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质量
每种核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叫做该核素的原子质量。例如,核素35Cl的质量是5.80672×10-26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例如,氯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同位素:35Cl的丰度是75.77%,37Cl的丰度是24.23%。原子质量和平均原子质量都有单位(kg或u),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
晶胞
晶胞是晶体的一个基本结构单位,它的形状是一个平行六面体。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由晶胞参数规定。NaCl晶体中Na与Cl-以离子键结合,所以NaCl晶体称为离子晶体。这6个配位Cl-形成一个八面体,Na处于八面体的空隙中。由此可见,NaCl只是个化学式,整块NaCl晶体是个巨大的分子,把NaCl看作一个分子(或分子式)是不确切的。
-
Arbuzov反应
亚磷酸叁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R'BrR'Cl。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或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当亚磷酸叁烷基酯中叁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
结构基元
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特点。它是晶体中重复排列的基本单位,必须满足化学组成相同、空间结构相同、排列取向相同和周围环境相同的条件。晶胞中含一个结构基元的称为素晶胞,含2个和2个以上结构基元的称复晶胞。金属钨立方晶胞中有2个钨原子,一个钨原子为一个结构基元,所以是复晶胞,称为体心立方。
-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对核素12C原子质量1/12的比。例如,1H1.007825u99.985%2H2.0140u0.015%氢的平均原子质量=1.007825u×99.985%2.0140u×0.015%=1.00794u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数值,比较的基准在历史上几经变更。1929年发现氧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看来以0原子量的1/16为基准就不妥当了。
-
温克勒法
温克勒法亦称为温克勒水中氧定量法,是测定溶解水中氧的定量法之一。在碱性条件下,这种沉淀被水中的氧氧化变为Mn(OH)3:而在盐酸酸性条件下则变成MnCl3,但它是不稳定的,分解为MnCl2和Cl2。所形成的Cl的量与水中的氧量是相对应的,使Cl2与KI起反应,置换出I,再用Na2S2O3进行I的定量,便得原水中的氧量。
-
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这种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任何一向反应都不能进行到底,最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AB的动力学特征是物质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增长不可能降低到零,而物质B的浓度亦不可能增加到A的起始浓度。
-
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跟该电解质具有不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盐效应。在0.1mol/LHAc溶液中加入0.1mol/LNaCl溶液,氯化钠完全电离成Na和Cl-,使溶液中的离子总数骤增,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增强。
-
加成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
含有重键的单体分子,如乙烯(C2H4)、氯乙烯(C2H3Cl)、丙烯(C3H6)、苯乙烯等,它们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的。C2H3Cl分子中若将带氯原子的碳原子看成是头,则不带氯的碳原子就是尾了。混乱无序连接。一种连接方式,相邻碳原子上有氯原子;连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聚氯乙烯分子的结构不同,反映在性质上也就有差异。
-
蓝色荧光粉
如果往ZnS晶体中掺入大约0.0001%的氯化银(AgCl)时,Ag和Cl-分别占据ZnS晶体中Zn2和S2-的位置,造成晶体缺陷,破坏了ZnS晶体周期性结构,使得杂质原子周围的电子能级与Zn2和S2-周围的不同。这种掺杂的ZnS晶体,在阴极射线激发下,放出波长为450nm的荧光,可做彩色电视荧光屏中的蓝色荧光粉。
-
羧甲基淀粉钠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淀粉钠质量规格标准项目指标干燥失重/(%)≤10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铅/(mg/kg)≤1.0砷/(mg/kg)(以As计)≤0.5氯化物(以cl计)/(%)≤0.43硫酸盐(以SO4计)/(%)≤0.96注:一氯乙酸为醚化剂。
-
前驱体配位化合物
前驱体配位化合物又称前驱配位化合物,是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传递(迁移)反应过程中第一步形成的物种的统称。(2)前驱配位化合物的活化生成后继配位化合物。[CoCl(NH3)5]2+与[Cr(H2O)6]2+反应按内层机理进行,两者发生取代,配体桥联成双核配位化合物[(NH3)5CoIII-Cl…
-
元素的丰度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叫做元素的丰度。后来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所占的量对于在地壳中进行的化学作用来说显得更重要,这种元素原子的百分数叫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含量最多是0、Si、H、Al、Na、Ca、Fe、Mg等元素。上述规律也有少数例外,如稀有气体都是偶数元素,但它们的丰度值都很小。
-
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指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等。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和盐4大类。参见“生物元素”条。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化合物。
-
配位化合物
一个多齿配体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与一个中心原子形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如:在碱性溶液中形成的丁二肟镍是一螯合物,每一个丁二肟配体提供两个配位原子(氮原子)。下面为由这些配位原子形成的常见配体:在元素周期表中几乎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可以作为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但生成配合物的能力不同。
-
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NaOH=NaOH-或NaOH→NaOH-硫酸是强电解质,一级电离完全,而二级电离不完全(K2=1.2×10-2),所以硫酸的电离方程式是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个别盐类)在水溶液中仅部分电离,分子和离子之间存在电离平衡。
-
Hunsdiecker反应
干燥的羧酸银盐在四氯化碳中与卤素一起加热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比原羧酸少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X=Br,Cl,I反应机理: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C.Hunsdiecker,H.HunsdieckerandE.Vogt,U.S.pat.2,176,181(1939)[2]H.HunsdieckerandCHunsdiecker,Ber.75,291(1942)[3]A.Borodine,Ann.119
-
氯化物检查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l;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称取氯化钠0.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附注】用滤纸过滤时,滤纸中如含有氯化物,可预先用含有硝酸的水溶液洗净后使用。
-
酚藏花红
酚藏花红为绿色有光泽的结晶。易溶于水和醇,其水和醇溶为紫红色并有绿黄色荧光。用作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值0.3(蓝)~吸附指示剂,用AgNO3滴定Cl-、Br-,终点由红色变蓝色;在硫酸介质中,试剂阳离子与溴金酸络阴离子形成红色离子缔合物,用醋酸异戊酯萃取后,进行光度测定;
-
电解质分析仪
电解质分析仪可测定生物标本如血清、血浆、全血及稀释尿液中的值K+、Na+、Cl-、Ca++、PH值等,在临床上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自八十年代汽巴康宁,奥林巴斯等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后,我们国产电解质分析仪迅速跟进,并研制出一批性能较高的产品,现对其原理及常见故障做一些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