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
象释名伽耶气味甘、寒、无毒。主治1、小便不通。用象牙生煎服下。用象牙烧灰饮服。用象牙刮末,和水煮过的白梅肉梅调匀涂患处,可使骨刺变软。皮:1、下疳。用象皮烧灰和油敷涂。2、疮口不合。治方同上。
-
象类
象类Elephantoidea为哺乳类长鼻目的一个亚目或其一科(Elepha-ntidae)。象类从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直到现在。头颅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空洞。分三科,即颌骨缘延长而具瘤齿的Gomphothe-riidae、颌骨缘缩短有棱齿的Mastodontidae以及剑齿象(Stegodon)、猛犸(Mammoth)、象等缺下颌门齿而有板齿的象科。
-
内景
概述:内景:1.气功术语;内景,可理解为意念中的脏腑气血活动的景象。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图象·内景:内景为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图象,描绘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筋骨血脉的形态、性状、大小、位置等,是古代条件下所获得的人体解剖知识。清·顾靖远《顾氏医镜》中收载有《内景图解》一书。
-
微波热成象
微波热成象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发出的微波辐射而得到的组织温度分布图,即微波热象图。在微波波段内,人体存在着热辐射。虽然其辐射强度比红外辐射低得多,但探查人体组织的深度却远大于红外线。微波热成象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微波辐射计,其分辨率可达0.1℃。此项技术也可用于针灸经络的研究。
-
重热则寒
重热则寒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热上加热,热极必反,疾病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出现寒象,即所谓重阳必阴。如某些外感疾病,初期可见发热、口渴、咳嗽、胸痛、舌红、苔黄、脉洪数等热象,如果热邪持续不退,往往会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遍身冷汗,脉沉微等阴寒危象,即是重热则寒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
-
透镜
透镜是一种用广学介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光学器件,是两面为球面或一面为球面的透明体。光学玻璃具有透明度高、纯洁、无色、质地均匀,且有良好的折光能力,故为镜头生产的主要原料。3.镧冕玻璃--为近年来所发现的品种,它具有折射率高,色散率低的优良特性,为创造大口径的高级镜头提供了条件。
-
雷气
雷气雷响之气,天火之象,与心火同气相求,二者相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
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为病机。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筋脉失养,出现眩晕、抽搐、昏仆及口眼 斜、两目上视等神经系统症状。因其似风象的急骤、动摇和多变,故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
身热
身热证名。全身发热的症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阳气虚衰亦可见身热。《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详发热条。
-
一阴三阳
一阴三阳,脉学名。脉的阴阳兼象之一。指脉如浮滑而长之中,有时又带一沉象。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
-
一阳三阴
一阳三阴,脉学名。脉的阴阳兼象之一。指脉沉涩而短,有时又现浮象。《难经·四难》:“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
-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既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又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显微镜。象SEM一样,STEM用电子束在样品的表面扫描,但又象TEM,通过电子穿透样品成像。STEM能够获得TEM所不能获得的一些关于样品的特殊信息。STEM技术要求较高,要非常高的真空度,并且电子学系统比TEM和SEM都要复杂。
-
动
概述:动:1.病证名;振掉动摇之象。《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动脉为脉象之一。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搏动部位较局限,节律不匀。见于惊恐及痛证。《脉经》:“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
权衡规矩
权衡规矩脉学术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观权衡规矩,而知所主。”王冰注:“权谓秤权,衡谓星衡,规谓圆形,矩谓方象。《脉要精微论》曰:以春应中规,言阳气柔软;以夏应中矩,言阳气盛强;以秋应中衡,言阴升阳降,气有高下;以冬应中权,言阳气居下也。”张志聪注:“观四时所应之脉象,知病之所主者何脏。”
-
配
