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脑膜下血肿
概述: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属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为期较久的血肿,其包膜可因血管栓塞、坏死及结缔组织变性而发生钙化,以致长期压迫脑组织,促发癫痫,加重神经功能缺失。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疾病别名海绵状血管畸形疾病代码ICD:M9121/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CA或cavernoushemangioma),也称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或称海绵状瘤(cavernoma),是一种并非少见的脑血管疾病。4.脑血管造影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在动脉相很少能见到供血动脉和病理血管;
-
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
概述:发生于椎管内的脊髓血管畸形中的Ⅱ型(球状血管畸形)和Ⅲ型(未成熟型或广泛血管畸形),其病变部位如图1所示,位于脊髓内。前者常引起髓内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约3/4的患者有出血史,且有1/3的患者出现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肢体肌无力、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异常和性功能障碍。
-
散发性脑炎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瘫、吞咽困难等颅神经麻痹症状亦常出现;四、鉴别:需与精神分裂症、其它症状性癫痫和脑膜脑炎、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鉴别。二、适当给予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物及神经细胞激活剂(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辅酶Q10、脑活素、脑复康),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TIA
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发急性脑梗死的一过性或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70岁),多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眼震电图描记椎动脉TIA,在头部过伸转颈后,可有眼震;4次,并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发急性脑梗死的一过性或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70岁),多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眼震电图描记椎动脉TIA,在头部过伸转颈后,可有眼震;4次,并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
脑桥出血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脑桥出血:通常为突然起病的深昏迷而无任何预感或头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脑水肿可使颅内压(ICP)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主要死因。2、外科治疗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h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潜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
-
小脑出血
(二)临床表现:小脑出血: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2、外科治疗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h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潜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手术名称: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别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ICD编码:39.2801: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脑缺血性疾病手术概述:1967年Yasargil首先成功地将颞浅动脉吻合于大脑中动脉以治疗脑缺血疾病。2.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发生脑缺血症状者。2.已有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者。
-
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手术名称: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别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ICD编码:39.2801: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脑缺血性疾病手术概述:1967年Yasargil首先成功地将颞浅动脉吻合于大脑中动脉以治疗脑缺血疾病。2.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发生脑缺血症状者。2.已有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者。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疾病代码:ICD:S06.5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硬膜下血肿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者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为期较久的血肿,其包膜可因血管栓塞、坏死及结缔组织变性而发生钙化,以致长期压迫脑组织,促发癫痫,加重神经功能缺失。
-
脊柱裂脊膜膨出切除和修补术
手术名称:脊柱裂脊膜膨出切除和修补术别名:脊柱裂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分类: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先天性畸形手术ICD编码:03.5101概述:脊柱裂通常表现为棘突及椎板缺损,偶伴有椎体与椎间孔的发育畸形,有显性和隐性二大类。若囊颈较为宽大者,在切除囊壁后宜进行紧密、连续缝合(图4.18.1-5),以防止术后并发脑脊液漏。
-
脊柱裂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
手术名称:脊柱裂脊膜膨出切除和修补术别名:脊柱裂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分类: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先天性畸形手术ICD编码:03.5101概述:脊柱裂通常表现为棘突及椎板缺损,偶伴有椎体与椎间孔的发育畸形,有显性和隐性二大类。若囊颈较为宽大者,在切除囊壁后宜进行紧密、连续缝合(图4.18.1-5),以防止术后并发脑脊液漏。
-
基底节区出血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最常见部位。脑水肿可使颅内压(ICP)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主要死因。2、外科治疗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h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潜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③重症脑室出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
腔隙性梗死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腔隙性脑梗死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2)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是对侧丘脑腹后核、内囊后肢、放射冠后部及延髓背外侧病灶所致癌大脑后动脉闭塞以及丘脑或中脑大量出血可出现类似表现。
-
脑损伤后综合征
