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
承筋穴主治病证:承筋穴主治腰腿、肛门等疾患:如腰背疼痛,脚踹酸重,霍乱转筋,足跟痛,大便难,痔疮,脱肛,头痛,鼻衄,癫疾,瘾疹,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下肢麻痹,痔疾,腰背拘急,便血,直肠脱垂,腰腿拘急疼痛,现代又多用承筋穴治疗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腓肠肌麻痹,便秘等。
-
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
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截石位。在直肠前侧剪开直肠膀胱腹膜反折[图5⑴]。手术图解⑴切开直肠旁的后腹膜⑵分离直肠后间隙⑶缝扎、切断瘘管⑷经会阴切口拉出直肠⑸肛门成形图5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术中注意事项1.保护输尿管切开后腹膜前应先观察,切开后应先分离出输尿管,并用套带保护。
-
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
手术名称: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别名:natriimorrhuasinjectionaltherapy分类:小儿外科/直肠和肛管疾病的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硬化剂注射疗法ICD编码:48.7601概述: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左侧卧位或膀胱截石位。手术步骤:1.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肛门区,然后用75%乙醇或1∶1000硫柳汞液或0.5%碘伏消毒。
-
肛门内括约肌
定义: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直肠末端环形肌增厚形成的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平滑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肛直角
定义:肛直角(anorectalangle)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近似90°的夹角。即大肠的末端。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门外括约肌
定义: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环绕肛管的由肛神经支配的具有括约肛门作用的横纹肌。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直肠全长12cm。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隐窝
定义:肛隐窝(analcrypt)又称“肛窦”,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窦
定义:肛窦即肛隐窝(analcrypt),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瓣
定义:肛瓣(analvalve)是指两个相邻肛柱基底之间的半月形皱襞。《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柱
定义:直肠柱即肛柱(analcolumn)。《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柱
定义:肛柱(analcolumn)又称“直肠柱”。《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肛门指诊
名称:肛门指诊概述:直肠指检虽然简单但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通过此项检查,可以了解病人有无肛窦炎、肛裂、痔、直肠息肉及溃疡,尤其对肿瘤病人通过指检可以明确诊断或了解癌瘤的大小、范围及活动度以指导治疗。(2)膝胸位:俯卧,胸部着床,头转向一侧双膝屈起,跪伏床上,抬高臀部,脊柱与床成45°角。(4)截石位;
-
经会阴肛门成形术
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截石位。手术图解图3⑴体位与切口⑴体位与切口⑵分开外括约肌,切开肛提肌,显露直肠盲端⑶分开并拉出直肠盲端⑷缝合肛提肌⑸缝合肛门外括约肌⑹切除直肠盲端⑺将直肠与皮肤缝合图4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经会阴肛门成形术术中注意事项1.分离要轻巧,切勿损伤直肠。2.肛门狭窄。
-
肛门闭锁
会阴肛门成形术(图1):⑴切口⑵经括约肌中间分离⑶游离直肠盲端⑷肛门成形图1会阴肛门成形术㈠切口:在会阴中央或可激发环形收缩区的中间,做X形切口,长约1.5cm。因直肠盲端正位于耻骨直肠肌环内,因此应紧贴肠壁向上分离。病因学:肛门闭锁属于中位畸形,临床常见。可合并尿道球部、阴道下段或前庭瘘管。
-
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手术图解⑴骶会阴肛门成形术体位⑵骶部会阴切口⑶分离、显露直肠⑷寻找耻骨直肠肌⑸从耻骨直肠肌环中插入直角钳⑹耻骨直肠肌环中引出套带⑺从耻骨直肠肌环中拉出直肠与皮肤缝合⑻缝合切口,放置引流图6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术中注意事项1.分离直肠应尽量靠近中线,以避免损伤支配肛提肌的神经。
