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因病理病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多种原因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之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而发生的出血综合征。4.肿瘤及血液病:前列腺癌,肺癌,消化道各种粘液腺癌(尤其是广泛移转的晚期肿瘤),各种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
-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改善出血症状,但是,必须注意禁忌证,如感染未得到控制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也可以增多或正常,随病因和发病机制而异。
-
钙保明
低分子肝素说明书:药品名称:低分子肝素英文名称:LowMolecularHeparin别名:钙保明;(2)静脉滴注:①首次按体重50U/kg给药,随后100U/kg,每4小时1次,或按体表面积20000U/m2,持续24h滴注,亦可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试验结果确定剂量。4.低分子肝素活性成分肝素的作用能被静脉注射鱼精蛋白所拮抗。
-
自抗栓
低分子肝素说明书:药品名称:低分子肝素英文名称:LowMolecularHeparin别名:钙保明;(2)静脉滴注:①首次按体重50U/kg给药,随后100U/kg,每4小时1次,或按体表面积20000U/m2,持续24h滴注,亦可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试验结果确定剂量。4.低分子肝素活性成分肝素的作用能被静脉注射鱼精蛋白所拮抗。
-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说明书:药品名称:低分子肝素英文名称:LowMolecularHeparin别名:钙保明;(2)静脉滴注:①首次按体重50U/kg给药,随后100U/kg,每4小时1次,或按体表面积20000U/m2,持续24h滴注,亦可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试验结果确定剂量。4.低分子肝素活性成分肝素的作用能被静脉注射鱼精蛋白所拮抗。
-
速避凝
低分子肝素说明书:药品名称:低分子肝素英文名称:LowMolecularHeparin别名:钙保明;(2)静脉滴注:①首次按体重50U/kg给药,随后100U/kg,每4小时1次,或按体表面积20000U/m2,持续24h滴注,亦可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试验结果确定剂量。4.低分子肝素活性成分肝素的作用能被静脉注射鱼精蛋白所拮抗。
-
口形红细胞
(2)甲醛枸橼酸钠溶液:枸橼酸钠32g,加水约500ml溶解后,加40%甲醛10ml,加水稀释至1L,过滤后备用。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增多: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增增多增多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酒精中毒、谷胱甘肽缺乏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增多增多增多症、轻型地中海贫血,正常人偶见。
-
裂口红细胞
(2)甲醛枸橼酸钠溶液:枸橼酸钠32g,加水约500ml溶解后,加40%甲醛10ml,加水稀释至1L,过滤后备用。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增多: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增增多增多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酒精中毒、谷胱甘肽缺乏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增多增多增多症、轻型地中海贫血,正常人偶见。
-
色素性血管炎
概述: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又称出血性紫癜(purpurahemorrhagica),坏死性紫癜(purpuranecrotica),坏疽性紫癜(purpuragangrenosa)。本病是一种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大面积触痛性瘀斑为特征。全身疗法:(1)抗凝剂:肝素钠可抑制凝血的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
暴发性紫瘢
概述: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又称出血性紫癜(purpurahemorrhagica),坏死性紫癜(purpuranecrotica),坏疽性紫癜(purpuragangrenosa)。本病是一种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大面积触痛性瘀斑为特征。全身疗法:(1)抗凝剂:肝素钠可抑制凝血的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
布鲁氏菌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布鲁氏菌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4.确诊病例:上述1和2两项加上免疫学检查三项(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中的一项及以上阳性和(或)分离到布鲁氏菌者。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概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生成X、Y、D、E等碎片,在血液中有抗凝作用。同时以生理盐水0.05ml代替尿液作对照。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阳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Ⅰ型(Ⅱ型为阴性,可资鉴别)、肾肿瘤等。
-
暴发性紫癜
概述: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又称出血性紫癜(purpurahemorrhagica),坏死性紫癜(purpuranecrotica),坏疽性紫癜(purpuragangrenosa)。本病是一种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大面积触痛性瘀斑为特征。全身疗法:(1)抗凝剂:肝素钠可抑制凝血的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
双肽肝素钠
达肝素钠说明书:药品名称:达肝素钠英文名称:DalteparinSodium别名:新复先;双肽肝素钠;5.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皮下注射,每天2次(每12小时1次),通常持续5~透析不足4h者,单剂量给予5000U。药物相互作用:慎与非类固醇抗炎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剂、右旋糖酐和抗维生素K的药物合用,因为有潜在的危险性。
-
达肝素钠
达肝素钠说明书:药品名称:达肝素钠英文名称:DalteparinSodium别名:新复先;双肽肝素钠;5.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皮下注射,每天2次(每12小时1次),通常持续5~透析不足4h者,单剂量给予5000U。药物相互作用:慎与非类固醇抗炎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剂、右旋糖酐和抗维生素K的药物合用,因为有潜在的危险性。
-
法安明
达肝素钠说明书:药品名称:达肝素钠英文名称:DalteparinSodium别名:新复先;双肽肝素钠;5.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皮下注射,每天2次(每12小时1次),通常持续5~透析不足4h者,单剂量给予5000U。药物相互作用:慎与非类固醇抗炎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剂、右旋糖酐和抗维生素K的药物合用,因为有潜在的危险性。
-
乙醇凝胶试验
概述:由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浆中存在解离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早期降解产物与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复合物,纤维蛋白单体可被50%的乙醇解离而释放,又可自行聚合形成纤维蛋白胶冻状物,且可在1min内出现。试剂:50%乙醇溶液。(5)本试验阳性率低于3P试验,但特异性高于3P试验。
