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
露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如露胆南星。为传统加工炮制法之一。②药物剂型之一。参露剂条。
-
神仙返魂丹
《圣济总录》卷二○○:方名:神仙返魂丹组成:丹砂3两,雄黄3两,雌黄3两。用法用量:若有人猝死者,安在口中即活;常人服者,每月旦日服1丸,可终生无病。若中毒药,其毒自吐出。制备方法:上先细研雄黄。
-
岁露
《岁露》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今岁有贼风暴雨,以衰万物,比秋风露,故曰岁露焉。”本篇主要论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文中首先介绍疟疾的病机和症状。同时论述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所以人体在遇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的三虚时容易发病的道理,特别是遇到四时八节气候反常时往往会造成疾病的流行。
-
寒露
寒露①指将欲凝结的寒凉露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②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
仰顶生
仰顶生为病证名。即产儿额先露。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名仰顶生者,谓额角已露,顶却向后。”
-
香橼膏
主治:远年痰火咳嗽,结痰音哑,气逆不顺。制备方法:刻下蒂,如钱大一围,每只入上好松萝茶叶1层,浇入上白福蜜沥净者,茶1层,蜜1层,填满实,上盖1分厚生姜1大片,仍将刻下圆蒂盖好,苎麻扎好,日蒸夜露4-5次,开蒂盖看,如觉干,独加蜜少许,不加茶叶,覆盖好扎紧,再蒸露至9次后,共捣成膏,装入磁器内。
-
硇砂线
《外科十三方考》:方名:硇砂线组成:番硇砂1两,壁线3钱,火麻花3钱,生半夏3钱,生南星3钱,芫花3钱,糯米酒1碗,白丝线3钱(先用碱水煮过脱脂)。主治:痔瘘。
-
苦薏水
处方:苦薏20钱,片脑12钱。制法:以蒸露罐取露,封纳壶内,听用。功能主治:外障疼痛甚者。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摩勒香
《圣惠》卷二十四:方名:摩勒香组成:摩勒香1斤(乳头内拣光明者是)。主治:大风疾。如体上有疮者,以麸两硕作一卧槽,令其内卧,服药后倍有恶物出,至3日3夜当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牛乳5升,甘草末4两,于瓷合中盛,都搅令匀,露一夜,次日加盖,入甑中蒸,炊3斗米熟即止,再露之,又蒸,如此3遍,方可服之。
-
念珠丸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引《张氏必效方》:方名:念珠丸组成:乳香(去油,净)2钱,圆眼核3钱,黄蜡2两。主治:阴疝偏肿,囊中疼痛难忍。用法用量:每服3丸,乳香汤送下。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制备方法:乳香研细,硇砂同研匀,熔蜡为丸,分作108丸,以线穿之,露一夕,次日用蛤粉为衣。
-
梅露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M iL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百草镜》: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②《纲目拾遗》:鲜绿萼初放花,采取蒸露,能解先天胎毒。六月未出痘小儿,和金银露食之极佳。
-
胎先露
分娩时,胎儿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部分叫“先露部”。头位的先露部可因胎头俯屈良好、俯曲不良及仰伸等不同情况,分为顶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等,其中以顶先露最常见,额及面先露少见。臀位的先露部为臀,因胎儿下肢屈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盘腿臀先露、伸腿臀先露以及足或膝先露等。横位的先露部为肩,又称肩先露。
-
蚕豆花露
处方:蚕豆花1斤。制法:用蒸气蒸馏法,鲜者每斤吊成露2斤,干者每斤吊成露4斤。功能主治:清热止血。主鼻血,吐血。用法用量:每用4两,隔水温服。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雪利酒
雪利酒(Sherry)主要产自西班牙的加斯,它以当地的葡萄酒为基酒,勾兑葡萄蒸馏酒,采用逐年换桶的方法陈酿。雪利酒又分为菲奴(Fino)和奥罗露素两大类。菲奴酒色泽淡黄,香气幽雅清新,口味干烈清淡。奥罗露素酒色泽金黄,口味浓烈柔绵。
-
生地散
《医略六书》卷三十:组成:生地5两,当归3两,生姜1两(炮黑)。制备方法:上为散。各家论述:产后去血过多,腹中(疒丂)痛,是血虚不能滋荣血室,故腹痛不止焉。生地凉血以滋血室;生姜炮黑,暖胃气以摄下行之血也。为散,童便调下,使血不妄行,则经脉完复,而腹中(疒丂)痛自止,何患血露之去多不止哉。
-
楝椒煎
处方:苦楝根皮(去粗皮)5钱,川椒5钱。功能主治:虫积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次日五更先以猪肉臭其气,然后服药。其虫尽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露桑散