以往虽曾有脑震荡后遗症或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之称,但对其发病原因究竟属器质性或是功能性,至今仍无定论。必须指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与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应的关系,相反,脑损伤轻不伴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比重型脑外伤有神经功能缺损者为多。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成像可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存在阻碍。
-
脊髓内脓肿
概述:脊髓内脓肿很少见,可以急性发作,也可以是持续较长时间的慢性起病,临床上与硬脊膜外脓肿相似。一旦疑及本病,即应紧急手术切除椎板,切开硬膜,用细针穿刺脓肿抽出脓液,并酌情切开背侧脊髓,以达到充分的引流和减压,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野。相关药品:胶原、甘露醇相关检查:浆细胞、白细胞计数
-
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术
在硬脊膜囊的前方显露出压缩椎体的后上角和突入椎管内的髓核组织,硬脊膜囊和其中的圆锥、马尾神经被挤压后移(图4.15.6-3)。术中注意要点:1.切除椎管内骨性压迫物时,注意不损伤硬脊膜,不过分牵拉或压迫硬脊膜囊,防止加重脊髓损伤。
-
面神经炎
西医·面神经炎:面神经炎(facialneuritis)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Bell麻痹(Bellpalsy),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抗病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引起,可用阿昔洛韦0.2g口服,一日5次,疗程7~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体针:取地仓、颊车、翳风、合谷、阳白、四白等穴为主。鼻唇沟平坦加迎香;
-
脑出血
出血量大时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元甚至脑疝。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中枢性高热:大多采用物理降温。壳核型、脑叶型、小脑型,可在脑疝前期或早期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
ICH
出血量大时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元甚至脑疝。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中枢性高热:大多采用物理降温。壳核型、脑叶型、小脑型,可在脑疝前期或早期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
脑梗塞
脑梗塞是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主要为颈内-大脑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旧称脑血栓形成。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印发。(5)头颅CT/MRI;(6)脑脊液病原学检查。2.渗透性脱水利尿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等。4.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等。
-
早期清创、椎板切除减压术
手术名称:早期清创、椎板切除减压术分类:骨科/外伤性截瘫手术/火器伤截瘫的手术治疗ICD编码:03.09概述:火器性脊髓损伤主要由弹头或弹片致伤,尤其是弹片伤,创道污染较为严重,伤道内异物甚多,存留部位深浅不一,椎管内外均有,因此,伤后早期清创是预防伤口感染的根本措施。修补硬脊膜,预防脑脊液漏;
-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的诊断:根据曾患恶性肿瘤病史和近期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脊椎部位疼痛,上行性皮肤麻木或大小便障碍以及相应的体检发现,只要对脊髓压迫症有警觉,进一步作相应部位脊椎平片检查,必要时作薄层CT检查或MRI检查证实,明确脊椎压迫症并不十分困难。而椎板切除术对椎体转移者的疗效则较差,有效率为9%~
-
老年脊髓压迫症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的诊断:根据曾患恶性肿瘤病史和近期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脊椎部位疼痛,上行性皮肤麻木或大小便障碍以及相应的体检发现,只要对脊髓压迫症有警觉,进一步作相应部位脊椎平片检查,必要时作薄层CT检查或MRI检查证实,明确脊椎压迫症并不十分困难。而椎板切除术对椎体转移者的疗效则较差,有效率为9%~
-
老年人脊髓压迫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的诊断:根据曾患恶性肿瘤病史和近期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脊椎部位疼痛,上行性皮肤麻木或大小便障碍以及相应的体检发现,只要对脊髓压迫症有警觉,进一步作相应部位脊椎平片检查,必要时作薄层CT检查或MRI检查证实,明确脊椎压迫症并不十分困难。而椎板切除术对椎体转移者的疗效则较差,有效率为9%~
-
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
瘘口过大或颈内动脉断裂者则需闭塞颈内动脉。用于Matas试验可反映侧支循环状况。少数症状轻微、发展缓慢的病人可考虑保守疗法和颈部压迫疗法,但绝大多数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很少有自愈的机会,特别是大量鼻出血、急性视力下降或失明、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严重脑缺血者,应作急诊治疗。再经导引管注入造影剂。
-
啮齿动物致伤诊疗规范
四、诊断与鉴别:具有啮齿动物接触史(如抓咬伤等),局部创伤表现和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鼠咬热、破伤风等特异性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清创与缝合:伤口清创“越早越好,6小时内最好”,及早清除伤口内失活组织及异物。一般认为,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不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不能在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和传播中发挥作用。
-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关于印发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个艾滋病机会感染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7号)印发。(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沉、腰穿测脑脊液压力;(3)脑脊液生化、常规、墨汁染色、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
-
大脑半球凸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半球凸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半球凸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1概述:幕上浅部的大脑半球凸面AVM,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岛叶和枕叶的AVM。枕叶AVM的供血动脉多为大脑后动脉第4和第5段的分支,引流静脉可通向横窦、大脑大静脉或矢状窦。
-
大脑半球凸面AVM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半球凸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半球凸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1概述:幕上浅部的大脑半球凸面AVM,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岛叶和枕叶的AVM。枕叶AVM的供血动脉多为大脑后动脉第4和第5段的分支,引流静脉可通向横窦、大脑大静脉或矢状窦。
-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2h内发展至深昏迷,四肢抽搐或强直,双侧病理征阳性,呼吸衰竭或突然呼吸停止。继发性脑室内出的血液进入脑室系统的途径可分为逆流型和穿通型两种。延期手术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水肿多已消退,血肿与脑组织分界清楚,此时手术比较容易,再出血的机会也减少。100%: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术的病死率在0%~