-
抗凝血酶Ⅲ
当血浆中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减少至正常的50%以下时,肝素的抗凝作用就极弱。抗凝血酶Ⅲ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抗凝血酶Ⅲ的适应证:用于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晚期肿瘤及败血症等)AT-Ⅲ缺乏所致的自发性深部静脉血栓形形形成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肝素辅因子
当血浆中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减少至正常的50%以下时,肝素的抗凝作用就极弱。抗凝血酶Ⅲ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抗凝血酶Ⅲ的适应证:用于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晚期肿瘤及败血症等)AT-Ⅲ缺乏所致的自发性深部静脉血栓形形形成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ε-氨基己酸
ε-氨基己酸;抗血纤溶酸;氨基己酸的药理作用:氨基己酸是一种单氨基羧酸,为赖氨酸类似物,是特异性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氨基己酸与肝素合用可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以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
氨己酸
ε-氨基己酸;抗血纤溶酸;氨基己酸的药理作用:氨基己酸是一种单氨基羧酸,为赖氨酸类似物,是特异性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氨基己酸与肝素合用可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以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
6-氨基己酸
ε-氨基己酸;抗血纤溶酸;氨基己酸的药理作用:氨基己酸是一种单氨基羧酸,为赖氨酸类似物,是特异性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氨基己酸与肝素合用可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以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
氨基己酸
ε-氨基己酸;抗血纤溶酸;氨基己酸的药理作用:氨基己酸是一种单氨基羧酸,为赖氨酸类似物,是特异性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氨基己酸与肝素合用可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以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
坏疽性紫癜
概述: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又称出血性紫癜(purpurahemorrhagica),坏死性紫癜(purpuranecrotica),坏疽性紫癜(purpuragangrenosa)。本病是一种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大面积触痛性瘀斑为特征。全身疗法:(1)抗凝剂:肝素钠可抑制凝血的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
坏死性紫癜
概述: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又称出血性紫癜(purpurahemorrhagica),坏死性紫癜(purpuranecrotica),坏疽性紫癜(purpuragangrenosa)。本病是一种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大面积触痛性瘀斑为特征。全身疗法:(1)抗凝剂:肝素钠可抑制凝血的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
EGT
概述:由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浆中存在解离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早期降解产物与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复合物,纤维蛋白单体可被50%的乙醇解离而释放,又可自行聚合形成纤维蛋白胶冻状物,且可在1min内出现。试剂:50%乙醇溶液。(5)本试验阳性率低于3P试验,但特异性高于3P试验。
-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所有激素的总称。准备:1.明确诊断,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剂型的相当剂量为:可的松25mg=氢化可的松20mg=泼尼松5mg=泼尼松龙5mg=甲基泼尼松龙4mg=氟羟泼尼松龙4mg=对氟米松2mg=倍他米松0.6mg=地塞米松0.75mg。必要时尚可应用大剂量冲击疗法。
-
血浆蛋白C抗原
概述:血浆蛋白C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双链糖蛋白,是维生素K的依赖因子,它在止血过程中有抑制血液凝固与激活纤溶的双重作用。试剂:同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升高:见于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深部静脉血栓形形形成、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妊娠后期等。
-
UFDP
概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生成X、Y、D、E等碎片,在血液中有抗凝作用。同时以生理盐水0.05ml代替尿液作对照。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阳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Ⅰ型(Ⅱ型为阴性,可资鉴别)、肾肿瘤等。
-
新复先
达肝素钠说明书:药品名称:达肝素钠英文名称:DalteparinSodium别名:新复先;双肽肝素钠;5.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皮下注射,每天2次(每12小时1次),通常持续5~透析不足4h者,单剂量给予5000U。药物相互作用:慎与非类固醇抗炎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剂、右旋糖酐和抗维生素K的药物合用,因为有潜在的危险性。
-
EACA
ε-氨基己酸;抗血纤溶酸;氨基己酸的药理作用:氨基己酸是一种单氨基羧酸,为赖氨酸类似物,是特异性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氨基己酸与肝素合用可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以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
碎裂红细胞
概述:裂片细胞(schistocyte):为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红细胞。(2)甲醛枸橼酸钠溶液:枸橼酸钠32g,加水约500ml溶解后,加40%甲醛10ml,加水稀释至1L,过滤后备用。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心源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严重烧伤、脾切除术后。
-
出血性紫癜
概述: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又称出血性紫癜(purpurahemorrhagica),坏死性紫癜(purpuranecrotica),坏疽性紫癜(purpuragangrenosa)。本病是一种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大面积触痛性瘀斑为特征。全身疗法:(1)抗凝剂:肝素钠可抑制凝血的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
抗血纤溶酸
ε-氨基己酸;抗血纤溶酸;氨基己酸的药理作用:氨基己酸是一种单氨基羧酸,为赖氨酸类似物,是特异性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药物相互作用:1.氨基己酸与肝素合用可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以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
