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基本信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有关手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348号)印发。2.查体: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的阳性体征和/或脊髓压迫的体征。(4)恶性肿瘤晚期。
-
椎间盘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
-
椎间盘突出症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
-
颈椎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术
适应症:颈椎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术适用于:1.混合型颈椎病,既脊髓型和神经根型并存。2.颈长肌处理:附丽于颈椎椎体外侧横突前方的纵行肌群系颈长肌,两侧对称。将切断颈长肌再向上下作少许分离即可显露椎间盘上下各一个横突,病变侧的钩椎关节也同时显露(图3.26.4.3-2)。一旦出血将危及生命。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适应症:颈椎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术适用于:1.混合型颈椎病,既脊髓型和神经根型并存。2.颈长肌处理:附丽于颈椎椎体外侧横突前方的纵行肌群系颈长肌,两侧对称。将切断颈长肌再向上下作少许分离即可显露椎间盘上下各一个横突,病变侧的钩椎关节也同时显露(图3.26.4.3-2)。一旦出血将危及生命。
-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
手术名称:腰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别名:前路椎间融合器融合分类:骨科/脊柱外科手术/脊柱融合术ICD编码:81.0602概述:最早用于腰椎的椎间融合器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TFC(threadedfusioncage)及BAK,其构造呈中空周壁多孔的螺纹状圆柱体,为钛合金制成。充分暴露椎体后,透视确定病变椎节。
-
前路椎间融合器融合
手术名称:腰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别名:前路椎间融合器融合分类:骨科/脊柱外科手术/脊柱融合术ICD编码:81.0602概述:最早用于腰椎的椎间融合器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TFC(threadedfusioncage)及BAK,其构造呈中空周壁多孔的螺纹状圆柱体,为钛合金制成。充分暴露椎体后,透视确定病变椎节。
-
胸椎CT检查
名称:胸椎CT检查适应证:胸椎CT检查适用于:1.脊柱外伤。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7.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2.含碘对比剂过敏。方法:1.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2.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颈椎CT检查
名称:颈椎CT检查适应证:颈椎CT检查适用于:1.脊柱外伤。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7.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方法:1.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头部略垫高,两臂下垂并用颈托固定颈部。2.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胸椎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胸椎CT检查技术适应证:胸椎CT检查技术适用于:1.脊柱外伤。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7.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2.含碘对比剂过敏。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胶原酶溶解术
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利用胶原酶对椎间盘中胶原组织的特异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间盘变小、消失,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的一种生物微创技术。胶原分子呈稳定的三维螺旋形状,其它的酶无法破坏这一坚固结构;而胶原酶可以使胶原分子的三维螺旋结构发生断裂,进而被分解、吸收。
-
颈椎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颈椎CT检查技术适应证:颈椎CT检查技术适用于:1.脊柱外伤。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2.含碘对比剂过敏。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头部略垫高,两臂下垂并用颈托固定颈部。5mm(椎体)。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腰椎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腰椎CT检查技术适应证:腰椎CT检查技术适用于:1.脊柱外伤。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7.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2.含碘对比剂过敏。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腰椎CT检查
名称:腰椎CT检查适应证:腰椎CT检查适用于:1.脊柱外伤。4.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7.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2.含碘对比剂过敏。方法:1.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2.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恰克林脊柱截骨术
手术名称:恰克林脊柱截骨术分类:骨科/脊柱外科手术/脊柱后凸成形术ICD编码:81.6602概述:恰克林脊柱截骨术基本原理是楔形截除脊柱的一部分,包括腰2~3大部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椎弓根,以及其对应的椎间软骨、椎间盘和部分椎体。并发症:1.神经根损伤:切除椎间盘时,既要彻底切除,又要小心谨慎,否则可损伤神经根。
-
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症候群
发病机制:颈椎过屈性损伤:一般多在椎体后缘有骨刺或突出的椎间盘情况下,当颈椎突然前屈时(外伤时),由于硬膜囊后壁与前方致压物之间形成一对冲性暴力,致脊髓前中央动脉受损或受压,并因引起血流受阻而出现症状。MRI图像可清晰地显示脱出的髓核。椎管内肿瘤:以长于腹侧胸椎椎管内的肿瘤为多见,颈段亦可。
-
脊柱的CT检查
