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概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物之一。如标本中存在表面抗原便会与包被在微孔表面的抗体结合,同时与酶标抗体结合形成包被抗-HBs-HBsAg-酶标抗体固化复合物。血清HBsAg阳性主要见于:(1)HBV感染后的潜伏状态。
-
HBsAg
概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物之一。如标本中存在表面抗原便会与包被在微孔表面的抗体结合,同时与酶标抗体结合形成包被抗-HBs-HBsAg-酶标抗体固化复合物。血清HBsAg阳性主要见于:(1)HBV感染后的潜伏状态。
-
乙型肝炎七项检测
慢性乙肝6●○○●●○○急性乙肝病毒复制减弱,慢性乙肝传染性弱7●○○○●○○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8○●○●○○○HBV感染已恢复,有免疫力。
-
乙肝两对半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①HBV感染已过;③假阳性。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疾病描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简称乙肝肾炎,是指HBV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肾小球或HBV无直接侵袭肾组织引起的肾小球肾炎。(2)原位免疫复合物:分子量较小的HbeAg可以穿过基膜与先植入上皮下的HbeAb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而致病。HBV—GN不应应用免疫抑制剂。
-
抗-HBs
概述:HBV感染和免疫注射HBV疫苗都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操作方法:(1)取用碳酸盐缓冲液作适当稀释的抗HBs·IgG(用抗HBs血清自提或随药盒配备)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每孔加0.1ml(最后1孔不加,作为空白)。(3)筛选抗-HBs阳性血源,制备高滴度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滴后垂直滴加,注意均匀用力。
-
HBsAb
概述:HBV感染和免疫注射HBV疫苗都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操作方法:(1)取用碳酸盐缓冲液作适当稀释的抗HBs·IgG(用抗HBs血清自提或随药盒配备)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每孔加0.1ml(最后1孔不加,作为空白)。(3)筛选抗-HBs阳性血源,制备高滴度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滴后垂直滴加,注意均匀用力。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概述:HBV感染和免疫注射HBV疫苗都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操作方法:(1)取用碳酸盐缓冲液作适当稀释的抗HBs·IgG(用抗HBs血清自提或随药盒配备)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每孔加0.1ml(最后1孔不加,作为空白)。(3)筛选抗-HBs阳性血源,制备高滴度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滴后垂直滴加,注意均匀用力。
-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
疾病别名乙型肝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性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疾病代码ICD:M01.5*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乙型肝炎病毒是双链环状DNA病毒,该病毒有3个重要的抗原,包括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补体激活可通过传统和旁路途径。②被动免疫:应用HBIG被动免疫对HBV暴露后预防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