配①匹配,相当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②相并。《素问·至真要大论》:“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③配合;合于。《灵枢·玉版》:“夫子言针甚骏,以配天地。”
-
重寒则热
重寒则热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上加寒,寒极必反,疾病由寒证转化为热证,出现热象。即所谓重阴必阳。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参重热则寒条。
-
寒极生热
寒极生热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阴寒之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夏暑,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格阳于外,虚火浮动,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现象。
-
左颊右颊
左颊右颊为推拿穴位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面者》:“左颊右颊,在颧之旁。”
-
文台
概述:文台:1.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奇效良方》:“文台上红脉现,伤寒三日候,主内热头疼。”位于左鬓发处。《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面者》:“龙角,一名文台,在左鬓毛。”
-
普洛提斯症
普洛提斯症(或普洛提斯综合症、普洛提斯症候群ProteusSyndrome)是一种复杂的赘生性疾病,主要的特征包括了大头、颅骨增生、长骨变形、肢体膨大、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瘤(包括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历史上著名的“象人”约瑟夫·梅立克就是普洛提斯症患者,出生于一八六二年的英国。
-
头穴伏象
头穴伏象是蓝田头针刺激区之一。冠矢点为伏象颈、胸椎之交界处,人字缝尖相当于尾骨尖处;冠矢点前为颈、头部,冠状缝为左右上肢,矢状缝为躯干,人字缝为左右下肢伏象支配着全身的运动神经,针刺伏象可治疗全身疾病,特别对运动系统、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疗效显著。
-
公众
公众泛指与一个组织或团体具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他们对组织的目标、发展具有或多或少,或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或影响力。公众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浮动的公众,象因某种事件集结的公众;稳固的公众,象社区居民、老客户;公众是公众舆论的载体,公众舆论则是公众意见、公众要求的一种公开的表现形式。
-
毛脉
概述:毛脉:1.秋季脉来时轻虚而浮之象;《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王冰注:“其脉来,轻虚以浮,故曰毛。”皮毛与血脉·毛脉:毛脉为解剖结构名。指皮毛与血脉。《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
内外转
内外转为刺法术语。捻转时,大指往外推称左转和外转;大指向内收称右转和内转。《针灸大成》卷四:“左转从外则象天,右转从内则象地。”
-
春应中规
春应中规脉学术语。脉应四时之象。春季脉象应圆滑流畅,如圆规一样。《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春应中规。”王冰注:“春脉软弱软虚而滑,如规之象,中外皆然,故以春应中规。”
-
拔毒七宝散
《本事》卷六处方干荷叶心(当中如钱片)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止痛。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疡医》引作“七宝散”。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干荷叶心当中如钱者气味辛苦平,入足少阳、厥明,得震卦仰盂之象。痈疽之毒凝滞不宣,本属阴晦之象,故必以初生阳气之味升之,则窒晦之邪亦因是而却矣。
-
诸阴之反
诸阴之反指各种阴寒证象与其病本质相反的情况,犹言真寒假热证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阴之反,其脉如何?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
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sizeconstancy)即大小知觉恒常性。大小知觉恒常性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例如,同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30米的不同距离处,他在我们视网膜上折视象随距离的不同而改变着(服从视角定律)。条件越复杂,则越表现出常性,当刺激条件减少,则常性现象减少;此外,在用人工瞳孔时,大小常性则消失。
-
模型设计
模型设计是用文字、图表、图象,数学及动物实验等多种形式来描摹和反映原型的处理过程。思维模型是反映原型的意识形式,如用文字,图表、图象、数学等方法描摹原型。在近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就有许多种数学模型,如吴学谋的泛系医学模型,谭得高的组合逻辑诊断模型、张淦生提出中医信息处理的Fuzzy系统模型等。
-
无轮迴
在进行异代生殖的动物当中,有的例外长年反复进行单性生殖,因而有的不存在雄性。这称为无轮迴性。水蚤类中长柱象鼻溞(Bosminalongicornis)和长棘象鼻溞(B.longispina)就是一例。
-
脏腑实质研究
