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带
砂炒脐带用于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等症。15厘米,内有2个动脉管和一个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拆断。脐带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脐带味甘、咸,性温。(《医级》坎气丹)治三阴久疟:脐带九枚(烧存性),于白术二两,人参五钱。《本草纲目》解胎毒,敷脐疮。《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
脐带长度异常
而脐带过短即使B超检查也难以确诊,分娩时如果出现胎儿下降困难、产程延长,应严密观察胎心,如果发现胎心出现异常就可早期诊断为脐带因素引起的胎儿窘迫,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应立即剖宫产,如果已经进入第二产程后才出现异常,可以迅速从阴道分娩,在胎肩娩出后立即钳夹、切断脐带。
-
脐带先露
概述:脐带位于胎先露之前或一侧,胎膜尚未破裂,称为脐带先露(presentationofcord),亦称脐带前置。若胎膜已破,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在阴道内,甚或经阴道暴露于外阴部,称为脐带脱垂。在羊水过多、低位胎盘、脐带过长、多胎妊娠、早产及早期破膜时也可发生。
-
脐带的超声诊断技术
脐带过短可引起胎盘早期剥离,目前对脐带长短尚无测量方法。操作名称:脐带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脐带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下述情况:1.孕13周至足月孕妇。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2.一般如无阴道出血或宫颈功能不全者不需充盈膀胱。注意事项:1.检查脐带有无缠绕现象。2.有条件测量脐动脉的胎心率及S/D。
-
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技术
70cm,超过70cm则为脐带过长,过长的脐带容易缠绕胎儿,最常见的是脐带绕颈,超声检查可作出诊断。操作名称: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下述情况:1.正常中、晚期妊娠,特别是足月妊娠及临产时,应观察有无脐带绕颈,并观察胎心搏动。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
-
脐带扭转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如果脐静脉与静脉间的螺旋距离少于2cm时极有可能发生脐带过度扭转。诊断检查:多在分娩后确诊。特别提示:胎儿脐带扭转一般情况下是和胎儿自我活动有关,但有些情况也会造成胎儿脐带扭转,比如在怀孕后期孕妇不小心摔倒一下也有可能造成脐带扭转,摔的不重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因人而易。
-
脐动脉插管术
操作名称:脐动脉插管术适应证:脐动脉插管术适用于:1.需要频繁监测血气。5.血管造影用。2.腹膜炎。4.脐膨出。2号缝线,扎脐绳(用以止血),消毒布巾,消毒皮肤用品,输液泵,肝素生理盐水。注意事项:1.在插管后应经常检查腹股沟区和下肢的肤色有无苍白或发花,及时发现股动脉或其分支痉挛。如果发生栓塞,则立即拔管。
-
碍产
碍产病名。又名碍肩生、绞脐、背包生、坐碍、凝产。由于脐带绕颈、绊肩而引起的难产。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能生。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属脐带脱垂类分娩并发症。
-
新生儿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
疾病名称:新生儿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脓疱疮有称为传染病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丘疹、水疱或脓包,易破溃后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3.成熟脓疱用针刺破涂1%甲紫溶液;4.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血脐
血脐为病证名,即儿脐出血。出自《本草纲目》。儿脐血出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其原因为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而致。血脐大多在出生后第一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发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胎热内盛者,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
-
新生儿脐部疾病(脐炎)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脐带脱落前伤口很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病因::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治疗:1.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3.抗生素治疗。疾病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
儿脐血出
儿脐血出为病证名,出自《本草纲目》,又名血脐。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可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而致。大多在出生后第一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发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胎热内盛者,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
