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县医院2013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联系人:王勋、张萌电话:010-68792206、68792200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联系人:王莹莹电话:010-85158560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3年12月27日临床路径全文: 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县医院2013年版)一、 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2.血电解质。
-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 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印发。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大便乳糖检测等。: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2.血电解质。
-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乳糖检测、大便细菌培养、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抗原及毒素检测、C反应蛋白、诺如病毒检测、心电图、心肌酶等。(七)药物选择: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2.益生菌制剂及锌制剂。2.血电解质。 ^^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表单.
-
非01 霍乱弧菌肠炎
疾病别名non-01vibriocholeraeenteritis疾病代码ICD:A00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非01霍乱弧菌肠炎为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型和痢疾型。一般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多发生于夏秋季。抗菌药物可用喹诺酮类或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等,疗程3~6%,治疗不及时者预后差。
-
轮状病毒性肠炎
概述: 状病毒(rotavirus)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 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粘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感染后5d能测得血清特异性IgM抗体,2~
-
肠炎
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以减轻肠道蠕动,可止痛及止泻。也可应用氯丙嗪,有镇静作用,并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粘膜过度分泌,使大便次数及便量减少。
-
哺乳动物星状病毒属
人星状病毒可在位于绒毛下部的表皮细胞中检测到。人星状病毒世界性分布,在儿童的急性非细菌感染肠炎中,2-8%与星状病毒感染相关。星状病毒也与爆发性肠炎及有免疫应答成人和儿童的肠炎相关。病毒种的确定依据宿主来源和血清学反应,交叉反应滴度应大于20倍。
-
拨粥
《普济方》:拨粥:处方:薤白10~60克)葱白2茎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肠炎。治疗肠炎、痢疾,3~3次温热服。功效:宽胸止痛,行气止痢。主治:赤白痢,休息气痢,久不愈者。胸胁刺疼,胸痹心痛,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禁忌:对发热病人,不宜选用。
-
鞭叶耳蕨
拼音名:BiānYèěrJué英文名:MarginateSorusShield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叶披针形,长10-20cm,先端渐尖,常延长成鞭状(着地生根,再生新株),基部不变狭,上面偶有短刚毛,下面密生鳞片,一回羽状,羽片镰状长圆形,基部不对称,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切去,边缘具内弯的尖锯齿;
-
油桐叶
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③《重庆草药》:煅灰撒布,治冻疮皮破出黄水。(《北京中医》3(6):20,1954)临床应用:治疗痢疾、肠炎:取干品加水,文火煎煮两次,药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状,加入地锦粉(过80目筛)拌匀,做成颗粒,干燥后加入硬脂酸镁压片,每片重0.5克(含油桐叶生药约2克)。
-
粪臭味
概述:正常粪便有一定臭味,是因细菌分解食物产生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引起。别名:粪臭味粪气味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粪气味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粪便检查化验取材:粪便粪气味的测定原理:同粪便理学检验法。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酸臭味:淀粉或糖类消化不良。相关疾病:直肠癌、慢性胰腺炎
-
昆明鸡脚黄连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KūnM nɡJīJiǎoHu nɡLi n别名:土黄连、鸡脚刺、三棵针(《云南中草药》),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昆明小檗的根。5枚簇生,硬革质,狭披针形以至狭矩圆状卵形,长4~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治尿赤淋痛,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目赤痛,腮腺炎。
-
粪气味
概述:正常粪便有一定臭味,是因细菌分解食物产生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引起。别名:粪臭味粪气味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粪气味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粪便检查化验取材:粪便粪气味的测定原理:同粪便理学检验法。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酸臭味:淀粉或糖类消化不良。相关疾病:直肠癌、慢性胰腺炎
-
叶下珠
拼音名:Y Xi Zhū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
葶苈草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肠炎干糖浆拼音名TinglicaoKeli标准编号WS3-B-2240-96本品为葶苈草制成的颗粒。制法取葶苈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取清膏142g、淀粉195g,制成颗粒,干燥,喷加香蕉油香精乙醇溶液,即得。功能与主治清热止泻。规格每袋装15g贮藏密封。
-
单那尔宾
