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妇
产妇指在产褥期的妇女。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
-
分娩镇痛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十年随着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成熟应用和新药的不断出现,会使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胎儿及产力的影响逐渐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逐渐会保持在最佳范围。7.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时,部分孕妇可以在产房内行走,但必须经麻醉医师检查运动阻滞的情况,同时有人陪伴。
-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6.来院途中分娩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新生儿脐带及产妇会阴部消毒处理。产房工作要求1.产房按手术室要求进行隔离消毒,产房、产床、器械、敷料及工作人员咽部、手指均应定期做细菌培养。(床边交接产妇及新生儿。4.产后6h内观察子宫收缩及出血量,至少每半小时一次,并按揉子宫,挤出积存的血及血块,出血多时报告医师。
-
产后虚脱
概述:产后虚脱即产妇产后出现的面色苍白、全身出汗、四肢发凉、心慌、头晕甚至晕厥等休克样症状,但血压正常。发病机制:胎盘排出后,由于胎盘子宫血液循环的停止、子宫缩复导致多量血液从子宫血窦涌入血循环,又由于静脉压下降使组织间液回入血循环,故全身循环量大增,心率变快,心排血量较产前增加10%~
-
会阴及阴道裂伤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会阴及阴道裂伤主要为分娩时软产道的损伤,最常见者为会阴及阴道裂伤,其次为宫颈裂伤。诱因:1、年龄过大或过小年龄过大,特别是35岁以上的初产妇,会阴弹性差,骨盆可动性小,分娩时会阴体不能充分扩张而容易造成裂伤;活动量小的产妇,会阴组织伸展性差,发生裂伤的几率较大。
-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
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1.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2.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3.分娩镇痛:酌情。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
骨盆狭小
疾病分类:妇产科症状体征:产前骨盆测量入口径线小,或初产妇接近预产期而儿头不入盆。②估计胎儿大小。用手拳于两坐骨结节之间,向上推入,正常者能通过。7.必要时做X线骨盆测量,了解骨盆形态,测量内径;如宫缩好、宫口迅速开大,但胎头始终停留在坐骨棘水平以上,应行剖宫产术。③以往有死产、剖宫产或曾试产失败者。
-
子宫收缩不协调
由于宫缩失去极性,虽强度较大,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宫颈扩张及胎儿下降。病因病理病机:(一)产妇精神过于紧张。高张型宫缩不协调如发生在应用催产素过程中,应立即停药,并注射镇静解痉剂,如杜冷丁及阿托品,必要时给乙醚吸入。0.3ml肌注或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等,待环松解后酌情结束分娩。
-
急产
急产是指产痛后三个小时内即完成分娩,子宫颈的扩张速度初产妇每小时5公分以上、经产妇(生第二胎以上)每小时10公分以上;通常会有异常强烈的子宫收缩、很低的产道阻力,或者产妇对产痛没有知觉。
-
前不均倾位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枕横位中胎头以前不均倾势入盆者简称为前不均倾位。2.产程中容易出现尿潴留。4.直肠指检或阴道检查,宫颈前唇水肿,骨盆前半部被塞满,而骨盆后半部有空虚感,胎头矢状缝在骨盆横径位上,且后移至接近或偏向骶岬。1、腹壁松弛或悬垂腹者,可加用腹带纠正胎儿的倾斜姿势,避免前顶先入盆。
-
脐带缠绕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脐带缠绕是指脐带环绕胎儿身体,通常以绕颈最为常见,分娩时,看到脐绕颈一、二圈的宝宝并不稀奇。另外,躯干及肢体的缠绕也有可能发生。防范脐带缠绕的几点建议:1.孕妇要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还可引起第二产程延长,胎头迟迟不衔接,个别引起胎盘早剥。
-
产褥期处理
2.每日检查产妇的全身情况,测血压,查宫底高度,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会阴有无肿胀及感染,乳胀及有无乳头皲裂,异常者应对症处理。4.乳汁不足者鼓励产妇多哺乳,多吸吮刺激乳汁分泌,多喝汤汁,解除顾虑,保持足够睡眠,给予催乳剂促进乳汁分泌。②丙酸睾丸酮50mg,肌注,1/d,共3次。③炒麦芽30-60g水煎代茶饮。
-
音乐疗法
古人对音乐早有论述,曰“通神明”,能达到“人气相接”,“动荡血脉,疏通精神”,可“使人喜,使人悲”、陶冶情志。现代医学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