-
脐血
概述:脐血(umbilicalbleeding)为病证名。是指以脐部渗血、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症状: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大都在出生后第一周,脐带脱落前后发现。病因病机:可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原结扎的脐部线结松脱而出血。
-
回气捷法
回气捷法为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育婴秘诀》:“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寤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必以棉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可浴洗,剪去脐带。”
-
延生方
《医学入门》卷六:别名:延生第一方组成:初生脐带、辰砂、生地、当归。功效:预解胎毒,免痘。若脐带有5分,入飞过辰砂2分半(为末),用生地、当归煎浓汁调匀抹儿上腭间及乳母乳头上,1日至晚取尽为度。次日遗下秽浊之物,终身永无痘疹诸疾。附注:延生第一方(《古今医鉴》卷十四)。
-
断脐法
断脐法又名脱脐法、剪脐法。即小儿初生剪断脐带之法。一般先洗浴,后断脐,以免水湿侵入。《医宗金鉴》:“先用剪刀向火烘热,煎断脐带,次用火器绕脐带烙之。”自普及新法接生以来,均改用快速断脐法。本法已不有。
-
胎儿电子监护
操作名称胎儿电子监护方法及内容电子胎心监护仪观察:使用前嘱孕妇排空膀胱,偏左侧卧,将胎心探头固定于胎心音听诊最响亮处,宫缩探头固定于子宫底部,在描绘仪上观察胎心率的变化。胎心率基线(BHR)的变异性(1)正常BHR摆动并波动在120-160次/min之间,摆动幅度10-25次,波动周期2-6周期/min。表明脐带迫压,胎儿缺氧。
-
儿生不作声
儿生不作声为病名,即新生儿窒息。《三因方》:“初生寒闭者,由天寒气闭不能啼,切勿断脐,用纸蘸油,点火于脐带下,往来熏之,令火气由脐入腹,使寒得温散,更以热醋汤洗脐带,则气通啼哭如常”。《水镜方》:“热闭者,由胎热壅闭不能啼,用小叶葵捣取汁,调熊胆末,抹儿口中。亦可用回气法。”
-
婴儿脐疝
概述: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病因学: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
脐中水
脐中水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而致病。症见脐腹绞痛,啼哭号呼,面目青黑。由寒湿之邪结于腹部所致。治宜温经散寒,宣通阳气。用吴茱萸研粗末,盐水炒热,熨于腹部。灸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
新生儿脐部疾病(脐疝)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
脐尿管异常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脐尿管异常为一种先天性畸形,临床上少见。脐尿管完全不闭合,在生后的数日内即可出现症状,可见从脐中有尿液滴出。脐尿管是从脐带到膀胱尖的尿囊腹腔内部分,常有表皮细胞残留物保存在纤维端内。除非囊肿较大、有感染或有排出物,临床很少有症状。诊断检查:X线检查即可确诊。
-
保婴出痘方
别名保婴稀痘方处方生地2钱,当归2钱,赤芍2钱,金银花1钱,红花1钱,桃仁1钱,荆芥穗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预防痘疮。故特用本人落下之脐带,同气相求,以为导引,且脐带为生命之蒂,元气所系,其阴阳未剖之前先具此物,灵通呼吸,混合太虚,较痘苗尤为功大耳。摘录《成方便读》卷四引《福幼编》
-
坎炁(qì气)
坎炁(qì气)炁,同气。脐带的别名。参脐带条。
-
胎儿血液循环
胎儿营养物质、氧的摄取以及代谢废物排出等都要经脐带到胎盘进行物质交换,因而其血液循环途径与成体有很大差异,待出生后要发生相应改变。来自脐静脉的血液与来自胎儿身体下部回流的血液在下腔静脉中混合后入右心房,绝大部分的混合血经卵圆孔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进入主动脉,主要供应胎儿的脑部及心脏营养。
-
碍肩生
碍肩生病名。周纪常《妇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
-
复生饮
《丹台玉案》卷六:复生饮:处方:牙皂僵蚕穿山甲各1.8克麻黄防风胆星半夏各1.5克甘草0.9克大黄3克(后入,略煎一滚)功能主治:治小儿脐风撮口。以通利则有生机。主治:一切脐风撮口。用法用量:先以此儿脱下脐带煎5-6沸,去带,再入前药煎,临服加生姜汁,竹沥各2茶匙,麝香少许,调匀,徐徐以匙灌之。
-
脐肠系管异常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脐肠系管是由胚胎及羊膜囊将卵黄囊挤开后长出的,它将羊膜囊与消化道连接起来,在胚胎第4至第7周后,在正常情况下即闭合。症状体征:脐肠系管完全不闭合,于出生后即可发现,脐带底部较一般要大些,脐带脱落后留下一红色结节,其周围有一瘘管,排出的粪便可刺激周围皮肤。
-
脐湿
概述:脐湿(umbilicaldampness)为病证名。出《颅囟经》。症状: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脐孔周围稍见红肿。病因病机: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为水湿所浸,如洗浴未给揩干,或因尿布过分潮湿,久浸脐部而成。治疗:治宜外用收敛固涩药物,如枯矾、煅龙骨、煅牡蛎、滑石粉等,干扑脐部。
-
脐肿
病因病机:婴儿脐肿,多因伤湿。治疗:《太平圣惠方》:脐肿出汁不止,用白矾烧灰敷之。《海上方》:小儿脐肿,荆芥煎汤洗净,以煨葱刮薄,出火毒,贴之即消。症状: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脐孔周围稍见红肿。治疗:治宜外用收敛固涩药物,如枯矾、煅龙骨、煅牡蛎、滑石粉等,干扑脐部。
-
焠脐风