-
脱肛·肾气不固证
定义:脱肛·肾气不固证(rectalprolapsewithpatternofunconsolidationduetokidneyqideficiency)是指肾气不固,以直肠滑脱不收,肛门松弛,或兼有子宫阴道脱出,伴生长发育迟缓,久泻久痢,小便频,夜尿多,腰膝酸软,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弱为常见症的脱肛证候。脱肛相当于西医的肛管直肠脱垂。
-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3或伴软骨瘤等肠道外肿瘤。4.结肠镜检查,可见直肠、结肠布满息肉,活检可确诊。治疗:1.单纯结肠或结肠息肉为主,可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腹部造瘘或回肠贮袋成形直肠吻合术,定期随诊,检查直肠残端粘膜情况。5.中医中药内服外治灌肠等。A氨甲苯酸A甲硝唑A硫酸庆大霉素B氯化钾B葡萄糖B维生素CC人血白蛋白C复方氨基酸
-
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结直肠部分切除术ICD编码:48.6901概述: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骶管麻醉,截石位。2.高位缝合脱出的腹膜囊后,在乙、直肠前方缝合肛提肌(图1.8.5.3.1-1B)。如有感染,须及时控制,以免发生腹膜炎。
-
内痔环切术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手术图解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⑵固定环痔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⑹缝合内、外层粘膜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术前需清洁灌肠。麻醉同内痔切除术。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
-
sarasola-klose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手术图解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⑵固定环痔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⑹缝合内、外层粘膜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术前需清洁灌肠。麻醉同内痔切除术。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
-
改良whitehead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手术图解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⑵固定环痔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⑹缝合内、外层粘膜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术前需清洁灌肠。麻醉同内痔切除术。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
-
膀胱癌的放射治疗
操作名称:膀胱癌的放射治疗适应证:1.术后放射治疗膀胱癌术后肿瘤残存,切缘不净,膀胱外受侵或侵犯盆腔周围器官,或淋巴结转移。5.姑息性放射治疗膀胱出血、盆腔疼痛、尿频、尿多等,脊髓压迫,脑转移,淋巴结转移引起的水肿或疼痛。方法:1.治疗体位仰卧或俯卧位。注意事项:1.注意直肠和膀胱急性不良反应,对症处理。
-
排便
排便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在十余小时以上,在这一过程中,食物残渣中的一部分水分被大肠粘膜吸收。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了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
-
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排粪动作部分是随意的,部分是不随意的。通常,人的直肠内没有粪便,只有由于集团蠕动将粪便推进入直肠,给直肠壁以刺激,有排便的感觉。此种冲动沿盆神经和下腹神经传至脊髓腰骶部的初级排粪中枢,又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便意;当抑制时,盆腔的横纹肌及肛门外括约肌都强烈收缩,结肠运动受到抑制。
-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肛门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等疏松组织,容易感染发生脓肿。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骶骨前,其上方为骶骨岬,下方为盆膈;两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旁,肛提肌以下,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感染严重时,脓液可从一个坐骨直肠窝流至对侧的坐骨直肠窝,形成蹄形肛周脓肿。
-
切开肠壁息肉摘除术
手术名称:切开肠壁息肉摘除术分类:小儿外科/直肠和肛管疾病的手术/直肠息肉的手术ICD编码:48.35概述:切开肠壁息肉摘除术用于直肠息肉的手术治疗。病儿仰卧位。并发症:切开肠壁息肉摘除术主要并发症为术后腹腔内感染,感染的原因为术前肠道准备不足,术中有肠内容物污染腹腔,或术中缝合肠壁切口不严密。