鞣酸蛋白说明书:药品名称:鞣酸蛋白英文名称:Tannalbin别名:单那尔宾;鞣酸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鞣酸蛋白的适应证:主要用于急性胃肠炎及各种非细菌性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等;2g,空腹服。药物相互作用:能影响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等消化酶类的活性,不宜同服。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时应首先控制感染。
-
鞣酸蛋白
鞣酸蛋白说明书:药品名称:鞣酸蛋白英文名称:Tannalbin别名:单那尔宾;鞣酸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鞣酸蛋白的适应证:主要用于急性胃肠炎及各种非细菌性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等;2g,空腹服。药物相互作用:能影响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等消化酶类的活性,不宜同服。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时应首先控制感染。
-
狭叶败酱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Xi Y B iJi nɡ别名:白升麻(《贵州草药》)。上部叶披针形,长4~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治风寒感冒,疟疾,肠炎。②《贵州草药》:发表散寒,燥湿理气。③治小儿阴缩:狭叶败酱三钱,茴香根三钱。(选方出《贵州草药》)备注:本植物的带根全草,在少数地区有时亦作败酱的类同品入药。
-
TBG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是由肝脏产生,分布在血液中,在血液中主要与甲状腺素(T4)结合。但不影响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12月:20~34mg/L妊娠5月后:56~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蛋白质测定化验类别: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相关疾病:肝硬化肠炎
-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是由肝脏产生,分布在血液中,在血液中主要与甲状腺素(T4)结合。但不影响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12月:20~34mg/L妊娠5月后:56~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蛋白质测定化验类别: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相关疾病:肝硬化肠炎
-
利达脒
利达脒的药理作用:利达脒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明显抑制肠道液体与电解质的分泌,并增加肠道的吸收能力。还能显著延缓胃排空,抑制平滑肌的收缩,具有解痉作用。利达脒的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肠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慢性腹泻。注意事项:密封贮存。利达脒的不良反应:常见有口干、腹部痉挛。
-
米雅利桑爱儿A
药品说明书:别名:米雅利桑爱儿A;米雅BM,酪酸菌名文名:ClostridiumButyricum成分:酪酸菌适应症:急慢性肠炎,抗菌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规格:细粒剂40mgx9袋。
-
椿叶
《*辞典》:椿叶:出处:《纲目》拼音名:ChūnY 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注意:①孟诜:动风,多食令人神昏、血气微。(《岭南采药录》)③治小儿头生白秃,发不生出:椿、楸、桃叶心取汁敷之。(《肘后方》)④治漆疮:春尖叶一斤,苦蒿、红浮漂各适量。
-
酪酸菌
药品说明书:别名:米雅利桑爱儿A;米雅BM,酪酸菌名文名:ClostridiumButyricum成分:酪酸菌适应症:急慢性肠炎,抗菌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规格:细粒剂40mgx9袋。
-
野茶子
《*辞典》:野茶子:出处:《四川滞洪药志》拼音名:YěCh Zǐ来源: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的果实。原形态:小灌木,高1~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化很大,披针形、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区的林中。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功能主治:止渴,醒脑。治暑热口渴,小便不利,肠炎泻痢及头昏目眩。
-
小飞扬草
《中医大辞典》·小飞扬草:小飞扬草为中药名,出《生草药性备要》。别名:乳汁草、痢疾草、细叶飞扬草功能主治:大戟科植物千根草EuphorbiathymifoliaL.的全草,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云南等地。性味:酸、涩,凉。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痔疮出血;外用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
仙鹤草根芽
《中医大辞典》·仙鹤草根芽:仙鹤草根芽为中药名,出自《中华医学杂志》1974,(6):346。别名:鹤草芽、狼牙草根芽。功能主治:主治绦虫病。并宜先驱蛔虫而后驱绦虫。鹤草酚对阴道滴虫、滴虫性肠炎也有治疗作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等带有不定芽的根茎。以上三种均在晨空腹一次顿服,服后一小时半用硫酸镁导泻。
-
地衣芽胞肝菌活菌制剂
药品说明书:别名: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无毒菌株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及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等。对慢性溃疡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伪膜性肠炎、肝硬变引起的腹泻、胀气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起效快,疗效高。)注意事项:剂量加倍时可有便秘。
-
酰磺胺甲氧嗪
药品说明书:别名:酞磺胺甲氧嗪适应症:用于治疗菌痢、肠炎及肠道手术前准备。用量用法:口服:0.5g/次,1次/日,首剂加倍。规格:片剂:0.5g。
-
酞磺胺甲氧嗪
药品说明书:别名:酰磺胺甲氧嗪适应症:用于治疗菌痢、肠炎及肠道手术前准备。用量用法:口服:0.5g/次,1次/日,首剂加倍。规格:片剂:0.5g。
-
马齿苋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achixianPian标准编号WS3-B-0901-91本品为鲜马齿苋制成的片。85℃)的清膏,按干浸膏加淀粉1:1制成软块,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筛,以85%乙醇为湿润剂,制颗粒,低温干燥,加2%滑石粉,压片,即得。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抗菌消炎。用于肠道感染,肠炎、菌?
