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瘫
病因病理病机:大脑、脑干和颈髓的双侧锥体束、脊髓的灰质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变(如脑血管病、肿瘤、炎症等),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及肌肉疾病都可引起四肢瘫痪。2.急性脊髓灰质炎:本病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四肢瘫,但无感觉障碍,可有脑脊液中细胞增多。
-
闭合性脊髓损伤
继发性的脊髓损伤则指的是原发性损伤激活的包括生化和细胞改变在内的链式反应过程,可以使神经细胞损伤进行性加重甚至死亡,并导致脊髓自体溶解破坏,髓内结构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脊髓损伤区域的进行性扩大。中柱包括椎体后半部、纤维环后部、后纵韧带和椎弓部;(4)脊柱X线片示椎管内有碎骨片陷入者。
-
李特耳氏病
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表现:脑部病损的位置决定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类型,如大脑皮质损伤一般可引起痉挛或缺乏运动的随意起始,多数损害并不限于脑部支配的某一块肌肉的区域,受累范围比较广,大脑所支配的整个身体部分都会受累,这就是为何整个肢体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质炎只影响一块肌肉分型。
-
痉挛性脑瘫
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表现:脑部病损的位置决定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类型,如大脑皮质损伤一般可引起痉挛或缺乏运动的随意起始,多数损害并不限于脑部支配的某一块肌肉的区域,受累范围比较广,大脑所支配的整个身体部分都会受累,这就是为何整个肢体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质炎只影响一块肌肉分型。
-
大脑性痉挛性麻痹
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表现:脑部病损的位置决定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类型,如大脑皮质损伤一般可引起痉挛或缺乏运动的随意起始,多数损害并不限于脑部支配的某一块肌肉的区域,受累范围比较广,大脑所支配的整个身体部分都会受累,这就是为何整个肢体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质炎只影响一块肌肉分型。
-
痉挛性双瘫
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表现:脑部病损的位置决定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类型,如大脑皮质损伤一般可引起痉挛或缺乏运动的随意起始,多数损害并不限于脑部支配的某一块肌肉的区域,受累范围比较广,大脑所支配的整个身体部分都会受累,这就是为何整个肢体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质炎只影响一块肌肉分型。
-
李特耳病
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表现:脑部病损的位置决定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类型,如大脑皮质损伤一般可引起痉挛或缺乏运动的随意起始,多数损害并不限于脑部支配的某一块肌肉的区域,受累范围比较广,大脑所支配的整个身体部分都会受累,这就是为何整个肢体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质炎只影响一块肌肉分型。
-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概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中枢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骨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损害而引起。起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发展,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出现于动脉炎、血液病等。脊髓碘油造影可见脊髓病变部位脊髓肿胀,CT或MRI检查明确显示病变脊髓肿胀,脊髓内有条形束腔。
-
脊髓损伤
疾病描述: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颈3、4的损伤由于影响到膈神经的中枢,也常于早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是颈4-5以下的损伤,也会因伤后脊髓水肿的蔓延,波及中枢而产生呼吸功能障碍,只有下颈椎损伤才能保住腹式呼吸。
-
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小脑上、小脑后下或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可导致小脑梗死,常见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肌张力降低等,可出现脑干受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诊断检查:中脑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又较快恢复,出现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注视障碍,无明显运动、感觉障碍,应想到该综合征的可能;
-
心脏直视手术所致神经疾病
疾病代码:ICD:G93.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应用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行心内直视手术,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缺损修补术、心室壁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心脏移植等,均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部损害的可能。少见者为瞳孔不等大、眼球震颤、复视、三叉神经障碍及出现吸吮反射等。
-
创伤性枢椎前滑脱
概述:枢椎的骨折、脱位是于1866年由Haughton在一名被处绞刑的罪犯身上第一次发现并描述、1931年,Wood-Jones注意到在绞刑中将绞索的绳线结置于颏下总是造成同一种致命的枢椎骨折、脱位(双侧椎弓根骨折)。Ⅲ型骨折是移位的骨折,枢椎椎体向前移位并有屈曲,C23小关节突关节发生脱位或交锁(图2)。
-
颅内占位性病变
(2)丘脑:颅内压增高症状。小脑桥脑角:眩晕、患侧耳鸣、耳聋、面部感觉障碍、周围性面瘫、眼震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锥体束征等。丘脑下部:尿崩症,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征,嗜睡,幼年时起病者可有性早熟症,间脑性癫癎(潮红、出汗、流泪、流涎、发热、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
-
Guillain–Barre氏综合征
概述: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二)急性脊髓炎(acutepolimyelitis)本病是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根据发作时的血钾改变和临床特点分为低钾性、高钾性及正常血钾性三类。(四)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的慢性病。
-
寰椎骨折
概述:寰椎骨折又名Jefferson骨折(因由Jefferson于1920年首次报道,故此命名)。当侧块向两侧方移位大于7mm时,表明横韧带断裂(图3),并加重了寰椎、枢椎间的不稳定和寰椎向前的移位。由于致伤物先作用于头顶部,因而齿突及其后方的寰椎横韧带也易伴有损伤。侧位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后径增宽;3棘突和椎板即充分暴露。
-
Jefferson骨折
