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BloodPurification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〇一〇年一月前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肾脏病导致的尿毒症而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并针对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的群发事件,特别规范了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透析操作。
-
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采血量大于20ml时宜使用21G及以下的采血针。5.10拔针与穿刺点止血:先松开止血带,从采血针/持针器上拔出最后一支采血管,从静脉拔出采血针。6血液标本采集后的保存运送:6.1保存运送要求: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后宜及时送检,宜在2h内完成送检及离心分离血清/血浆(全血检测标本除外)。
-
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
3.6冰冻血浆frozenplasma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红细胞保存液为CPDA-l或MAP的悬浮红细胞保存期为35d。解冻并在开放系统混合后应4h内输注。
-
WS/T 806—2022 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医学实验室。6.1.1.1血细胞分析的性能验证遵循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同时满足WS/T406的要求。更换检测系统后应对复检程序重新进行评估;d)含或不含分离胶的肝素抗凝采血管。脐带血、骨髓标本中细胞更易死亡,应立即检测。10℃条件下避光保存,宜在24h内或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检测。
-
WS 399—2023 血液储存标准
——增加了全血和去白细胞全血保存期“当密闭系统变为开放系统,保存期为24h,且不超过原保存期。”——删除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使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描述(见2012版的9.5);
-
GBZ 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5—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toxichematologicdiseasecausedbychemic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代替GBZ75—200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
WS/T 789—2021 血液产品标签与标识代码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提供的全血及成分血的血液产品标签。4血液产品标签设计要求:4.1标签元素内容要求:血液产品标签编码设计时,应包含下列标签元素:——献血码、产品码、血型、失效时间数据结构的条码及其可读性文本。——建议包含血量、采血时间、制备时间数据结构的条码及其可读性文本。——r:须保留供将来使用。
-
血液
概述: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白细胞分为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血管损伤而内皮细胞下结构暴露时,胶原纤维与血液中的血小板接触,其外膜发生某些理化变化,从而使两者粘附在一起。
-
世界献血者日
活动目标是:感谢无偿献血者为挽救他人生命作出的贡献,呼吁更多公众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建立高质量的血液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关于献血:血液安全对于卫生服务非常重要,它既可以挽救大量的生命,但也可以因为通过输入不健康的血液传播许多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和梅毒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一条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
(2)碳氧血红蛋血红蛋白双波长定量测定:①COHb定量测定中,没有标准品,确定公式中F1,F2,F3的值是COHb准确定量的前提,虽然有文献提供F值,但由于各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不完全一致,如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光波长宽度、波长误差等,因此不宜直接套用文献F值,应依据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确定F值。相关疾病:一氧化碳中毒
-
静脉采血术
操作名称:静脉采血术适应证:1.采全血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肌酐、肌酸、尿素氮、血糖、血沉等。9号针头或头皮针、标本容器、止血带、垫巾。6、采血培养标本时,先将密封瓶纸撕开,取血后将取血瓶口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培养瓶中轻轻摇匀,再将瓶塞在火焰上消毒后塞好。
-
血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也称容积速度,其单位通常以ml/min或L/min来表示。因此泊肃叶定律又可写为Q=π(P1-P2)r4/8ηL2.层流和湍流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方式可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类。一般当Re数超过2000时,就可发生湍流。由上式可知,在血流速度快,血管口径大,血液粘滞度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湍流。
-
静脉回流
体循环静脉管输送血液流回右心房的过程。由于静脉管壁薄,静脉压低,所以静脉回流还受到外力如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重力作用等等的影响。当右心衰竭时心肌收缩减弱,排血不完全,致使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静脉系统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及下肢浮肿等症状。
-
凝血时间
概述: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内源性凝血系统中一个或数个凝血因子的缺乏皆可引起凝血时间的延长,如血浆凝血因凝血因子缺乏而致凝血活酶生成不佳,尤其是严重的Ⅷ、Ⅸ、Ⅺ、Ⅻ因子缺乏,严重的Ⅴ、Ⅹ因子缺乏,高度的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等。
-
全氟化碳人造血
“人造血”是替代人的血液的各种人造物的总称,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从化学应用材料“全氟化碳”和人体“干细胞”这两个方向来研究制造“人造血”。全氟化碳人造血虽然是一种化学品,但其具有人血红细胞那样的重要功能,能将从肺部吸进的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又能将各个脏器排出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排出体外。