生脉保元汤
《中国医学大辞典 补遗》:组成:生脉散加黄耆、甘草。临床应用:产妇郁冒:以生脉散和保元汤加减(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耆15g,甘草10g,肉桂2g,炒白芍15g),治新产妇(包括人流或引产者)产后郁冒90例,症见阵热,热冒于上,头晕,自汗,盗汗,汗出冒解等。心惊,筋脉拘挛者,加煅龙骨15g;
-
小米面
3.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小米面的食疗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3.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
惊生
惊生产科学名词。指孕妇受惊而影响分娩。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又名惊产。产房内人多语声嘈杂,使产妇心情不安而易受惊恐。受惊后心气虚怯,精神疲困,不能顺产。应使产房内的闲人走开,仅留医护人员,使房内安静,则产妇情绪自能安定,胎儿多能顺产。
-
土质汗
《外台》卷二十九引《近效方》:方名:土质汗组成:益母草(三月采,一名夏枯草)、一重担。主治:折伤内损,有瘀血,每天阴则疼痛。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血运,1两服即愈。附注:《外台》注:《开宝本草》云:质汗主金疮伤折,瘀血内损,补筋,消恶血,下血,妇人产后诸血。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泪、柽乳、地黄;
-
宫腔纱条填塞术
手术名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别名:宫腔纱条填塞术分类:妇产科/产科手术ICD编码:75.801概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是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有刺激宫缩及压迫止血作用。2.器械填塞法:助手从腹壁固定宫底,并向下压,术者左手伸入宫腔作引导,右手持胎盘钳或卵圆钳夹纱布条的一端送入宫腔,填塞方法同用手填塞法(图11.2.16-4)。
-
产科表格化病历模板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相关模板纳入电子病历系统。二、主要内容《产科表格化病历模板》主要包括入院记录、催产素点滴记录、住院待产检查记录、分娩记录、产后记录、出院记录等,将产妇住院分娩全过程需要记录的诊疗信息以表格形式体现,医务人员只需在相关项目中填写对应内容。
-
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手术名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别名:宫腔纱条填塞术分类:妇产科/产科手术ICD编码:75.801概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是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有刺激宫缩及压迫止血作用。2.器械填塞法:助手从腹壁固定宫底,并向下压,术者左手伸入宫腔作引导,右手持胎盘钳或卵圆钳夹纱布条的一端送入宫腔,填塞方法同用手填塞法(图11.2.16-4)。
-
气逆难产
气逆难产为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下“气逆难产五十九”。指因气逆造成胎儿不能产出。多因产妇临蓐心怀恐惧,恐则神怯,气机不利,气逆不行小儿转动无力所致。治宜利气安神,调畅气机。除安慰产妇之心,使其不可忧虑焦烦外,方用舒气散(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紫苏梗、牛膝、陈皮、柴胡、葱白)。
-
大元胡散
处方:乌药、灵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三棱、香附、甘草、元胡、陈皮、官桂、厚朴、防风。功能主治:儿枕痛。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瘀小腹不下,结聚疼痛,名曰儿枕痛。痛久则血愈虚,产妇愈惫也,故用熟地、白芍、川芎、当归以补血,用三棱以削坚祛积,防风以祛风冷,厚朴以温中。总以辛温去血块为第一。
-
前庭大腺
英文翻译majorvestibulargland解释前庭大腺(majorvestibulargland):又称巴多林腺(Bartholingland)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方阴道下端(阴道口两侧粘膜深部)深层的腺体。前庭大腺腺管细长,约为1~其分泌物经排泄管开口于阴道前庭(小阴唇与处女膜交界的沟内,相当于小阴唇中1/3与后1/3交界处),润滑阴道。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脑静脉的血栓形成较少见,其病因有炎性和非炎性两种,大多数因静脉窦血栓蔓延所。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额顶上部皮质受损及头皮静脉怒张,乙状窦血栓形成。疾病描述:多为非感染性,鉴于产后1-3周产妇、妊娠期、婴幼儿或老年人严重脱水及恶液质等;
-
人中沟形态与子宫发育关系