焠脐风焠法之一。用灯火治疗脐风的方法。出《厘正按摩要术》。脐风初发,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等处,各一燋,脐旁四周六燋,脐带未落,于带口一燋,如既落,则于落处一燋,共十三燋。熄风镇痉。现已不用。
-
C-反应蛋白(CRP)
化验结果意义:(1)升高:急性炎症或组织坏死(CRP先于血沉增快之前,恢复期CRP亦先于血沉之前正常),急性心肌梗死(24~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补体结合试验化验类别一:血清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补体结合试验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rT3
53ng/dl)。化验结果意义:(1)升高: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低T3综合征、脐带血、新生儿。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甲状腺激素测定化验类别一:激素类测定化验类别二:甲状腺激素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甲状腺中毒
-
胞衣排出
胞衣排出指哺乳类分娩时,在胎儿出生稍后而脐带和胎盘被排出之意。人通常在胎儿出生后10—30分钟排出胞衣。
-
星鲨属
星鲨属是真鲨目皱唇鲨科的1属,有20种,中国有3种。背鳍2个,无硬棘;白斑星鲨体具白色斑点,主要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前鳍星鲨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胸鳍里角,约与胸鳍里缘中部相对,上唇褶比下唇褶长。灰星鲨为胎生,每产10余仔,胎儿具卵黄胎盘,连于母体子宫壁上,脐带很长,子宫分成多室,胎儿各居一室。
-
脐膨出
脐膨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畸形。脐膨出常合并心血管、消化、泌尿、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临床表现1.出生后见脐根部突出肿物,脐带位于肿物中央;2.非手术治疗,应用外用药(红汞)等必要时加用静脉抗生素(如“B”或“C”项)。疗效评价1.治愈:脐膨出修复后,伤口一期愈合,无其他症状。
-
脐中冷
脐中冷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部受到冷邪侵袭而致病。治同脐中水条。
-
先天性喉闭锁
概述:在胚胎期因喉发育过程受阻,喉腔未形成,出生时喉腔闭锁不能通气,称为先天性喉闭锁。出生时患儿颜色正常,于结扎脐带后不久始出现发绀,可与心脏性发绀相鉴别。如发现新生儿有呼吸动作而无器声亦无空气吸入时,应立即在直接喉镜下将婴儿型支气管镜穿破膜性闭锁进入气管内,给氧及人工呼吸,可将患儿救活。
-
四灰散
《种痘新书》卷十:组成:旧棕、老杉树皮、胎发、脐带。主治:女子经行出痘。用法用量:调酒服。《圣济总录》卷一○一:组成:粉霜、艾人灰稍多、矾石灰、铅灰(无即用胡粉、密陀僧代之)各等分。主治:腋气;兼治脚汗。用法用量:先以醋浆水洗,拭干,即敷之。如要试,但敷药蒜上,良久自无臭。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育婴延龄解毒丸
《幼科发挥》卷一:方名:育婴延龄解毒丸组成:断脐带(连胞,不拘长短剪取,新瓦上焙干)1钱,生甘草末2钱,黄连末1钱,朱砂(飞)半钱。功效:解胎毒,初生小儿宜服。用法用量:每服1豆许,纳儿口中,以乳送下,1日1次,药尽而止。制备方法:上为末,生白砂糖调和,瓷罐收贮。
-
胎元七味丸
《增订医方易简》卷九:方名:胎元七味丸组成:胎元3个(即男子脐带,瓦上焙干,存性),陈棕7钱(数10年者佳,烧灰存性),京牛黄3分,槐角子5钱(肥大者,瓦上焙干,存性),刺猬皮3钱(醋炙),象皮4钱(醋炙),地榆3钱(晒干)。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酥油为丸,如蚕子大。若不能为丸,加糯米糊少许即成。
-
稀痘神方
《纲目拾遗》卷七:方名:稀痘神方别名:二气丸组成:白梅花蕊3钱(采饱绽者,须预备晒干),生地黄3钱,当归3钱,生甘草1钱,脐带1枚(小儿自己落下时,去灰或矾,用新瓦炙存性)。功效:永不出痘。滤清熬膏,1日服完。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渥顿氏胨胶
渥顿氏胨胶是构成人胎儿脐带的胶样组织。基础细胞是大的星形或梭形的纤维细胞,以其突起与邻近细胞的突起相连接。除少量的胶原纤维外,具有以硫酸软骨素和玻璃(粘醛)酸为主体的糖蛋白的胨胶样细胞间质。生活时呈现均一的构造,固定后则出现颗粒和纤维状构造。在间质内见有少数组织细胞、淋巴细胞。
-
胞胎
胞胎(fetuswithplacentaandumbilicalcord)是指孕育在妇女胞宫内的胎儿连同脐带与胎盘。
-
初生不啼
概述:初生不啼(newbornasphyxia)为病证名。出《全幼心鉴》。又名寤生、梦生、闷脐生、草迷、婴儿哭迟。病因病机:多由难产,或寒气内追,导致小儿气闭,不能啼哭,甚至气绝而闷死。如因寒闭不啼,可用棉絮包裹,暂不断脐,以艾条或纸捻蘸油点火,在脐带上往来熏之,待暖气入腹,寒气一散,自能啼哭,然后再断脐。
-
干细胞采集
干细胞采集(collectionofstemcells)是指对适宜供者的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中干细胞的采集。
-
坐碍
坐碍病名。难产证型之一。见顾允若《妇科撮要》。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详碍产条。
-
落脐疮
落脐疮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因感染而成之疮。亦称脐漏。证治详见该条。
-
浪脐生
难产类型之一。《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时,头必转向产门,自然正产。若无力转运,脚踏胞衣,脐肠先出,谓浪脐生。急令稳婆清理推入,稍俟气平,乘势就其脚下,不可推转久延。久则脐肠复下,复难收拾矣。”类似于臀足位分娩,脐带脱出。
-
肚带
肚带产科学名词。出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论。即脐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