-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2)碳氧血红蛋血红蛋白双波长定量测定:①COHb定量测定中,没有标准品,确定公式中F1,F2,F3的值是COHb准确定量的前提,虽然有文献提供F值,但由于各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不完全一致,如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光波长宽度、波长误差等,因此不宜直接套用文献F值,应依据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确定F值。相关疾病:一氧化碳中毒
-
红细胞压积
概述:红细胞压积(packedcellvolume)又称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是指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2.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
心主血
心主血是对心主持血和血液运行功能的概括。指心脏是主持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动力器官。2.心主血指心主血脉。心脏气血的虚实和病变,可影响血脉的运行;《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
血管系统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所组成。微动脉可再分支为后微动脉。内膜的表层为一层单层扁平内皮,内皮下是一薄层结缔组织,接近中膜处往往有一层由弹性纤维组成的弹性膜。中动脉的管壁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平滑肌纤维间夹杂着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其收缩性强,故又称肌性动脉。静脉静脉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
-
心脏跳动
心脏搏动(心搏)heartbeat亦称心脏跳动。但在心室内压尚未超过动脉内压期间,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都在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心室内的血液在不出不入的状态下被加压,而使内压继续升高。洋地黄毒苷(digitoxin)等心脏糖苷(cardiacglycoside)对心肌有特异性紧张性促进作用。
-
心搏
心脏搏动(心搏)heartbeat亦称心脏跳动。但在心室内压尚未超过动脉内压期间,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都在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心室内的血液在不出不入的状态下被加压,而使内压继续升高。洋地黄毒苷(digitoxin)等心脏糖苷(cardiacglycoside)对心肌有特异性紧张性促进作用。
-
心脏搏动
心脏搏动(心搏)heartbeat亦称心脏跳动。但在心室内压尚未超过动脉内压期间,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都在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心室内的血液在不出不入的状态下被加压,而使内压继续升高。洋地黄毒苷(digitoxin)等心脏糖苷(cardiacglycoside)对心肌有特异性紧张性促进作用。
-
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且测定血糖的方法也主要是检测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化验结果意义增高见于糖尿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等,另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呕吐、腹泻、高热等。
-
血流阻力
这一关系也适用于血流,即血流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R成反比,可用下式表示:Q=(P1-P2)/R在一个血管系统中,若测得血管两端的压力差和血流量,就可根据上式计算出血流阻力。对于一个器官来说,如果血液粘滞度不变,则器官的血流量主要取决于该器官的阻力血管的口径。
-
血液学
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研究细胞来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细胞生理学;研究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血液免疫学;研究血液病遗传方式和信息传递的遗传血液学;血液学已成为生理和病理多种专业工作者共同耕耘的园地,血液学范围不断扩大,血液学在医学整体中已成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前驱。
-
血液循环
心脏节律性的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
-
红细胞
红细胞(redbloodcells)是指血液中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运氧功能、呈红色扁盘状的细胞。贫血时一般有面色苍白、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等现象,这时由于血液运氧能力降低,身体缺氧所致。若缺乏促进红细胞成熟的物质如维生素B12和叶酸,则使细胞发育停滞而产生巨细细胞贫血又称恶性贫血。
-
微丝蚴
微丝蚴是寄生于血液内的丝虫(Filaria)类的幼虫称为微丝蚴。这种成虫主要寄生于淋巴结、淋巴管、心脏及大血管中,不常移动,并在该处产卵。化验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可诊断丝虫病。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液其他检测化验类别血液检查、血液其他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输血科计算机管理
输血科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1.及时、准确地向临床及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有关血液的查询和统计数据。3.凡承担现场标签打印的站点,要配备平推式打印机,如血源、体检、成分、发血等站点;5.系统软件、汉字平台、应用软件等要按照全军输血管理的要求,使用统一软件,以利于统一管理和相互的信息交换。
-
内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主要包括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互相渗透,组织液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只有通过淋巴循环再回到血浆。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
血清
概述:血清:1.经外奇穴名;即止泻穴。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清:血清是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如将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凝血反应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参与血凝的凝血因子,但又增添了凝血过程中由血小板释放的少量物质。
-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血脉指血液和脉管以及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这一系统的生理功能,由心脏主持,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心脏气血的虚实,可影响血脉的运行;《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