脏腑实质研究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探讨中医脏(象)腑实质的研究课题,详见心实质研究、脾实质研宄、肺实质研究、肝实质研究、肾实质研究各条。
-
知识表示
知识表示即知识的表示形式,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内容。用计算机处理知识,必须首先研究知识的表示形式,也就是研究如何用最合适的形式来组织知识,使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最为有利。知识表示与知识的分类(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行为性知识、实例性知识、类比性知识等)和其他因素有关。
-
会通六合
会通六合是指:会:交会;通:贯通;六合:十二经阴阳表里相合。《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
-
血箭痔
血箭痔为病名。指内痔之血出如箭者。《外科大成》卷二:“与内痔同,但无痛痒为异耳,如大解则鲜血如箭……”治疗血箭痔宜内服蝟皮象龙丸;血热者服百草丸,亦可艾灸承山穴,或手术疗法,注射疗法等。
-
干啰音
干啰音是肺部听诊常见病象之一,为一持续时间较长的音乐性呼吸附加音。在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到,但在呼气时较多而明显,音响强度和性质容易改变,发生部位也易变换,在短时间内其数量可增多或减少。干啰音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
湿啰音
湿啰音的定义:湿啰音又称水泡音,是肺部听诊常见病象之一,类似于气体通过液体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湿啰音的分类:按支气管管腔直径、空洞的大小及液体量的多少不同,湿啰音可分为粗、中等、细,或分别称作大、中、小水泡音。常见湿啰音的疾病:湿啰音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
水泡音
湿啰音的定义:湿啰音又称水泡音,是肺部听诊常见病象之一,类似于气体通过液体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湿啰音的分类:按支气管管腔直径、空洞的大小及液体量的多少不同,湿啰音可分为粗、中等、细,或分别称作大、中、小水泡音。常见湿啰音的疾病:湿啰音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
红中似苔非苔舌
红中似苔非苔舌为舌象。红舌上有黏腻似苔非苔之象,在温热病中,为中焦夹有秽浊之气所致,急于方药中加入芳香之品以逐之(见《温热论》)。
-
红中通尖黑干舌
红中通尖黑干舌为舌象。舌边红,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为脏腑实热之候,尤以心肺脾胃为甚,急用清热泻下,以解里热(见《伤寒舌鉴》)。
-
裂孔现象
白血病患者骨髓象中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有少量的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而FAB协作组织提出原始粒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ANC)≥30%为AL的诊断标准)
-
五冷恶候
五冷恶候为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手冷、足冷、气冷、唇冷、面冷。为小儿全身阳气衰竭的危象。
-
形能
形能即形态。能与态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
辛生肺
辛生肺生理学名词。辛与肺五行均属金,故辛能补肺。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夏脉如钩
夏脉如钩脉象名。指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夏脉
夏脉夏季当见的相应脉象。其脉洪大方正,是阳气隆盛之象。《素问·宣明五气》:“五邪所见:……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
鱼脊
鱼脊推拿穴位名。位于腕部掌侧面的桡侧缘。《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鱼脊穴:阳池旁边,小窝处,乃大指散脉处。”
-
阴中伏阳
阴中伏阳为脉学名词。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沉涩而短的阴脉,但有时夹有浮滑而长的阳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杨注:“寸关已沉短而涩,涩而时浮滑而长,故曰阴中伏阳也。”
-
阴成形
阴成形(yinshapingupbody)指阴主形体。即阴主成形,阴性静而凝聚,事物从无形到有形的变化属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阴静而凝,故成形。”
-
药总诀
《药总诀》药学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一卷(《嘉祐本草》作二卷)。梁·陶弘景撰。刘禹锡谓:“《药总诀》…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凡二卷。一本题云《药象口诀》,不著撰人名氏,文字并相类。”
-
阳盛阴伤
概述:阳盛阴伤为病机。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阳热过盛的病证,往往耗伤阴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辨证论治:如气分热盛,治宜甘寒生津;胃肠热结,治宜急下存阴;营血热盛,治宜清营养阴,或兼凉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