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霉素
赤霉素是以ent-赤霉烷(gibberellane)为基本骨架的四环双萜的一种植物激素。植物的矮化认为多半是由于体内的GA合成系统,在遗传上发生异常而造成的,为供给GA,则可以由矮化恢复正常。此外,GA还具有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促进长日照植物的开花,诱发葡萄等的单性结实,抑制某些种植物叶片老化等效应。
-
子叶因子
子叶因子(cotyledonfactor)赤霉素在促进双子叶植物的幼芽伸长生长时,在多数情况下必需有子叶存在。对莴苣幼芽给予赤霉素可促进其伸长生长,但去掉子叶的幼芽,即使给予赤霉素也不会有促进伸长生长的作用。
-
矮化
遗传性的矮化普通是由单一基因突变所造成,但一般则多与赤霉素或植物生长激素等体内激素的代谢及作用的异常有关。例如豌豆的某些矮化种,在黑暗中可生长得与正常的品种一样。莲座型植物,银杏的短枝,桃树的高温种生芽等都是生理性矮化的代表例子,但这时也可看出这些生理矮化与其体内的植物激素水平仍密切相关。
-
别赤霉低酸
别赤霉低酸是赤霉素A3的氧化产物,亦称赤霉素B。限于与赤霉素的立体配位不同,而在相当多的例子中均呈现类似赤霉素的活性。
-
贝壳杉烯
贝壳杉烯是四环性的双萜。对映体ent-贝壳杉烯在贝壳杉烯合成酶的作用下由反式-牻牛儿基牻牛儿焦磷酸开环而合成,是赤霉素的前体。在矮杆玉米d5、矮杆水稻短银坊主(日本水稻品种)等显有赤霉素样的活性。
-
形态素
形态素morphactin指高等植物中具有生长调节作用的芴-9-碳酸的衍生物。因为形态素Ⅰ和Ⅱ构造和赤霉素相似,以前认为是抗赤霉素化合物,但现在认为形态素的生长调节作用是由于对生长素的极性移动抑制的结果。
-
郁金香根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Y JīnXiānɡGēn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鳞茎及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郁金香条。化学成份:肉质鳞片含赤霉素A1、A6、A8和A9。根含赤霉素A5、A9和A12及水杨酸。功能主治:《现代实用中药》:为镇静药。治脏躁症。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散,0.5~摘录:《*辞典》
-
长蠕孢醇
长蠕孢醇是田村三郎(1965)从麦麦根腐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sativum)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理上有类似赤霉素的作用,特别对促进水稻幼苗、黄瓜和莴苣的下胚轴伸长,诱导大麦糊粉层中的α-淀粉酶等都有显著的效果。CHO基氧化成COOH基的长蠕孢酸(helminthosporicacid)具有比长蠕孢醇更高的活性。
-
腐鳍病
腐鳍病病原腐鳍病是由一种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腐鳍病病症患腐鳍病的泥鳅,背鳍及其附近肌肉腐烂,甚至背鳍可以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骨,鱼体两侧从头部至尾部均浮肿,有红斑。(2)选择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对病鱼洗浴,用青霉素100微克/毫升、赤霉素12.5微克/毫升等药物浸洗病鱼。
-
春化处理
春化处理最初的定义只指为了促进花芽形成,对发芽种子给予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但其后不仅对发芽种子,还指对生长的植物给予低温处理也能促进花芽形成。二年生植物的成体一般不经过低温阶段就不能形成花芽。另外在花芽形成上,春化处理后还必须给予适当的长日照条件(光周期),再有用赤霉素能代替春化处理而收到效果。
-
催芽
凡是能引起芽生长、休眠芽发育和种子发芽,或促使这些前发生的措施,均称为催芽。处理的效果常随季节而不同,多数在12月-1月间有效。打破宿根类、鳞茎和块茎的休眠,可用低温、二氯乙醇和赤霉素等处理,或者在加有半数左右的CO2的气体中放置几天,或用高温(40℃左右)、硫酸处理(甘薯块根)也往往有效。
-
抽薹
主要是由于节间伸长进入营养生长的丛生型植物的茎,受到温度和日照长度等环境变化的刺激,随着花芽的分化,茎开始迅速伸长,植株变高,此现象称为抽薹。多发生在二年生长日照植物(bienniallong-dayplant),可用温度和日照长度处理来抑制或促进油薹,赤霉素亦能促进抽薹,植物矮化剂(CCC)有抑制抽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