概述:寰椎骨折又名Jefferson骨折(因由Jefferson于1920年首次报道,故此命名)。当侧块向两侧方移位大于7mm时,表明横韧带断裂(图3),并加重了寰椎、枢椎间的不稳定和寰椎向前的移位。由于致伤物先作用于头顶部,因而齿突及其后方的寰椎横韧带也易伴有损伤。侧位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后径增宽;3棘突和椎板即充分暴露。
-
神经精神科门诊诊疗工作常规
(7)肌肉萎缩;随意运动除受大脑皮层运动区支配外,尚有小脑前庭系统和深感觉参与调节,使动作协调、平衡、准确,称共济运动,这些结构的病变使动作的协作与平衡发生障碍,称共济失调。摄张口位及颈椎包括颅枕部正、侧位X线片。考虑作腰骶椎X线摄片,或CT、MRI检查,并请骨科会诊,是否为椎间盘突出症所致。
-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为了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本标准。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8、持续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三级伴有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28、一侧下肢膝上缺失,不能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20、肛门损伤致排便障碍;
-
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
概述: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损伤,通常是由屈曲暴力和旋转暴力协同作用所致。也有人采用关节突间植骨固定。神经根损伤者,表现为该神经分布区域皮肤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减退。侧位X线片的典型征象为:脱位的椎体向前移位的距离为椎体后径的1/3,至多不超过1/2。斜位片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脱位或“交锁”征象。
-
先天性颈椎齿状突畸形
对于有临床症状者,可先行颈托固定,如症状无改善,则考虑进行寰枢椎融合术。枕颈后融合术要点:1、切口枕外隆凸至颈5棘突后纵切口2、显露枕骨及颈椎椎板骨膜下剥离棘突上附着的肌肉和软组织。病理改变:先在性齿状突畸形包括齿状突分离(图1)、齿状突发育不良及齿状突缺。严重者出现四肢瘫而死亡。
-
放射性脊髓病变
概述:放射性脊髓病是由电离辐射对脊髓造成的损伤。也有观点认为,晚期的脊髓损伤不是由于对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而是对靶细胞群的损伤,最可能的靶细胞群是胶质细胞群和内皮细胞群。潜伏期为3个月至5年,平均18个月。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相关药品: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疾病别名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granulomatousangiiti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isolatedangiiti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又称为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或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
腰椎椎管狭窄症
疾病病因:由于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突增生,椎体黄韧带增厚,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退变性滑脱、峡部不连性滑脱以及神经根充血粘连等引起椎管内占位压迫。有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有无间歇性跛行,前屈及后伸与症状的关系。5.CT、MRI检查应注意中央椎管、侧隐窝及其与马尾神经根的相互关系,对结果的解释应密切联系临床。
-
经胸胸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颈椎间盘突出手术也是经后方入路,以牙科钻或咬骨钳行椎板开窗,切除压迫神经根的髓核。经椎板切除,在椎管内牵开脊髓切除其前方的压迫物,不仅操作困难,而且脊髓遭受牵拉挤压,手术损伤性亦很大。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处理:病人回病室后,将引流管接于闭式引流瓶,引流3~3.其他同一般开胸术。
-
颈1、2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
手术名称:颈1、2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分类:骨科/骨与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6902概述:颈1、2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2.引起吞咽困难者。2.儿童颈椎结核,一般用抗痨药物加颈枕石膏托固定能治愈者。头后仰,颈肩垫一薄枕,有颅骨牵引者术中仍保持牵引。
-
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名称: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分类:神经外科/脊髓损伤手术ICD编码:93.4101概述: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伤后大多发生四肢瘫、尿潴留和肋间肌麻痹、呼吸无力,尤其是高位颈髓损伤,呼吸更加困难,而且由于颈椎不稳定,还可加重颈髓损伤,致使伤情更趋严重。术后处理:1.注意牵引钳两齿钉的位置,如有松动时可以旋紧;
-
黏多糖贮积症Ⅲ型
这些改变对诊断本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A型是由于溶酶体乙酰肝素-N-硫酸酯酶缺乏引起;脑的这些病变就是临床上严重智力低下的原因。具有均匀颗粒物质及小同心圆性膜小体空泡,具有亲水外膜和斑马小体空泡。组织化学检查证明脑、肝、肾所沉积的黏多糖主要为硫酸乙酰肝素,脑组织中还有糖脂、GM神经节苷脂含量增加。
-
颈椎椎体中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别名:颈椎椎体中部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颈椎病手术ICD编码:77.8901概述:颈椎椎体中部切除和植骨融合早在20世纪60年代BaileyBadaley就在临床应用,治疗以颈椎粉碎骨折为主的颈椎疾病,使颈椎在植骨后得到固定,防止颈椎变形。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疾病描述: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病。MRI市两侧大脑白质、胼胝体、皮质脊髓束、视束等较对称分布异常,无占位效应,边缘可增强,双侧脑室后部白质病变为主,呈蝶样分布,小脑、脑干白质也可受累。特别提示:本病分为儿童脑型、青年脑型、成人脑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Addison病型及无症状型6类。
-
放射性脊髓病
概述:放射性脊髓病是由电离辐射对脊髓造成的损伤。也有观点认为,晚期的脊髓损伤不是由于对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而是对靶细胞群的损伤,最可能的靶细胞群是胶质细胞群和内皮细胞群。潜伏期为3个月至5年,平均18个月。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相关药品: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
-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别名:颈椎椎体中部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颈椎病手术ICD编码:77.8901概述:颈椎椎体中部切除和植骨融合早在20世纪60年代BaileyBadaley就在临床应用,治疗以颈椎粉碎骨折为主的颈椎疾病,使颈椎在植骨后得到固定,防止颈椎变形。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