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红菇

伞菌目红菇科红菇属 可食用可药用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中文学名

菱红菇

拉丁学名

Russula vesca Fr.

中文别名

细弱红菇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直径3.5-11cm,初期近圆形,后扁半球形,最后平展中部下凹,颜色变化多,酒褐色、浅红褐色、浅褐色或菱色等,边缘老时具短条纹,菌盖表皮短不及菌盖边缘,有微皱或平滑。菌肉白色,趋于变污淡黄色,气味不显著,味道柔和。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密,直生,基部常分叉,褶间具横脉,褶缘常有锈褐色斑点。菌柄长2-6.6cm,粗1-2.8cm,圆柱形或基部略细,中实后松软,白色,基部常略带变黄或变褐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疣,6.4-8.5μm×4.9-6.7μm。褶侧囊体近梭形,54-80μm×6-11μm。

图例

图 763 菱红菇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褶侧囊体

生态习性

夏秋季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分布地区

江苏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且味不佳。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常食用有助于消化,增强体质。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与栎、栗、桦、山毛榉、松等树木形成菌根。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