体温
其次,是心脏和消化腺。由于血液不断循环,深部各个器官的温度会经常趋于一致。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但由于腋窝不是密闭体腔,易受环境温度、出汗和测量姿势的影响,不易正确测定。食管中央部分的温度与右心的温度大致相等,而且体温调节反应的时间过程与食管温度变化过程一致。
-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componenttransfusion)是指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1)全血和红细胞:给急性大失血者输全血,以补充血量,回升血压,慢性失血或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低,血液运送O2的能力不足,而血量并未减少,则输给浓缩的红细胞悬液为宜。对急性大失血者,也可输给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充血量。
-
皱缩红细胞
检查名称:皱缩红细胞分类:临床血液检查/红细胞化验取材:血液概述:皱缩红细胞是因外界条件改变而引起的一种红细胞形态变化,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时pH值偏高引起形态的改变,或血片玻璃上沾有少量油脂,最严重的皱缩细胞形似球红细胞、轻度皱缩细胞可恢复固有盘状形态。(2)用校准的微量吸管吸取末梢血20μl。
-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transfusionmedicine)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与血液和输血相关的基础理论、血液免疫机理与临床治疗、技术应用与扩展、献血服务与血液质量、成分输血与血液制品应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信息化管理等,研究和推广输血新技术,达到输血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
-
内外屏障
虽然耳道是由薄薄的皮肤覆盖,但通常认为它是在体内,因为耳道深陷入头部。要进入血液,氧气必须通过肺内一层薄薄的细胞。假如血液漏出血管,进入身体的其他部分(出血),不仅造成组织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发生障碍,而且可能导致严重损伤。唾液在口腔内有重要作用,但是假如吸入肺内,则可能引起严重损伤。
-
心瓣膜
瓣膜表面衬贴一层内皮,中心为致密结缔组织,与纤维环相连。(位于左、右房室口、主动脉口及肺动脉口周围的四个纤维环和两个纤维三角及漏斗腱组成心脏的支架组织,是心肌纤维和心瓣膜附着所在。乳头肌是心室壁的肌束形成的特别发达的隆起,直立于心室壁上。动脉瓣包括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
血液半乳糖
半乳糖血症是由于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苷基转移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转化和利用,导致血液和尿液中半乳糖升高。试剂:(1)磷酸盐缓冲液(0.02mol/LpH7.4):溶解磷酸二氢钾1.06g和磷酸氢二钠1.74g于950ml蒸馏水中,调节pH7.0,然后稀释到1000ml。附注:(1)尿中半乳糖参考值:新生儿<3.33mmol/L;
-
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以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检测服务能力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血站实验室检测资源,充分发挥血液中心技术示范以及质量监督作用,逐步形成以“血液中心加强质量控制、基层血站延伸采供血服务”的模式,即“质控上收、服务下沉”。
-
心阻抗血流图
概述:心阻抗图(impedancecardiogram,ICG)又称心阻抗血流图。是用电生物阻抗技术测定心输出量,评判心脏功能的无创性方法。与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同步记录,还可测定心脏收缩和舒张时间间期,血管顺应性及总外周阻力等。正常人A波振幅≤1/3c波,增高时,提示左室顺应性减退。④B点:为心室射血始点。
-
心阻抗图
概述:心阻抗图(impedancecardiogram,ICG)又称心阻抗血流图。是用电生物阻抗技术测定心输出量,评判心脏功能的无创性方法。与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同步记录,还可测定心脏收缩和舒张时间间期,血管顺应性及总外周阻力等。正常人A波振幅≤1/3c波,增高时,提示左室顺应性减退。④B点:为心室射血始点。
-
床旁自身输血
2.血管外科术后。收集体腔内血时应无菌操作,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3.待引流瓶回收的血液容量达600ml左右,或引流时间达18h左右,将回收的血液转入无菌转移袋内,标明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并将进行血液洗涤用生理盐水配制成红细胞悬液,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再把血液回输给患者。
-
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相: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朋瓣关闭;从以上对心室充盈和射血过程的描述中,不难理解左心室泵血的机制。还应注意瓣膜的作用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没有瓣膜的配合,等容收缩相和等容舒张相的室内压大幅度升降,是不能完满实现的。
-
射血相
等容收缩相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打开,等容收缩相结束,进入射血相。然而,近代应用精确的压力测量方法观察到,在快速射血的中期或稍后,心室内压已经低于主动脉压,不过此时,心室内血液因为受以心室肌收缩的作用而具有较高的动能,依其惯性作用可以逆着压力梯度继续射入主动脉。
-
镰状红细胞
概述:镰形红细胞(sicklecell):形如镰刀状。镰状细胞镰状红细胞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镰状红细胞分类:临床血液检查红细胞化验取材:血液镰状红细胞的测定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的容积,换算成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
-
镰刀状细胞
概述:镰形红细胞(sicklecell):形如镰刀状。镰状细胞镰状红细胞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镰状红细胞分类:临床血液检查红细胞化验取材:血液镰状红细胞的测定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的容积,换算成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
-
充血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广义来说是脏器一部分区域血量增加的状态。充血的重要原因除炎症外,温热的、机械的、化学的以及精神的刺激也可引起。这些刺激可以通过血管舒张神经的兴奋或血管收缩神经的麻痹而导致充血。
-
镰状细胞
概述:镰形红细胞(sicklecell):形如镰刀状。镰状细胞镰状红细胞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镰状红细胞分类:临床血液检查红细胞化验取材:血液镰状红细胞的测定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的容积,换算成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