处方:桑叶(带露者探,晒炙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多汗、盗汗。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摘录:《医级》卷八
-
壶卢子
《*辞典》:壶卢子:出处:《纲目》拼音名:H L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功能主治:《御药院方》:治齿龈或肿或露,齿摇疼痛:壶卢子八两,牛膝四两。每服五钱,煎水含漱,日三、四次。
-
四味截疟汤
《症因脉治》卷四:组成:何首乌5钱,羌活2钱5分,山楂肉1钱2分,青皮7分。主治:诸疟。用法用量:上合煎,露1夜,临发时五更温好服之。
-
治毒散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方名:治毒散组成:当归5钱,甘草5钱,大黄5钱,金银花少许。主治:便毒。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酒各1盏,煎至1盏,去滓,露1宿,温服。
-
疟疾不二饮
《惠直堂方》卷一:方名:疟疾不二饮组成:常山2钱(鸡油炒),槟榔1钱(尖者雄,平者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用法用量:临发日五更天温服。制备方法:酒、水各半钟,煎7分,不可过熟,熟则不效;
-
疟疾神效方
《便览》卷二:方名:疟疾神效方组成:常山、厚朴、半夏、茯苓、草果、槟榔、陈皮,甘草少许。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露1宿。发日五更服。加减:渴,加乌梅1个;久者,加僵蚕7个。
-
土蜂窝散
《鸡峰》卷二十二:方名:土蜂窝散组成:土蜂窝半两,露蜂窝半两,白矾半两,硇砂半两,雄黄半两,麝香1钱。主治:漏疮及三十六般蜘蛛疮。用法用量:用醋涂病处,每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湿痰流注奇方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引赵若予方:方名:湿痰流注奇方组成:木瓜1个,当归5钱,甘草3钱。主治:湿痰流注作痛。用法用量:空心热服。制备方法:细酒1斤同煎减半,再加研细乳香、没药各1钱,夜露1宿。
-
鼠化散
《千金珍秘方选》:方名:鼠化散组成:屋上猫粪(曾经霜露,须色白不臭者,炙脆)、冰片1分。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患处。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五谷露
《医钞类编》卷十三:方名:五谷露组成:粟米、粳米、大麦(有毛者,舂去皮)、糯米(白者)、芝麻各等分,砂仁减半。主治:脾胃虚弱,饮食难进。用法用量:水浸,煮滚半熟捞出,入甑内蒸,取露服。
-
根类中药
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如怀牛膝、太子参等。根类中药采收期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
根茎类中药
根茎类中药是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药材。如绵马贯众、狗脊等。根茎类中药采收期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
空气变形丝
利用压缩空气,使化学纤维的长丝发生喷气变形,丝束外圈局部起小卷,再使它部分断裂,形成若干端头露在外面,看上去十分接近用短纤维、按常规方法纺织,就得到空气变形丝。它可以用来生产仿绢丝、仿棉或仿毛形织物,分别用作衣料、家具布、毡毯或汽车用布。估计到本世纪末,空气变形丝将会有相当的发展。
-
雷斆
雷斆,南朝宋时药学家。曾著《炮炙论》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原书已佚,其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现传《雷公炮炙论》,为近人张骥辑佚本。
-
氯酸银
氯酸银为氧化剂,与有机物、易燃物、还原剂、金属粉末混合后可成为爆炸混合物。熔点:230℃沸点:270℃(分解)相对密度:[水=1]:4.430外观性状:白色结晶形粉末,溶于水,微溶于醇,露光色泽变深。主要用途:用作氧化剂,并用于有机合成。
-
硫醚类
硫醚类,如二(2-氯乙基)硫醚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可燃,遇明火、热能燃烧,受热分解,也能与水或水蒸气反应产生有毒的腐蚀必气体。凝固点:14.4℃沸点:217℃(分解)饱和蒸气压:0.01kPa(30℃)相对密度:[水=1]:1.27[空气=1]:5.4外观性状: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露光变质;
-
夜惊
夜惊病证名。指小儿神不潜藏,夜间入睡,突然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面露恐怖,有时喊叫,一般持续十余分钟,可隔数月或数十日发作一次。治宜安神镇惊,用琥珀抱龙丸。针刺内关、大椎。
-
碘(化)乙酰
碘(化)乙酰为可燃酸性腐蚀品,遇水和乙醇分解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沸点:108℃相对密度:[水=1]:2.07(20℃)外观性状:无色发烟液体,露置在空气中变黄,能溶于乙醚和苯。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凤凰露
