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
-
免疫毒素
immunotoxin又称抗毒素(antitoxin)。外毒素(来自动植物或细菌的毒素)的对应抗体或含这种抗体的抗毒素血清。机体经感染某种传染病或被注射外毒素时即能产生。通常制备系以外毒素注射于马体,使马产生免疫毒素,然后取其血清加工提纯即得(血清不提纯也可直接应用)。被用于把高效药剂送到特定的区域,特别是送入癌细胞。
-
国家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日友好医院,负责人高学成。
-
驹胞衣
《*辞典》:驹胞衣:出处:《纲目》拼音名:JūBāoYī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胎盘。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治妇人天癸不通,驹胞衣煅存性为末,每服三钱,入麝香少许,空腹新汲水下。摘录:《*辞典》
-
马护干散
处方:马护干(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带下五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温酒调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马绊绳散
处方:故马绊绳1条(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以少许掺敷疮上。功能主治:鼻中生疮。用法用量:外贴。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
马缰灰散
处方:马缰灰1两,弓弦灰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金疮,及箭入肉不出,肿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蓼蓝汁调下,1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马芹涂方
处方:马芹子汁。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先揩唇上血出,涂药,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
马剥平胃散
处方:马剥儿(烧存性)。功能主治:膈噎。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枣肉平胃散2钱,温酒调下。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六
-
铁针
指以熟铁为原料制成的医用针具。《汉书·广川王传》:“以铁针针之。”《聚英·卷三铁针》:“武按《本草》柔铁即熟铁,有毒;参见马啣铁针:马啣铁针为古针具名。《针灸聚英》卷三、铁针条载:“《本草》云:马啣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也。”
-
马太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
-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简称马·普学会,是德国一具大型科研组织,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威望最高和成效最大的由政府资助的自治和科学组织。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家学会。总部设在慕尼黑。学术委员会是学会的最高学术机构,它分为三个学部:化学、物理、技术科学部(包括23个研究所)和人文科学部(包括11个研究所)。
-
乞马粥
《饮膳正要》卷一:方名:乞马粥组成: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熬成汤,滤净),粱米2升(淘洗净)。功效:补脾胃,益气力。用法用量:用精肉切碎乞马。先将米下汤内,次下乞马、米、葱、盐,熬成粥。或下圆米、或折米、或渴米皆可。
-
智利人
智利人(Chileans)南美智利居民的总称。通用西班牙语,农村讲马普切语(即阿劳坎语)。居民中,印欧混血种人占多数,次为欧洲人后裔和印第安人。属蒙古人种印第安类型,分布在中南部。还有为数很少的黑人。文化艺术因受西班牙人影响,具有较多的欧洲传统。传统习俗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马普切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影响。
-
崩沙
崩沙病名。指患牙疳而见有上下唇破,鼻穿且牙落者。《幼幼集成》卷四:“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齿牙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证治可参见走马牙疳、牙疳等条。
-
河西米汤粥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河西米2升。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羊肉熬成汤,滤净,下河西米,淘洗净,次下细乞马、米、葱、盐,同熬成粥。或不用乞马亦可。摘录:《饮膳正要》
-
飞生丸
《普济方》卷三五六:飞生丸:处方:蛇蜕皮、飞生皮、马衔。功能主治:产难。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外台》卷三十四引《小品方》:方名:飞生丸组成:飞生1枚,槐子14枚,故弩箭羽14枚。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黄连马通汤
处方:小豆1升,黄连1两(去毛),马通汁3升,吴茱萸1两。功能主治:天行毒病,或下不止,咽痛。用法用量:上4味,以马通汁煮取1升服。尽服不愈,复作有效。注意:忌猪肉、冷水。摘录:《外台》卷六引《深师方》
-
马痫