右旋糖酐10
小分子糖酐;右旋糖酐10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右旋糖酐10的适应证: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全、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综合征等。右旋糖酐10的不良反应:1.偶见发热、荨麻疹、血压降低、呼吸困难、胸闷、血尿等不良反应。
-
血清α2-巨球蛋白
血清α2-巨球蛋白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血清α2-巨球蛋白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取材:血液血清α2-巨球蛋白的测定原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定量测定尿液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含量。相关疾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肺气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
-
肝素-抗凝血酶Ⅳ复合物
概述:本试验作为临床使用肝素治疗的监测,防止出血并发等重要手段。操作方法:发色底物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化验结果临床意义:肝素含量升高:感染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过敏性休克、肝硬化、冠心病、尿毒症。在肝脏、胰腺疾病时,血中肝素可增多。
-
纤维蛋白肽Bβ15~42
概述: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预处理折受检样品中不同的纤维蛋白多肽分离,并与标准品比较,从检测FPBβ15~42的含量。42分类:临床血液检查出血和凝血检查纤维蛋白肽Bβ15~42的测定原理:蛋白质或多肽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在层析中进行重新分配和分离,应用荧光色谱法检测纤维蛋白肽Bβ15~42含量。
-
FPBβ15~42
概述: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预处理折受检样品中不同的纤维蛋白多肽分离,并与标准品比较,从检测FPBβ15~42的含量。42分类:临床血液检查出血和凝血检查纤维蛋白肽Bβ15~42的测定原理:蛋白质或多肽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在层析中进行重新分配和分离,应用荧光色谱法检测纤维蛋白肽Bβ15~42含量。
-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概述: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1976年,国外报道在52例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达32%。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形成,可进行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引起类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概述: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1976年,国外报道在52例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达32%。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形成,可进行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引起类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
血液凝固分析仪
概述:血凝仪即血液凝固分析仪是检测凝血功能相关参数的分析仪器。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尿毒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3、可对纤溶进行测量。
-
因子Ⅰ
因子Ⅰ说明书:药品名称:因子Ⅰ英文名称:FactorⅠ别名:纤维蛋白原;人纤维蛋白原;Human-fibringen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凝血药剂型:1.5g。因子Ⅰ的适应证: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程中的继发性出血。注意事项:密封、在凉暗处保存。因子Ⅰ的不良反应:使用因子Ⅰ有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的危险。
-
抗凝及抗血栓药物
抗凝及抗血栓药分类:抗凝及抗血栓药分为三大类:①抗凝血药,包括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口服抗凝药。②抗血小板药,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双嘧达莫。溶栓药:此类药物均为纤维蛋白溶解药,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也用于治疗肺栓塞、脑血管栓塞、末梢动脉和静脉栓塞及其他血栓性疾病。
-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Ⅰ说明书:药品名称:因子Ⅰ英文名称:FactorⅠ别名:纤维蛋白原;人纤维蛋白原;Human-fibringen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凝血药剂型:1.5g。因子Ⅰ的适应证: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程中的继发性出血。注意事项:密封、在凉暗处保存。因子Ⅰ的不良反应:使用因子Ⅰ有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的危险。
-
小分子糖酐
小分子糖酐;右旋糖酐10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右旋糖酐10的适应证: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全、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综合征等。右旋糖酐10的不良反应:1.偶见发热、荨麻疹、血压降低、呼吸困难、胸闷、血尿等不良反应。
-
甲皱微循环检查术
名称:甲皱微循环检查术概述: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反应,大多处予高血粘度、高血凝、血瘀状态,在其治疗中多采用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方法,因此甲皱微循环检查可显示肿瘤患者的病理变化过程,并能观察临床效果,以指导治疗,对于休克、心血管疾病、血管性出血性疾病也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
血栓调节蛋白活性
操作方法:同放射免疫法测定。(放射免疫法)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栓等。附注:糖尿病酮症酸中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浆TM大幅度升高,除血管内皮损伤外,还可能与肾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增高及其释放产物影响内皮细胞有关。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12ng/ml(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6.6±2.9μg/L(放射免疫法RIA)化验结果意义:(1)t-PA∶A增高: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出血和凝血检查化验类别一:临床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出血和凝血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异型红细胞
英文名:poikilocyte别名:三角形红细胞,盔形红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心源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严重烧伤、脾切除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