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子芹根
|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棱子芹根 | 中药图典 |
| 棱子芹根 Lénɡ Zǐ Qín Gēn |
|
|---|---|
| 别名 | |
| 功效作用 | 燥湿止带。主带下清稀;蛇咬伤 |
| 英文名 | 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 |
| 始载于 | |
| 毒性 | |
| 归经 | |
| 药性 | 温 |
| 药味 | 辛、苦 |
【拼音名】 Lénɡ Zǐ Qín Gēn
【英文名】 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去其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直径2-3cm。茎中空,表面有细纵棱。基生叶或茎下部的叶有较长的柄,叶柄长15-30cm;叶片宽卵状三角形,长15-30cm,边缘有缺刻状牙齿,脉上边缘粗糙毛;茎上部的叶有短柄。顶生复伞形花序大,直径10-20cm;总苞片多数,线状或披针形,长2-8cm,羽状分裂或全裂,外折,脱落;伞辐不等长,侧生复伞形花序较小;小总苞片6-9,全缘或分裂;花柄有糙毛;花白色;花药黄色。果实卵形,长7-10mm,宽4-6mm,果棱狭翅状,表面密生水沟状微突起,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月,果期8月。
【性味】 味辛;苦;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
||||||||||||||||||||||||||||
出自A+医学百科 “棱子芹根”条目 http://www.ye8.net/yixueshu/w/%E6%A3%B1%E5%AD%90%E8%8A%B9%E6%A0%B9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 关于“棱子芹根”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