马痫为病名,六畜痫之一,即马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风府、脐中二壮。”以痫发时叫声及病状命名。分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景岳全书》卷三十四:“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者,即今人之谓羊癫、猪癫也。此不过因其声之相似,遂立此名。”
-
赤马通汁
处方:赤马通7块(以水1盏绞汁),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功能主治:鼻衄久不止,身面俱黄。用法用量:以马通汁调阿胶,令稀稠得所,少少滴入鼻中,须臾即止。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
假瘤蕨属
中文名假瘤蕨属拼音名jialiujueshu拉丁名Phymatopteris中国植物志06(2):161属下物种白茎假瘤蕨、苍山假瘤蕨、长圆假瘤蕨、刺齿假瘤蕨、大果假瘤蕨、大围山假瘤蕨、大叶玉山假瘤蕨、钝羽假瘤蕨、峨眉假瘤蕨、鹅绒假瘤蕨、恩氏假瘤蕨、耿马假瘤蕨、海南假瘤蕨、黑鳞假瘤蕨、黑鳞假瘤蕨(原变种)、灰鳞假瘤蕨、喙叶假瘤蕨、尖
-
红雪汤
处方:红雪3分,赤马通3块,童子小便5合,生地黄汁1合。功能主治:产后血晕,烦闷,不识人,狂乱。用法用量:先以小便、地黄汁浸马通,绞取汁,再下红雪煎令消,分温2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
人马汤
《石室秘录》卷四:组成:马尿1碗,人尿半合(童便尤妙)。主治:人感山岚水溢之气,或四时不正之气,或感尸气、病气,腹中生蛇,身上干涸如柴,似有鳞甲者;又因饮食饥饱之时,过于多食,不能消化,腹内乃生鳖甲之虫,似鳖而非鳖者。制备方法:用雄黄1两,白芷5钱,生甘草2两,各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
静宁散
处方:轻粉3分,五倍子1钱(炒),古石灰、丝瓜根4钱,冰片1分,姜蚕(炒)1钱。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马汗疮。原生疮之人,沾马汗而烂者。用法用量:先以冬瓜皮、丝瓜叶煎汤洗之,掺之即愈。如疮干痛,加生甘草5分,以蜜搽之。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三
-
皮革马利翁效应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
马衔汤
处方:马衔铁1具。功能主治:马喉闭。喉闭深肿连颊,吐气。用法用量:水3盏,煎至1盏,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环曲病毒属
伯恩病毒N蛋白小,M蛋白是非糖基化蛋白。病毒基因组含一个ORF,预计编码1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该蛋白与大的冠状病毒HE蛋白有30-35%的一致性。病毒mRNA未发现前导序列。马环曲病毒、牛环曲病毒血清型2和人环曲病毒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分别为1.16、1.18和1.14g/cm3。马环曲病毒基因组长度为28kb,具有帽子结构和poly(A)。
-
马俶
马俶(chù)为清代医家,字元仪,江苏苏州人。学医于李中梓、喻嘉言,尽得其传。字元化,号卧龙老人。曾从名家沈朗仲,李中梓等习医,并私淑喻嘉言,精谙医理。其师沈朗仲之《病机汇论》未刊之前,马氏与其弟子尤怡共同参注校阅;另附个人之医疗经验一卷于书后,取名为《印机草》,一名《马氏医案》,论治多所发明。
-
驴马疔
驴马疔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其疔状如三角,疔顶有黑点,根角色赤而突起,身伴有寒热。因其与驴马相关,故当与炭疽病进行鉴别。
-
刘休
刘休为南北朝宋齐官吏。字弘明。沛郡相(今安徽濉溪)人。多才艺,知医,尤善食疗之术。尝为附马都尉,并袭南乡侯之称。建元初(479)为御史中丞。撰有《刘休食方》1卷,今佚。
-
孔志约
孔志约(7世纪中)为唐代本草家。尝任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之职。657年参加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的编撰工作。书成后写了序。并撰有《本草音义》20卷,已佚。
-
戒怒歌
戒怒歌养生歌括。《类修要诀》:“君不见,大怒冲天贯斗牛,擎拳嚼齿怒双眸。兵戈水火亦不畏,暗伤性命君知否?又不见,楚霸王、周公瑾,匹马乌江空自刎,只因一气殒天年,空使英雄千载忿!对时人,须戒性,纵使闹中还取静。假若一怒不老躯,亦至血衰生百病。耳欲聋,又伤眼,谁知怒气伤肝胆。
-
嵇清
嵇清南宋正骨科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传治金疮骨损秘术。其父随高宗南渡时(1126年),救治戎马践伤者甚众。清承家学亦精骨伤秘术。年不满二十即接任父职,凡宫中有骨折者,他医莫能治,皆能整复如初,故倍受敬重。执掌太医院事,卒于官。后世每称“嵇接骨”。后裔嵇胜有医名。
-
冯信
冯信为西汉时期医生。当过太仓长(一说太仓马长)。菑川王派遣他向淳于意学习,医术得到很大提高。
-
段璲
段璲唐代医家。懿宗时(860-873年)与马及、赵玘、符虔休等同为太医院医官,懿宗病重时皆下狱,至懿宗下遗诏始释。
-
倒仆蹴损
倒仆蹴损病证名。指因跌仆而致的伤筋损骨之证。《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五有:“或因乘车马,或登陟危险,误多倒仆,轻则蹉跌,筋脉蹴损,不能伸屈,甚者乃至踒折筋骨,治宜速以养血脉续筋骨之剂服之。”参见跌打损伤条。
-
草节散
处方:赤马粪中草节不拘多少(略沉,晒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酒毒。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
冬青散
处方:冬青皮(阴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驴马涎汗入疮。用法用量:挑开疮口敷之。少顷即退。摘录:《百一》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