1984年,秦学义根据《灵枢·五色篇》“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的论述,通过对70例原发性不孕和100例经产妇人中沟形态的观察,发现人中沟形态与子宫发育有一定关系。(2)梨状型:类似端直型,但沟上端略窄,下端宽,近唇缘处又变窄,形似梨状;而平坦型、横凹型和狭窄型达60例,占85.7l%。
-
正常足月分娩
足月妊娠系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在此期间内分娩,过程顺利,母婴无并发症称正常足月分娩。临产后这三个因素均正常,并能互相适应,胎儿则能在规定的产程时间内经阴道顺利娩出。4.宫缩规则、宫颈口开大、胎头下降、枕前位、胎心音120 ̄16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4.肛查、接产要按无菌操作规则。
-
阴红汤
处方:鹿角胶产妇油发(烧)各3克没药9克功能主治:活血行瘀。用法用量:用酒200毫升煎服。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理伤续断方》:组成:鹿角胶1钱,产妇油发(烧)1钱,没药3钱。主治:妇人伤损,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用法用量:用酒1大盏煎服。
-
推肠生
推肠生产科学名词。指分娩时,产妇直肠脱出。见宋·陈选《妇科秘兰》。即盘肠生。详该条。
-
乳汁不行
又名乳汁不通、乳脉不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常补之,盛当疏之。盛者当用通草、漏芦、土瓜根辈,虚者当用炼成钟乳粉、猪蹄、鲫鱼之属”。详可参见缺乳条。
-
满月
满月出《外台秘要》卷三三。一般指产后一个月,为满月。也有认为一月为小满月,两个月为大满月。张仲远《产孕集》:“产后一月俗谓之满月,二月谓之大满月。”在此期间,产妇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复体力。
-
临产血晕
临产血晕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三。指临产时由于产妇失血过多,以致昏晕,神识不清,故名。治以回阳救脱,方用独参汤。
-
亟斋居士
亟斋居士清代妇产科医家。名佚,里贯未详。撰《达生篇》一卷,自序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于南昌郡署之东堂。书中详述临产处理原则,强调“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为产妇之要诀,要求接生者须善别“试痛”与“正产”的腹痛,并载产前产后诸症之治疗,流传甚广。另辑有《亟斋急应奇方》(1717年)。
-
冻产
冻产病名。又名冻生。指因天时寒冷,影响产妇分娩,致胎儿不能很快娩出。杨子建《十产论》:“冻产者,言天气寒冷,产女血气迟滞,儿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产室宜暖,背心宜温和,庶儿易生。”
-
丁毅
丁毅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德刚,江浦(今属江苏)人。约生活于16世纪后半叶。1487)年间任医学训科。据《江宁府志》载:毅路见舁棺淋血,命启棺视尸,知产妇待娩未死,即予针刺,胎随针落,母婴双全,其艺多类此。《中国医籍考》载他著有《兰阁秘方》、《医方集宜》、《玉函集》等,但有人考证后三种均为其子丁凤所作。
-
调产
调产指产时调理产妇应注意的事项。《傅青主女科·产后编》:“调产者,产母临月,择稳婆,办器用,备参药。心烦,用滚水调白蜜一匙,独活汤更妙;有生息未顺者,只说有双胎,或胎衣不下,勿令产母惊恐。”
-
大小肠交
大小肠交为病名,指产后阴道直肠漏。《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产妇小便(指阴道)出粪,名大小肠交。”
-
产后三审
产后三审(observingthreepostpartumitems)是指诊断产后病的三项观察内容。包括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的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以查胃气的强弱。《张氏医通》卷十一:“凡诊新产妇,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脉证相反,纵无危候,必多变端。”
-
产后肉线
概述:产后肉线为病证名。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病因病机及治疗:《叶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卷三:“产下肉线,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妇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匀炒熟,以油干为度。
-
新B1
药品说明书:别名:二硫丙基硫胺;新B1,丙硫硫胺外文名:ThiaminePropyldisulfide,T.P.D适应症:1.常用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营养障碍等。2.与溴化钠合用,可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等。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本品,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焦躁等。2.临产妇若用剂量过大,则可引起出血不止。