-
经尾后路肌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尾后路肌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结肠疾病的手术/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ICD编码:48.69概述:经尾后路肌切除术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3.牵开肛门外括约肌纤维,显露肛门内括约肌,将肛门内括约肌切开宽2cm的一条,切口继续向直肠肌层伸延。
-
肛膜闭锁
概述:肛膜闭锁(atresiaoftheanalmembrane)又称肛门膜状闭锁,是因肛膜未破,肛门与直肠被一层薄膜完全分隔,不能排粪的先天畸形,在中医学中称为“肛门皮包”。㈡肛膜切除术:切开肛膜,吸尽胎粪后,沿肛缘剪去肛膜,扩肛使肛管能通过食指,稍游离直肠下端粘膜,然后将直肠粘膜松弛地缝于肛周皮肤。
-
肛管
肛管(analcanal)是指上与直肠末端相接,下至肛门缘的消化管末端。解剖学肛管(anatomicanalcanal)是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
-
乙状结肠造瘘术
手术图解⑴分离系膜⑵切断乙状结肠,包扎近端,缝合远端⑶经右下腹小切口引出近端的乙状结肠图1乙状结肠单口式造瘘术适应证1.直肠癌或肛管癌切除术后,或不能切除的直肠、肛管癌,作永久性人工肛门。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术中注意事项施行乙状结肠单口式造瘘术,多系永久性人工肛门,术中应注意造瘘切口的大小。
-
瘢痕支持固定术
手术图解⑴纵夹粘膜⑵注射枯痔液⑶夹瘪粘膜瓣⑷缝扎基底部⑸扎紧缝线⑹完成手术图1直肠脱垂瘢痕支持固定术适应证直肠粘膜脱垂。术中注意事项1.用止血钳钳夹粘膜时,勿夹住肌层。术后处理术后卧床休息,给予少渣饮食,并口服鸦片酊0.5ml,每日3次,保持便秘2日。适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
-
肠呼吸
水生动物通过连接在肠内腔上的上皮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称为肠呼吸。某种螠虫能从肛门向直肠摄取海水,通过直肠的薄壁与体腔内含有呼吸色素(血红蛋白、血色素)的血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皂类的副膀胱(或排出腔囊cloacalsac)、海参的呼吸树、蜻蜒幼虫的直肠气管鳃等都具有同样的机能。
-
乙状结肠镜检查技术
3、乙状结肠活组织检查。3.将乙状结肠镜按上闭孔器,涂上润滑剂,从肛门徐徐插入直肠,顺骶骨推进约5cm,只需用于抵住乙状结肠镜,任其自然插入,绝对避免用力插入。8.在乙状结肠插入时,若因肠壁粘膜盖住镜端,无法见到肠腔,则可在镜旁接上橡皮球,鼓气入镜推开粘膜。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肠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
胃肠道非肿瘤性壁增厚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胃肠道非肿瘤性壁增厚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胃肠道非肿瘤性壁增厚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7)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一般准备(排大便、清洗灌肠)后,左侧卧位。注意事项:1.胃肠道充盈下的超声检查有利于鉴别管壁增厚的性质和增厚程度。
-
局部共鸣火花电疗法
操作名称局部共鸣火花电疗法(达松伐电疗法)适应症神经衰弱、偏头痛、神经炎、神经痛、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瘙痒症、脱发、痔、冻疮、酒渣鼻、营养不良性溃疡及耳鸣等。操作方法1.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品。治疗时不得移动体位。3.穴位刺激治疗法:用尖端电极对准经穴;3.腔内及创口处治疗时,应注意消毒电极。
-
结肠钡灌肠检查
操作名称:结肠钡灌肠检查适应证:结肠钡灌肠检查适用于结肠肿瘤、息肉、肉芽肿性病变,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巨结肠,结肠出血原因未明等适用。3.硫酸钡200~4.疑有直肠、乙状结肠病变者,可先缓注少量钡剂达乙状结肠为止,随即排钡,注气检查,局部查毕按常规法灌入大量钡剂充满全部结肠。
-
达松伐电疗法
操作名称局部共鸣火花电疗法(达松伐电疗法)适应症神经衰弱、偏头痛、神经炎、神经痛、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瘙痒症、脱发、痔、冻疮、酒渣鼻、营养不良性溃疡及耳鸣等。操作方法1.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品。治疗时不得移动体位。3.穴位刺激治疗法:用尖端电极对准经穴;3.腔内及创口处治疗时,应注意消毒电极。
-
直肠膨出
病因病理病机: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尾骨肌损伤未得修复,使直肠支持组织消弱而随阴道后壁脱出。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表现,严重者感到排便困难,甚至需要用手向后推移膨出的直肠方能排便。诊断:窥诊可见阴道后壁呈球形膨出,应仔细检查,作肛诊时手指伸入膨出部,即可确诊。重者需行后阴道壁及会阴修补术。
