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穰
来自医学百科
| 糜穰 Mí Ránɡ | |
|---|---|
| 别名 | |
| 功效作用 | 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多煮取浓汁,去滓,纳椒目一斗,更煎十余沸。渍脚三两度,如冷,温渍洗,瘥止。无所忌。 |
| 英文名 | |
| 始载于 | 《广济方》 |
| 毒性 | 小毒 |
| 归经 | |
| 药性 | 热 |
| 药味 | 辛 |
【出处】 《广济方》
【拼音名】 Mí Ránɡ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
【性味】 《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效与作用】 《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多煮取浓汁,去滓,纳椒目一斗,更煎十余沸。渍脚三两度,如冷,温渍洗,瘥止。无所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