-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脑脊液检查:2/3患者以上患者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1.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大剂量甲基泼尼松冲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等。
-
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
手术名称: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分类:神经外科/癫痫的外科治疗ICD编码:01.3104概述: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的局灶性癫痫的新手术方法。②脑皮质的主要功能依赖于柱形单位的垂直纤维连接的完整。但此种手术并不是切除致痫灶。术后处理:1.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预防脑水肿。
-
急性胃扩张
概述:急性胃扩张(acutegastricdilatation)是指短期内由于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高度扩张而致的一种综合征。幽门附近的病变,如脊柱畸形、环状胰腺、胰癌等偶可压迫胃的输出道引起急性胃扩张;情绪紧张、精神抑郁、营养不良均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的张力减低和排空延迟;
-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合并较重脑挫伤,临床分类大多数为重型颅脑损伤,伤后原发昏迷多较深,复合性硬膜下血肿中间清醒期少见,多表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即使意识障碍程度曾一度好转,也为时短暂,随着脑疝形成迅又陷入深昏迷。临床应用也证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10~
-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随后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多于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
-
脊髓血管畸形
现将脊髓血管畸形分为四种主要类型(表1):发病机制:Ⅰ型:Ⅰ型为硬膜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形成交通位于硬膜,通常累及神经根袖或胸腰段椎管后外侧硬膜,位于神经孔内。尽管动静脉瘘可能位于腰骶部水平以上或下,症状往往与腰骶部脊髓有关。髓内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适于多个血管球型病变。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一般治疗2.康复治疗1)物理因子治疗2)腰椎牵引3)手法4)运动治疗5)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装配6)注射治疗7)中医治疗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9)健康教育(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4.抗癫痫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静脉/口服抗癫痫药物或麻醉药物治疗5.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循环支持、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控制体温,如合并其它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可使用抗生素6、合并症治疗:如:器质性精神障碍、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营养支持(重症脑炎静脉营养氨基酸、脂肪乳能否纳入报销范围?
-
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
隐性脊柱裂占脊柱裂中的多数,常位于腰骶部,表面的皮肤可有色素斑、血管痣与皮肤小凹、窦道、皮下脂肪包块或毛发增生。2个椎板予以切除(图4.18.3-2)。5.如探查发现椎管内硬脊膜下存在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或畸胎瘤时,用棉片保护四周,双排缝线牵引肿瘤囊壁,正中切开肿瘤包膜,用刮匙将囊内容物彻底刮除,冲洗干净。
-
老年人脑血栓形成
少数病例脑梗死范围较大。1.临床分型(1)可逆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可逆性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它不同于短暂脑缺血发作,在于24h后临床症状尚未完全恢复,常伴有或大或小的梗死病灶,但尚未导致不可回逆的神经功能损害,或因侧支循环代偿较好、血栓溶解、脑水肿消退等原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3周以内完全缓解而不遗留后遗症。
-
脑栓塞
西医·脑栓塞:脑栓塞(cerebralembolism)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占脑梗死的15%~心肌梗塞、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心脏手术时易诱发本病;非心源性栓子见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外伤骨折或气胸、潜水或高空飞行减压不当、孕妇生产等。
-
脊髓硬膜A、V血管畸形
本病的发病年龄平均在45岁左右。在大多数情况下,动静脉瘘发生于神经根袖背外侧面的神经孔内。检查:MRI检查:MRI检查表现为在MRI片上显示有异常的血管,腰骶段脊髓于T2加权像上有异常信号可能是惟一的异常发现。如果氰化丙烯酸盐到达冠状静脉丛并与之发生聚合,则会损害脊髓的血流,且有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恶化。
-
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
本病的发病年龄平均在45岁左右。在大多数情况下,动静脉瘘发生于神经根袖背外侧面的神经孔内。检查:MRI检查:MRI检查表现为在MRI片上显示有异常的血管,腰骶段脊髓于T2加权像上有异常信号可能是惟一的异常发现。如果氰化丙烯酸盐到达冠状静脉丛并与之发生聚合,则会损害脊髓的血流,且有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恶化。
-
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应做到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扩大肿瘤切除范围既可以有效地内减压,又能减轻术后脑水肿,减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另2/3呈明显浸润性,与正常脑组织分不出明显界限,如果位于额叶前部、颞叶前部或枕叶者,可将肿瘤连同脑叶一并切除,使术后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效果较好。
-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手术应做到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扩大肿瘤切除范围既可以有效地内减压,又能减轻术后脑水肿,减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另2/3呈明显浸润性,与正常脑组织分不出明显界限,如果位于额叶前部、颞叶前部或枕叶者,可将肿瘤连同脑叶一并切除,使术后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效果较好。
-
成胶质细胞瘤
手术应做到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扩大肿瘤切除范围既可以有效地内减压,又能减轻术后脑水肿,减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另2/3呈明显浸润性,与正常脑组织分不出明显界限,如果位于额叶前部、颞叶前部或枕叶者,可将肿瘤连同脑叶一并切除,使术后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效果较好。
-
多形性胶母细胞瘤
手术应做到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扩大肿瘤切除范围既可以有效地内减压,又能减轻术后脑水肿,减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另2/3呈明显浸润性,与正常脑组织分不出明显界限,如果位于额叶前部、颞叶前部或枕叶者,可将肿瘤连同脑叶一并切除,使术后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