-
门静脉分流显像
原理:在正常情况下,经直肠给予放射性显像剂后,能迅速被直肠黏膜吸收,经肠系膜下静脉到达门静脉进入肝脏,并被肝细胞浓聚,然后回流到心脏。操作名称:门静脉分流显像适应证:门静脉分流显像适用于:1.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了解有无门静脉高压。
-
盆腔脓肿
概述:盆腔位于腹膜最低部位,腹腔内炎性渗出物易积于此间,为腹腔内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局部症状相对显著,一般表现体温驰张不退或下降后又回升,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由于脓液刺激直肠和膀胱,病人感觉有里急后重感即下腹坠胀不适,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常带有粘液,尿频和排尿困难等症象。4天拔去引流物。
-
结肠
概述:结肠(colon)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结肠局部解剖:成人结肠长约150cm,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盲肠通常被腹膜完全覆盖,活动度较大;上述细菌可以分解食物残渣,产生许多可被吸收利用的物质,如醋酸、丁酸、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等。
-
直肠泻
直肠泻为病证名。《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加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
-
内痔注射四步操作法
操作方法:使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位,肛门部常规消毒后,腰俞穴麻醉或局部麻醉。粘膜用新洁尔灭液消毒。第一步用l%普鲁卡因液与消痔灵等量混匀液作直肠上动脉注射,即在痔核上方,正常直肠粘膜下层的动脉跳动附近,于直肠下端左中、右前、右后三点处注射,各点药量2ml~1cm,成扇形注射,一般注药lml~
-
体温测量法
操作名称:体温测量法适应证:体温测量法适用于发烧或低烧病人待查者测量并记录病人体温,以观察机体内在温度及病情变化与转归,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2)直肠测温:肛表用20%肥皂液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取出。3.对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
-
曲美苄胺
曲美苄胺的药代动力学:口服或直肠给药的起始作用时间为15~3.任何年龄儿童,都不要静注曲美苄胺,未成熟或新生儿不要使用直肠栓剂。曲美苄胺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锥体外症状,低血压,视觉模糊,抑制,腹泻,眩晕,嗜睡,黄疸,肌肉痛性痉挛,血液恶病质,惊厥,昏迷,肌注后注射部位红肿。刺激,鳌刺感,灼热感。
-
切开阴道后壁的子宫切除术
手术名称:切开阴道后壁的子宫切除术分类:妇产科/妇科手术/腹部手术/良性疾病手术/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子宫切除术ICD编码:68.403概述:切开阴道后壁的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手术体位取仰卧位。2.钳夹、切断、缝扎双侧子宫骶骨韧带,剪开后腹膜,下推直肠,露子宫直肠陷凹,同全子宫切除操作。
-
脊椎结核寒性脓肿穿入空腔脏器
概述:脊椎结核寒性脓肿穿入肺脏较为常见,穿入食管胸主动脉、腰大肌脓肿穿入阑尾、胆囊、结肠和膀胱等空腔脏器较为少见。诊断:瘘管流出脓液的性状或有粪臭味,根据内窥镜检查,X线瘘管造影和钡剂灌肠检查可作出诊断。久治不愈者,应行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应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化脓性感染。
-
息肉痔·大肠湿热证
定义:息肉痔·大肠湿热证(rectalpolyp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inlargeintestine)是指大肠湿热,以大便不爽,小腹胀痛,便内有鲜血或黏液,气味臭秽,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息肉痔证候。湿热内蕴,伤及肠络,则大便带血;湿热为患,日久伤及正气,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加之湿热下趋,则大便时肿物脱出;
-
阴部神经阻滞术
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截石位。2.常规皮肤消毒。2.经皮阴神经阻滞确认一侧坐骨结节和肛门间做局麻皮丘。插入直肠或阴道内的示指触及坐骨棘作为引导,用10cm长、7号局麻针,经会阴软组织将针刺达坐内棘下方,注射局麻药5ml,阻滞股后侧皮神经的会阴支。注意事项:1.操作中应注意防止进针过深刺入直肠引起感染。
-
经腹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脓肿比较表浅,在耻骨上可以触到或直肠指诊不易扪清脓肿位置,或需要进行探查时,要考虑经此途径引流。麻醉局麻或腰麻。切开腹壁后,应先找到膀胱或子宫,将其向前下方推开,以纱布保护好盆腔。3.脓肿切开后,应以手指探入脓腔,轻轻分离纤维粘连,吸净脓液,不必冲洗脓腔,以免污染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