身体部位或器官1.椎管狭窄症;2.椎间盘病变;4.脊柱损伤5.脊柱骨病;6.先天性椎骨及脊髓发育异常。2.判断肿瘤性质、部位、转移程度,及时提供手术治疗方案。3.可诊断脊柱结核。[注意要点]1.对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及椎骨病变的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2.根据受检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检查目的,需要行常规普通扫描或增强扫描。
-
脊柱磁共振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脊柱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脊柱磁共振检查技术适用于:1.脊柱退行性病变,包括椎间盘变性、膨隆、突出、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等。4.脊髓血管畸形。7.脊柱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矢状面扫描范围应包括椎体两侧缘结构,横断面范围视病灶大小决定。
-
颈椎牵引疗法
操作名称:颈椎牵引疗法适应证:颈椎牵引疗法适用于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和环枢椎半脱位等。方法:1.处方(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
-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别名: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适应症: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适用于:1.不伴有骨缺损或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单节段脱位性损伤,需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者。6.锁死钢板:螺钉全部上好后,按上述类似操作方法,再旋入锥形头小螺钉(锁死螺钉)。7.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留置引洗,按层次缝合切口。
-
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
手术名称: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别名: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适应症: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适用于:1.不伴有骨缺损或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单节段脱位性损伤,需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者。6.锁死钢板:螺钉全部上好后,按上述类似操作方法,再旋入锥形头小螺钉(锁死螺钉)。7.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留置引洗,按层次缝合切口。
-
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
手术名称: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别名: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适应症: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适用于:1.不伴有骨缺损或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单节段脱位性损伤,需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者。6.锁死钢板:螺钉全部上好后,按上述类似操作方法,再旋入锥形头小螺钉(锁死螺钉)。7.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留置引洗,按层次缝合切口。
-
前路减压和颈椎融合术
手术名称:前路减压和颈椎融合术别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3.根据X线定位结果,确定病变椎体,纵行切开椎前筋膜和前纵韧带,摘除病变椎体上下椎间盘,然后用咬骨钳或刮匙刮除椎体前部分,注意保留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因为它对脊髓有保护作用,自后纵韧带前刮除椎体后部皮质骨。植骨时,应协助加大牵引量,利于植骨块嵌入。
-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名称:前路减压和颈椎融合术别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3.根据X线定位结果,确定病变椎体,纵行切开椎前筋膜和前纵韧带,摘除病变椎体上下椎间盘,然后用咬骨钳或刮匙刮除椎体前部分,注意保留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因为它对脊髓有保护作用,自后纵韧带前刮除椎体后部皮质骨。植骨时,应协助加大牵引量,利于植骨块嵌入。
-
筋伤
筋伤(injuryoftendons)为病名。是指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造成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腱鞘、韧带、筋膜、关节囊、滑液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
-
次发性骨骺骨软骨病
疾病别名Scheuermann病青年圆背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描述次发性骨骺骨软骨病又名Scheuermann病或青年圆背,也易发生在胸椎中段,往往是多个椎体受累,与椎间盘变性关系较大。(5)本病有自限性,但病变停止发展,症状消失后圆背畸形不会消失。治疗方案在病变进展中,休息、脊柱支架等方法可减小畸形程度。
-
新翼鱼
新翼鱼Eusthenopteron为总鳍亚纲扇鳍目的一属,生活于泥盆纪。背侧的棘相当于早期两栖类椎骨的棘突,环状骨相当于椎间盘,介于其间的小骨片相当于椎体。脊柱直而长。尾背腹对称。内鼻孔发达,位于头骨的犁骨和腭骨之间。鼻道从外鼻孔经内鼻孔再通入口或咽头。用显微镜检查切断的齿,可见釉质迷路状的构造。
-
软骨结合
软骨组织属结缔组织的一种,呈固态有弹性,由大量的软骨细胞和间质构成,由于间质的成分不同,又有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的区分。第一助骨连于胸骨的软骨属透明软骨,而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则由纤维软骨构成。有的软骨结合保持终生,而大部分软骨结合在发育过程中骨化变为骨结合。
-
葛均波
葛均波,男,汉族,九三学社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知名心脏病专家,创造了冠心病治疗的多项“第一”,多年来成功抢救了超过2000例重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达96%以上。个人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侨界十大杰出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