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

来自医学百科

国际护士节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为每年的5月12日。

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所作的贡献,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她的生日即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激励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

宗旨

节日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号召全世界护士向南丁格尔学习。

由来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在医疗环境与设备极其差的情况下,南丁格尔带领护士们改善卫生与护理条件,使医院的死伤率大大下降。她的这一事迹传遍了整个欧洲,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1]

时间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主题

从1988年开始,每年的国际护士节都设有一个主题,国际或地区相关组织均围绕这个主题在世界各地开展纪念活动。

2014年: “护士:变革的力量,重要的健康资源(Nurses: A Force for Change-A vital resource for health)”

2013年:“缩小差距:千年发展目标”

2012年: “营造优良执业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011年:“缩小差距:增加收入和公平(Closing The Gap: Increasing Access and Equity.)”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长期护理 (Delivering Quality, Serving Communities: Nurses Leading Care Innovation)”[2]

2009年:“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社区:护士创新领导关怀 (Delivering Quality, Serving Communities: Nurses Leading Care Innovation)”

2008年:“提高社区护理品质,引领初级卫生保健( Delivering Quality,Serving communities. Nurse Leading Primary Health Care.)”

2007年:“营造优良执业环境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006年:“SAFE STAFFING SAVES LIVES”,中文译为“护士的合理配置对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2005年:“为了病人安全,抵制伪劣药品”

2004年:“护士:携手战胜贫困”

2003年:“护士:反对歧视AIDS 关爱全人类(Nurses:Fighting AIDS Stigma, Caring for All)”

2002年:“无论何时何地-护士永远为你服务:关爱家庭(Nurses Always There for You: Caring for Families)”

2001年:“无论何时何地-护士永远为你服务:联合反对暴力(Nurses, Always There for You: United Against Violence)”

2000年:“无论何时何地-护士永远为你服务(Nurses - Always there for you )”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富裕家庭,后随父母迁居英国。此后,她不顾家庭反对和当时社会的非议,选择了为之献身的护理事业。1854年至1856年,英国、法国、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恶劣,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伤员死亡率降至2.2%。她一时成了英国传奇式的人物,战地士兵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提出了科学的护理理论:

南丁格尔一生撰写了大量报告和论著,包括《护理札记》、《医院札记》、《健康护理与疾病护理》、《工人护理》、《农村护理保健》和《地段访视及家庭护理》等多部专著。最著名的是《护理札记》,阐述了护理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理,详细论述了对病人的观察及精神、卫生、饮食对病人的影响。该书被称为护理工作的经典著作。

南丁格尔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南丁格尔护士学校,以传授科学的护理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为主,培养了一批新型护士,使护理由学徒式教导成为正式的学校教育,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医院办护士学校的产生开启了护理教育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直至20世纪50年代,院办护校一直是世界各国培养正规护士的主要途径。

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管理的典范:

南丁格尔在克什米亚战争中所做的大量工作中,更多的是管理工作。她努力推进的从病房基本建设到医院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医疗护理技术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这些都成为护理管理的典范。在她的代表作之一《医院札记》中,还对医院建筑、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改进意见。

南丁格尔开创公共卫生护理和家庭护理:

南丁格尔对家庭访视、环境卫生等方面均有论述,并支持护士开展这方面工作。瑞士银行家邓南在她的影响下,于1864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红十字会,救治当时欧洲战场上的伤病士兵[3]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为表彰南丁格尔对医疗工作的卓越贡献,英国国王授予她功绩勋章,她也成为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妇女。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4]

== 南丁格尔奖 ==

生成缩略图出错:无法找到文件
南丁格尔奖章

国际护士节,它是为了纪念护士职业的创始人、英国护理学先驱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奖。英国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首创了护理工作先河。她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伤兵服务,成为精神,1907年国际红十字组织在第八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设立南丁格尔奖,191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首次颁发。 该奖每2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50名。

1991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布达佩斯代表大会通过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章规则第二条规定,奖章可颁发给男女护士和男女志愿护理工作人员在平时或战时做出如下突出成绩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致力于救护伤病员、残疾人或战争灾害的受害者;如有望获得奖章的人在实际工作中牺牲,可以追授奖章。”

南丁格尔奖章是镀银的。正面有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肖像及“纪念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至1910年”的字样。反面周圈刻有“永志人道慈悲之真谛”, 中间刻有奖章持有者的姓名和颁奖日期,由红白相间的绶带将奖章与中央饰有红十字的荣誉牌连接在一起。同奖章一道颁发的还有一张羊皮纸印制的证书。

中国获奖名单

第29届 (1983年) 王琇瑛

第30届 (1985年) 梁季华、杨必纯、司堃范

第31届 (1987年) 陈路得、史美黎、张云清

第32届 (1989年) 林菊英、陆玉珍、周娴君、孙秀兰

第33届 (1991年) 吴静芳

第34届 (1993年) 张水华、张瑾瑜、李桂美

第35届 (1995年) 孙静霞、邹瑞芳

第36届 (1997年) 汪塞进、关小英、陆冰、孙芙蓉、黎秀芳

第37届 (1999年) 曾熙媛、王桂英、秦力君

第38届 (2001年) 吴景华、王雅屏、李秋洁

第39届 (2003年) 叶欣、钟华荪、李淑君、姜云燕、苏雅香、章金媛、梅玉文、李商、陈东、巴桑邓珠

第40届 (2005年) 刘振华、陈征、冯玉娟、万琪、王亚丽

第41届 (2007年) 聂淑娟、陈海花、丁淑贞、泽仁娜姆、罗小霞

第42届(2009年)刘淑媛、 张桂英、 潘美儿、 杨 秋 、鲜继淑、 王文珍

第43届(2011年)吴欣娟、陈荣秀、孙玉凤、姜小鹰、赵生秀、索玉梅、陈声荣、张利岩

授帽仪式

洁白的燕帽,象征着圣洁的天使;燃烧的蜡烛,象征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每逢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医院、护士学校等都会举行庄严的护士授帽仪式,并庆祝“节日”的到来。

授帽仪式是护生成为护士的重要时刻。在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像前,伴随着“平安夜”的庄严乐曲,护生直跪在护理前辈面前,前辈为护生戴上圣洁的燕帽,护生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站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读誓言。

“我宣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履行护士的天职;我宣誓: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我宣誓:我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神圣而庄严的授帽仪式结束,护生正式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将学习和发扬护理前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她将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人道主义护士天职,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每一位病人;她将为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

参考资料