处方:老鸡1只(去毛肠),金石斛2两,砂仁2钱。功能主治:劳瘵。用法用量:水2分,酒1分,煮干,蒸取露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三
-
固元利关煎
处方:香附3钱,红花4分,制首乌5钱,炙黄耆1钱5分。功能主治:阴阳久疟。用法用量:白水煎,露1宿,清晨热服。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鸡粪白散
处方:鸡粪白1两(炒令黄)。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5-6岁石淋,茎中有沙石子不可出者;遗尿。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露1宿。每用此水1合,调散半钱服之,1日3-4次。当下沙石。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
空青方
处方:空青少许。功能主治:眼(目巟)(目巟)不明。用法用量:渍露1宿。以水点之。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五
-
香橼露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XiānɡYu nL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金橘橙露同功。用法用量:内服:炖温饮,1~摘录:《*辞典》
-
仙枣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组成:大黑枣(去核)21枚,胡粉3分。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空心吃3枚,冷茶送下。制备方法:将胡粉入枣内,逐个用线扎紧,放小砂罐内,略放水煮熟,露1宿。
-
启云抱龙丸
《幼科金针》卷上:组成:胆星1两,防风1两,花粉1两,薄荷1两,僵蚕5钱,白附子5钱,雄黄3钱,辰砂2钱。功效:降火清金,消痰驱风。主治:小儿天哮症。用法用量:露水竹沥磨服。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
铁屑膏
《真指》卷二十二:方名:铁屑膏组成:煅落铁屑半两,狗头连齿骨(炙黄)1两,鹿角(烧灰)1两,真轻粉1钱。主治:漏疮,露干者。用法用量:用猪脂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紫槟榔煎
《医统》卷七十八:方名:紫槟榔煎组成:紫槟榔10枚,向阳石榴皮7片。主治:寸白虫。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空心饮之。以下虫为度。制备方法:上锉。
-
粗肌丝
粗肌丝是组成肌节的肌球蛋白丝。由于构成粗肌丝的肌球蛋白是首尾排列的,所以粗肌丝是双极性的。头部露在外部,成为与细肌丝接触的桥,头部激活后有ATP酶的活性,引起肌收缩。估计每个粗肌丝由几百个(250~
-
穴位穿线法
穴位穿线法是指在选定的穴位上下或左右各1.5~0.5厘米直径的皮丘,再以穿上羊肠线的三角针,从皮丘处进针,经穴位深层肌肉组织穿过穴位,从穴位的另一边皮丘处出针,剪去两端线头,使羊肠线不露在皮外,完全埋在穴位内,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5~多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
上焦如雾
上焦如雾是指上焦具有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的功能,,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出《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
慢惊风·脾虚肝旺证
慢惊风·脾虚肝旺证(chronicinfantileconvulsionwithsyndromeofspleendeficiencyandliverhyperactivity)是指脾阳不振,肝旺化风,以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为常见症的慢惊风证候。
-
二皂饮
处方:肥皂子(独核者)20粒,皂角子30粒,苦参1两,金银花1两。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河水1碗半,井水1碗半,煎1碗,露1宿,次早空心热服,其毒自消。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沈员峤方
-
窿缘小叶桉
拼音名:L nɡYu nXiǎoY ān别名:露缘桉、风吹柳来源:桃金娘科窿缘小叶桉EucalyptusexsertF.V.Muell.,以叶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主治风湿及皮肤病,煎水洗;并用作引赤防腐药。又作农药及灭蛆、孑孓用药。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国制药学
《中国制药学》为书名。杨叔澄编。上编为制药学总论及丸、散、膏、丹、酒、露、胶、锭的制法和成药贮藏等;下编为生药制法,包括火制、水制、水火合制、酒制、药制、自然制等各法。书中除举例说明外,还附入作者的一些按语。1938年北京中药讲习所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