-
优硫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二硫丙基硫胺;优硫胺新B1,丙硫硫胺外文名:ThiaminePropyldisulfide,T.P.D适应症:1.常用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营养障碍等。2.与溴化钠合用,可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等。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本品,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焦躁等。规格:片剂:每片5mg;
-
新维生素B1
药品说明书:别名:二硫丙基硫胺;优硫胺新B1,丙硫硫胺外文名:ThiaminePropyldisulfide,T.P.D适应症:1.常用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营养障碍等。2.与溴化钠合用,可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等。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本品,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焦躁等。规格:片剂:每片5mg;
-
二硫丙基硫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二硫丙基硫胺;优硫胺新B1,丙硫硫胺外文名:ThiaminePropyldisulfide,T.P.D适应症:1.常用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营养障碍等。2.与溴化钠合用,可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等。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本品,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焦躁等。规格:片剂:每片5mg;
-
醋酸甲羟孕酮避孕针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主要能增加宫颈粘液稠度,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并有抑制排卵作用。注意事项:1.经体检后无内分泌紊乱者,方可给药。如有出血,根据血量每日加服炔雌醇0.05~3.用药期间,应详细记录不规则出血及月经情况,必要时可以对症治疗。5.肝、肾病人慎用。规格:每支1ml(含微晶甲孕酮150mg)。
-
抗白细胞抗体
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费耳替综合征)、Sjogren综合征(口干-眼干-关节痛三联征)、特发性自身免疫性嗜中性细胞减少症、抗淋巴细胞抗体(病毒感染症、后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菌苗接种)、经产妇、输血后等。
-
柴胡六合汤
《医垒元戎》:柴胡六合汤:处方:熟地黄9克川芎3克芍药9克当归9克柴胡3克黄芩3克功能主治:主妊娠伤寒,邪入少阳,胸胁满痛,脉弦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主治:妊娠伤寒,胸胁满痛,烦躁,蓄血呕血;妇人经行身热,及产妇头昏项强,脉弦或数。附注:柴胡四物汤(《金鉴》卷七十四)。
-
葱饼子
功能主治:妇人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至产时尿胞运动不顺,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用法用量:用盐于产妇脐中,填与脐平,却用葱白作一缚,切作一指厚片,安在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中,即时通便。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四引《余居士选奇方》
-
催生膏
处方:大龟1个(要板黑者为佳,黄色者不佳,约2-3斤,愈大愈妙。制法:临用以黏3钱摊皮纸上,令产妇平身安睡,贴膏脐上,外加敷药:车前子2两,川芎、全当归各1两,冬葵子7钱,枳壳、白芷、半夏、白蔹各4钱,共研末,入榆面3两,益元散2两,和匀。功能主治:安神息力以催生。夏天天热,用麻油、白蜜、鸡清调敷。
-
豆真丸
处方:女青2两半,兰草1两,白百合1两,丹砂(研)1两,犀角(镑)半两,马先蒿半两,皂角(酥炙,去皮子)半两,(艹闾)茹半两,巴豆10粒(去皮心,炒,压去油,研)。
-
二圣丹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二圣丹:处方:丹砂1两,乳香1两。功能主治:催生。如是取死胎,用水银1皂子大,葱白1茎,研如泥,及当归末1钱匕,同以热酒半盏,作1服,送下药1丸,并酒饮尽;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组成:黄真阿魏1两,辰砂1两。制备方法:上为末,为丸如大鸡头子大。
-
红花酒
处方:红花1两(炒)。功能主治:产妇胞衣不下。用法用量:清酒5爵,沃之温服。各家论述:胞衣不下者,气弱而瘀血盈于胞也。故用清酒壮其气,红花败其瘀。摘录:《医方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