-
凹头苋
拼音名:āoT uXi n别名:野苋菜、光苋菜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凹头苋AmaranthusascendensLoisel.,以全草和种子入药。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肠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拼音名:B iQiānC 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leucadendraL.,以树皮及枝叶入药。性味:叶:辛,微温。功能主治:叶:芳香解表,祛风止痛。用于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肠炎腹泻;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用于神经衰弱,失眠。5钱,水煎服;
-
白千层叶
《*辞典》:白千层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B iQiānC nɡY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祛风止痛。附方:①治风湿骨痛,神经痛,肠炎腹泻:白千层干叶二至三钱。②治过敏性皮炎,湿疹:白千层鲜叶煎水洗。(性味以下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船盔乌头
拼音名:Chu nKuīWūT 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naviculare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胃炎,肠炎等症。用法用量:2分。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高山栲
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来源: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delavayiFranch.,以根、茎皮、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收敛,止泻,解毒,消炎。根或茎皮主治肠炎,腹泻。果实主治心悸,耳鸣,腰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黑果
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schwerinae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甘肃、四川、贵州。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湿。主治咽喉炎,腮腺炎,痢疾,肠炎,腹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水肿,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无名肿毒,外伤出血。
-
黑果小檗
《*辞典》:黑果小檗: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拼音名:HēiGuǒXiǎoB 别名:刺黄柏、则热克(维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茎皮。总状花序;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和森林地带的河谷以及山坡灌木丛中。性味:味苦,性寒,无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痢疾,肠炎,咽炎,口腔炎,湿疹,疖肿。
-
红子仔
别名:节节红花、小黑面叶来源:大戟科红子仔BreyniahyposauropusCroiz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发热,气管炎,肠炎腹泻,蛇咬伤。外用治跌打肿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浆果苋
别名:九层风、地灵苋来源:藜科浆果苋Deeringiaamaranthoides(Lam.)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腹泻,痢疾。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蔓斑鸠菊
别名:白狗称来源:菊科蔓斑鸠菊Vernoniascandens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广东。性味:苦、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止痛。风湿骨痛,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痛,肠炎腹痛,慢性肝炎:根0.5~风火牙痛:根1两,水煎含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毛叶黄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黄杞:别名:胖母猪果树、胖婆娘树来源:胡桃科毛叶黄杞EngelbardtiacolebrookianaLind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收敛,消炎。主治痢疾,慢性肠炎,腹泻,脱肛,外伤出血。1两,外用配伍其它药各适量,共研粉撒伤口。
-
木棉
拼音名:M Mi n别名:英雄树、攀枝花、红棉来源: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BombaxmalabaricaL.[Gossampinusmalabarica(L.春季采花,晒干或阴干;功能主治:花:清热利湿,解暑。用于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颈淋巴结结核。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漆大姑根
《*辞典》:漆大姑根:出处:《广州常用草药集》拼音名:QīD GūGēn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功能主治:《广州常用草药集》:治疴呕痧症,炒熟煎茶可治红白痢症。附方:治肠炎,痢疾:漆大姑干根一至二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山兵豆
来源:大戟科山兵豆PhyllanthusreticulatusPoir.,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肠炎,肠结核,肝炎,肾炎,小儿疳积。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山茴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茴芹:拼音名:ShānHu Q n别名:拉拉柏[藏名]来源:伞形科山茴芹Carlesiasinensis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驱风下气,活血镇痛,健胃止痢。主治肠炎痢疾,脘腹胀痛。
-
水龙
拼音名:ShuǐL 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reppen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烧,麻疹不透,肠炎,痢疾,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疮脓肿,腮腺炎,带状疱疹,黄水疮,湿疹,皮炎,狗咬伤。
-
乌脚枪
拼音名:WūJiǎoQiānɡ别名:铁鲁箕、黑脚蕨、黑骨芒箕、大猪毛七、旱猪毛七、过坛龙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L.,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祛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肝炎,痢疾,肠炎,泌尿系结石,跌打肿痛,骨折;外用治疔疮,烧烫伤,蛇咬伤。
-
小米口袋
别名:地丁[内蒙古]来源:豆科小米口袋Gueldenstaedtiaverna(Georgi)A.Bo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治化脓性炎症,痈疖疔疮,高热烦躁,黄疸,肠炎,痢疾,瘰疬。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腥藤:别名:赤苍藤、土白芍、假黄藤来源:铁青树科腥藤ErythropalumscandensBlum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肝炎,肠炎,尿道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5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